首页 > 专题 > 2012 > 莫言 > 相关文章

莫言讲故事能力似“说书人”

时间:2012年12月06日 来源:人民网 作者:
0

  12月5日,作家莫言乘飞机前往瑞典斯德哥尔摩领取诺贝尔文学奖。根据诺贝尔基金会提供的信息,12月7日,莫言将在瑞典皇家学院进行45分钟的演讲。据悉,莫言今年演讲的题目是“讲故事的人”(Storytellers),主题为“文学、故事、家乡、亲人”,并且在演讲中还会提及自己的“老乡”、著名文人蒲松龄。人民网文化频道现为网友解析莫言演讲中的五大关键词。

  关键词一:蒲松龄

  莫言说:“蒲松龄是根本的影响,是伴随着我的成长所产生的影响。童年时期我就听到了很多和蒲松龄笔下的故事完全一样的故事。像我在乡村的时候,小学的时候,甚至更小的时候,就听村子里的老人讲狐狸变美女啊、公鸡变青年啊、大树成精啊,等等,这样的故事实际上就是蒲松龄故事的原型。我长大了读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发现:‘哎,这个故事我小时候听村子里的老人讲过’。”

  关键词二:文学

  在满足了写作最初的愿望以后,对文学本身的一种爱好让我一直坚持写作。我有对小说神秘感探求的一种欲望。我想小说发展到这个时段是不是已经停进了,我们是不是还可以写出一种更加有意思的小说,我还能不能写出一部和过去不一样的小说呢,这些都是激励我写作的动力。

  关键词三:家乡

  莫言曾在采访中谈及家乡高密时说,“作家福克纳立足家乡,他一辈子写他的像邮票那么大的一块地方的家乡,但是这个地方,往深里挖掘,挖出一口一口的深井,井里冒出非常旺的泉水。我感觉这一点对我自己的启发很大,一个作家必须创造出一块属于自己的乡土、文学的乡土。在他的影响下,我的作品中出现了‘高密东北乡’这样一些字眼。那么这个‘高密东北乡’,就是从这个地方往东北方向——高密县城的东北方向的几十个村庄,我们习惯就叫做高密东北乡。1984年我正在北京,在解放军艺术学院读福克纳的书,感觉跟福克纳的情绪很吻合。我当时就有一个野心——我也要把‘高密东北乡’安放在世界文学的版图上。”

  关键词四:故事

  诺奖评委马悦然:莫言讲故事能力似“说书人”

  为什么喜欢莫言的作品?诺贝尔文学奖18位终身评委之一、瑞典文学院院士马悦然曾在采访中表示,“我喜欢莫言,就是因为他非常会讲故事!”

  2004年,《上海文学》刊发了莫言的小说,篇幅非常短只有一两页,马悦然马上将其翻译成瑞典文。他坦言最爱莫言的中短篇小说,个人认为写得最好的是《透明的红萝卜》,还有《三十年前的一次长跑比赛》、《会唱歌的墙》和《翱翔》等,谈起这些作品,他如数家珍,一时兴起会描述起小说情节。“有一些,我觉得他写得太长了。”马悦然客观地将个人评价一一道出,“比如《丰乳肥臀》,到结尾的时候,读者读起来的兴趣可能不会像开头那么高。”“你读莫言,会想到中国古代会讲故事的人,像古代的‘说书人’。他写作品像施耐庵写《水浒传》,像吴承恩写《西游记》,像蒲松龄写《聊斋》。莫言的讲话能力,就是从古代讲故事的人学来的。”马悦然说。

  铁凝:讲述中国故事洋溢着浑厚悲悯的人类情怀

  中国作协主席铁凝曾在采访中评价莫言作品:“莫言在30多年的创作道路上,一直身处中国文学探索和创造的前沿,他的作品始终深深扎根于乡土,他的视野亦从来不拒“外来”。他从我们民族百年来的命运、奋斗、苦难和悲欢中汲取思想的力量,以奔放而独异的鲜明气韵,有力地拓展了中国文学的想象空间和艺术境界。他讲述的中国故事,洋溢着浑厚、悲悯的人类情怀。他的作品不仅深受国内广大读者的喜爱,而且就我所知,莫言的作品在国外也深受一大批普通读者的喜爱。我和他一起在西班牙参加中西文学论坛的时候,他生病住进医院,他的主治医生就是他的读者。这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在中国当代作家中,莫言的作品可能也是译成国外语种最多的。虽然莫言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他始终是一个朴素而多产的劳动者姿态。”

(编辑:韩雪竹)
会员服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