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是中国人心中的最大公约数
——访十九大代表、历史学者蒙曼
蒙曼希望能用读者听得懂的语言去讲述传统文化
《百家讲坛》《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民歌大会》《蒙曼品最美唐诗》、网络公开课……在这些节目里,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或作为主讲人或作为嘉宾,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了千家万户。几年来,蒙曼所做的重要工作是把优秀传统文化转化出来,说到老百姓的心里去。对于这种转化,她表示,“这是我必须要做的事情,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基因,但是基因何以成为老百姓的心灵自觉和行动自觉?必须要有文化工作者来做工作。”蒙曼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断代了一段时间,更需要有人把这样的工作做下来,对于承担这份重任,她义不容辞。
许多收视火爆的国学节目中都有蒙曼妙语如珠的精彩点评,她为这些观赏性高、观众参与度高的节目起到了文化点睛的作用,通过讲解把国学品出了味道,打开了观众的视界,使他们了解更多的国学知识,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也得到升华。事实上,不光在电视上讲,蒙曼还一直在“看”,有意识地看“国学热”给社会带来的变化。蒙曼到过很多地方,通过讲学活动,她认识了很多的读者和朋友,朋友圈里全国各地的人都有。而在《中国诗词大会》之后,蒙曼从朋友圈看到的是每逢节日、节气,很多人都在用古诗表达情感,甚至很生僻的诗句都被挖掘出来了。“说明老百姓已经把之前觉得高大上的东西变成了活学活用”,这让她非常开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无论是家国情怀还是历史感,指向的都是文化的自信,蒙曼在不同场合不断强调的是中国人共同拥有的历史和文化记忆,例如她在《百家讲坛》追溯盛唐、评说大隋,例如她说“每个人都有诗心”,这是因为她对文化共同体有着愿景并为之努力。她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思想的分歧和差异随处可见,但是,底色性的传统文化是所有人都接受的,也是最具有凝聚力的东西,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人心中的最大公约数。
蒙曼讲隋唐史的书在台湾出版,她点评的节目通过网络在海外华人圈引起广泛反响,她认为,当传统文化能凝聚所有中国人的时候,就是传统文化用好了的时候。蒙曼说:“近年来,通过党的政策对传统文化的弘扬,经过文化工作者的努力,以及老百姓本身具有的基因和自发的热情,传统文化已经在向着最大公约数的方向发展了。”
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要深入阐发中华文化的精髓。多年来,蒙曼一直在关注传统文化的梳理工作,她说:“对于国学的任何内容要先做梳理,文化工作者自己先弄清楚,传播不应在先,梳理应当在先。也绝不能盲目地把国学一股脑地推向公众。”她希望和有关领域的十九大代表共同讨论推动这件事。
历史是关注社会整体面的学科,对于组织整合讲稿涉及的庞杂史料,蒙曼把专业本身所训练的这种阅读和思考方式贯注到工作中,不从某个局部看问题,而是了解整体的情况、去发掘整体的信息。在蒙曼的讲授中,总是涉及政治、军事、经济、生活诸多方面,“把受众的知识面铺开,我想告诉他们,美的东西如此广泛,不管你想从哪一个角度介入,都是中国传统中非常有价值的一部分。”所以蒙曼对于传播国学知识在社会中的作用也总是从整体着眼。同时,蒙曼还用了一年时间录制品读唐诗的音频节目,她认为,新媒体让老百姓与国学有关的个性化表达越来越丰富了。
随着知名度的提高,经常会有平台邀请蒙曼和网友交流,网友给她的问题涉及方方面面,有的超过了她的研究范围。对此她非常严肃地看待自己的社会责任:“不懂的不乱说、不胡说,不说没有准备的话,不说特别主观的话。不能不恰当地利用网友对你的信任、利用所谓的文化名人的身份,这一点必须要实时提醒自己。”
从大学课堂上的老师到面对亿万观众的节目嘉宾,把人文知识变成老百姓的常识是蒙曼的初心。她认为,道德观本应该是一种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境界,无论是美好的语言、价值观还是生活方式,人们甚至不知道它是美好的,才是最好的内化。蒙曼也总是换位思考,用读者能听得懂的语言去言说那些有价值的东西:“做电视心里想着观众,录音频心里想着听众,写书心里想着读者,最后会是皆大欢喜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