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第十届陕西省艺术节在铜川落幕。该艺术节以“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为宗旨,集中展示了近3年来陕西省在文艺创作领域的丰硕成果和相关文艺工作者的精神面貌。艺术节期间,入围陕西省艺术节群星奖决赛的艺术作品中,传统戏剧和曲艺占据半壁江山,充分体现了当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和支持。
艺术节作为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舞台,既可以让优秀的艺人和作品脱颖而出,也能够在满足公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使其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还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播、传承的重要平台。因此,近半年来,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内容,以展览展示、活态表演、竞技比赛、交流研讨、体验互动、销售推介、云展播等为主要形式的艺术节、文化节、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交流周等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
例如10月12日开展的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将迎来最大规模的国内外买家团购买各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为传承人切实带来经济收入。而且,此次活动除了一如既往地展示多种传统表演艺术外,还提供免费中医坐诊服务与健康养生知识科普,为民众带来既养身又养心的文化大餐。前不久举办的2023深圳(宝安)木偶艺术节,则旨在通过非遗文创产品开发、青年力量传承等方式,让更多年轻人成为木偶戏创新发展的后备军。该木偶艺术节汇集多位戏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就木偶戏如何向年轻化、大众化文化发展;青年如何深度参与木偶戏创新、传播、传承等问题展开讨论。
一场艺术节的举办,可以为传承人带来可观收益,使传承人能够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时获得回报,刺激其主动传承、并结合当下市场不断创新;还可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让民众接受、享受和认同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好和益处。通常较为专业的艺术节还会举办研讨会等活动,为地方如何保护、传承、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指导建议。由于传承人和民众都能互惠受益,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发展也能获知准确方向,因此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内容的艺术节等活动在数量和规模方面都在不断增长。
但是,相比家族、社区等其他传承、传播途径而言,艺术节仍然是较碎片化、即时性的。若一味注重经济价值或舞台包装的精美,却忽略表达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地域民族特色和精神内涵,相当于仅存华丽的空壳却丢失了内在的精华。或许异彩纷呈的外在表现形式会赢得短暂的掌声,长此以往却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耗,反而会加速其异化或消失。而且,还容易导致普通观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混乱。人们在欣赏纷繁热闹的音乐舞蹈或技艺成品之后,不禁会发出疑问:这些表演形式或作品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吗?答案显然不是,真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牵连着广阔和深刻的社会事项和生命意蕴,承载着人类在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无限的创造力,是文化长河中绵延至今的基因密码。仅靠几场表演、几件产品难以充分表达其内涵。所以,艺术节等活动应坚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宗旨,以形式为契机,传递其内容和内涵,才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传播形神兼备、具有生命力。
另外,艺术节在举办时间上通常较短,周期上也间隔较长。仅靠艺术节的短期效应,难以形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生态。可以将艺术节作为聚焦点,以点带面,扩大其长期影响力,形成积极传播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氛围和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本就植根于民间,来源于民众。借力于艺术节的节点,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适时回归大众视野、扎根于民众的日常生活,才能使其真正活下去、活起来。
艺术节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传承提供了新的语境。在该语境中,艺术节既不能背离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文化背景和存续逻辑,使其成为空有外在的形式表达;也不能只注重物质结果的呈现,忽视精神本质的传递,否则艺术节无异于又是一个把文化框起来的展柜。在以保护和传承为导向的前提下,艺术节更像是“激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钥匙,通过种种方式,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顺势适应现代社会发展,与民众重建连接,让传统文化重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