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2013 > 第15届青歌赛 > 媒体聚焦

【北京日报】青歌赛:90后为何难出头?

时间:2013年04月19日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李红艳 董小红
0

青歌赛比赛现场。 刘振兴摄

  “你有没有女朋友呀?”评委郁钧剑一开口,便是一个看似与歌唱无关的问题。

  舞台上,刚刚唱完一曲《草原之夜》的90后小伙子陈家坡羞赧地一笑,“还没呢。”郁钧剑解释说,“你刚唱的这首是抒情歌曲,需要情感的体验,而你唱得略显平淡了,因为你没谈过恋爱嘛!”主持人在一旁打趣道,“看来你下场之后得先去谈一场恋爱啊。”观众一片笑声。

  这是今年央视青歌赛决赛首场中的一段小插曲。眼下,第一赛期赛程已经过半,在两周的比赛中,7名90后选手的集体登场,让人看到了歌坛的新陈代谢。然而遗憾的是,90后均未能晋级各唱法前三名。90后新生力量为何难以脱颖而出?多方声音表达了他们对此的看法。

  缺舞台经验,“包袱重”

  “挑战挺大的,又没经验,想起来就很忐忑,害怕配合不好让自己的演唱打折扣。”来自重庆赛区的90后女孩周欣说,自己是第一次和交响乐队合作。今年的青歌赛决赛阶段采用交响乐队和电声乐队现场伴奏,从抽取规定曲目到决赛演唱时间不过3天左右,大部分在校或是刚毕业的90后选手,都和周欣一样,赛前几乎没有与大型交响乐团合作的经历。

  “很显然,你和管弦乐队合作的机会不多,实际上,歌手和管弦乐队的关系应该像是海浪上面托着的一条大船,而不是漂着的一只扁舟。”评委陈临春点评陈家坡的演唱时说。

  作为西安音乐学院的一名大三学生,陈家坡的演唱虽然被评委们认为“音色好,有天分”,但“舞台经验明显不足”。这个皮肤黝黑、长相憨厚的小伙子自己也承认,“第一次参加青歌赛,心理压力很大,来北京这些天瘦了十几斤。”

  陈家坡的感受,歌手刘和刚感同身受。他曾在第十二届青歌赛上捧得了民族组冠军,而回忆起之前自己第一次参赛的经历,他记忆犹新:“年轻人上台一般都会紧张,这个舞台很大,压力也很大,大家都希望能够在这个舞台上收获一份成绩,包袱太重,对歌唱就会有影响。”

  就像很多人说的,青歌赛从某种程度上也是心理素质的比拼。“青歌赛对体能和心理素质要求很高。”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钢琴伴奏及艺术指导教研室主任张佳林说,一般而言,选手上午就要去电视台准备,下午走台,一直到晚上现场直播,一整天的时间神经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这对没有参赛经验的年轻人来说是个挑战,他们很有可能不懂得合理分配精力,到了晚上直播,人就已经疲惫了,肯定发挥不好。

  缺生活阅历,“感情轻”

  “有潜质”,“乐感好”,“有天分”……在对90后选手的点评中,这些是评委经常用到的词,但另一方面,“唱得浅”,“感情轻”,“积累少”等评价语也经常出现。

  在评委吕继宏看来,青歌赛是一场综合较量,90后选手虽然都具备唱歌的基本条件,但是“文化水平,所读的书,所经历的事……都会在演唱中体现出来,一个人的生活阅历会融进这个人的歌声里。一般而言,20岁左右的年轻人涉世未深,对生活认识比较浅,唱出歌来有可能就干巴巴的,缺少感情。”

  歌手刘和刚也觉得,年轻歌手除了要加强专业技术方面的训练,其实更缺的是对生活的感受,“无论哪种唱法,如果缺乏生活体验,对一首歌曲背后的故事了解太少,很难把作品的内涵唱出来。”

  很多观众可能还记得刘和刚当年夺得金奖时唱的那首《父亲》,多位评委当场流下热泪。刘和刚说,他每次唱到“抚摸你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这句时,比别人有着更强烈的感受,因为他父亲的双手各缺了一根手指。原来,早年为了供他上艺校,父亲去给别人种地挣钱,在干活时被拖拉机碾掉了一根手指。在刘和刚艺校毕业那年,父亲的另一根小指,因为同样原因也被碾掉了。

  “我一直对父亲有着深深的愧疚感,所以我在唱《父亲》这首歌时格外动情。这么多年唱下来,我觉得作为歌手,一定要带着真实的情感去歌唱。那样,唱的就已经不是歌曲,而是人生了。”

  90后不气馁,“可再来”

  一方面,90后昙花一现;另一方面,最终晋级各唱法前三名的基本都是大龄青年,比如,A组最终晋级的9组选手都可以称得上是“老将”,平均年龄30.9岁。这也令不少观众感到好奇,对歌唱演员来说,究竟什么年龄段是歌唱生涯的黄金期?

  在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副主任王士魁看来,这种“老”多“新”少的出现并非偶然。“对专业声乐演员来说,30岁左右是歌唱黄金期的开端,嗓音条件、演唱技巧、情感表达以及对歌曲的二度创作能力等方面均比较成熟。”比如,一个20岁左右的年轻人跟一个30岁左右的年轻人,唱歌的感觉就不一样。“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我们也不能否认有些年轻人天生就是歌唱家,唱歌非常有灵气、灵性,这就是我们说的‘黑马’,但从艺术规律来讲,通常‘姜还是老的辣’。”

  据青歌赛组委会工作人员介绍,历届青歌赛各个唱法金奖获得者中27岁到33岁年龄段的人比较多,尤其是在民族和美声两个唱法中,年龄大的选手获奖几率更高。吕继宏以他自己为例,“我也是30岁才参加青歌赛,第一次参赛拿了三等奖,第二次就拿了二等奖了。艺术需要不断磨炼。”张佳林的比喻更有意思:“这就跟武林高手一样,年岁大些,比试得多了,功夫自然就不一样。”

  也许正是因为深知这样的道理,所以90后们倒不会因为止步晋级赛而气馁。评委佟铁鑫在点评90后选手王皓光的演唱时就让他“不要着急”,“男高音最好的年龄段是在30岁之后”,并鼓励他下次再来。而王皓光也坦言,青歌赛强手如林,自己是抱着学习心态来的,吸取比赛经验才是硬道理。

(编辑:单轩)
会员服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