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动态新闻

文化传承发展视域下的杂技高等教育学科建设

时间:2023年12月11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任娟
0

  党的十八大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文艺工作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对艺术教育、美育和学科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重大决策部署。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贯彻落实此次重要讲话精神,传承好杂技文化血脉,书写好杂技教育新篇是新时代杂技人的文化使命和行动价值。

  9月13日,由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指导、中央戏剧学院主办的中华传统戏剧艺术传承发展暨学科建设研讨会在京召开,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孙尧出席会议。在中国杂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唐延海的指派下,笔者受邀在此次研讨会进行专题发言,并获悉筹备中的西安戏剧学院将设置杂技学科,并在附中开设杂技专业。11月30日,由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指导、中央戏剧学院主办、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剧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承办、西安戏剧学院筹建中心协办的“习近平文化思想与中华传统戏剧艺术传承发展交流研讨会”在京召开。孙尧出席会议。唐延海作专题发言。研讨会充分发挥行业、高校、研究机构和文艺院团的人才优势和实践经验,为进一步完善杂技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支持西安戏剧学院筹建工作发挥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接踵而至的好消息令杂技界倍感振奋、深受鼓舞。当前,杂技界有这样的自信,文艺界有这样的共识,杂技在高等院校设立学科、开展学科教育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

  从重要性而言,杂技艺术植根于民间,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杂技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关乎珍视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基因,关乎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关乎创建一条中国特色的艺术发展道路和艺术学学科建设道路,也是对党中央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的积极贯彻响应。

  首先,杂技学纵向研究关乎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2015年,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群团工作的学科建设。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再次强调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学科建设。

  其次,杂技学横向研究关乎寻找在全球化文化背景下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的责任与担当。杂技是具有开放品格的艺术品种,在所有艺术门类中深具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离世界舞台的中心更近。在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华优秀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影响力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魅力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学术价值和文化影响力有待科学研究与认定。

  从必要性而言,当下困扰中国杂技创新发展的诸多问题最终都归结于杂技高等教育的缺失,必须加快释放新时代杂技高等教育学科建设质变效应。

  首先,打破原有教育模式、打造一支综合素质高的杂技人才队伍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人才是第一资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杂技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不仅在国内演出市场保持很高的占有率,对外商演创汇也已经占据我国所有文化产品80 %以上的份额,在各艺术门类中高居榜首。同时,出现了人才缺口、比例失调的问题。一是现有人才在数量或质量上不能满足杂技行业当前需要,意味着量与质的供不应求;二是当前可能尚无明显的此类人才需求,但从杂技产业趋势可以预测具有潜在发展需求;三是此类人才与姊妹艺术或国外行业水平相比,尚存有显著的差距。目前,杂技行业急需紧缺人才为杂技演员、杂技教师、杂技编导及新媒体运营人才。此外,道具研发、舞美设计、艺术管理、市场营销、研究传播等方面的杂技人才也存在着很大的缺口。尤其是杂技情境化、剧目化的时代发展趋势下,对演员的“复合型”才能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必须通过高等教育学科建设来加以解决。

  其次,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杂技理论体系、话语体系、评价体系已水到渠成、势在必行。中国当代重要的艺术分类思想和基本体系框架中,美学大家蔡仪先生提到了“杂技”。2011年,中国艺术学学科主要开创者张道一表示艺术学学科部署不完整,问“把曲艺杂技弄到哪里去了?”全国政协委员吴文科于2022年、2023年连续在提案中为建立杂技学和杂技研究机构发声。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先生多次在公开场合倡议开展杂技高等教育学科建设。越来越多的来自高校、艺术研究院(所)的专家学者纷纷进入杂技理论领域,真正从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自强的高度,重新认识和摆正杂技学在艺术学中的独特地位和别的艺术形式难以取代的价值,从而认清杂技艺术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创新当代文化中的重要作用,这是艺术学学科建设的题中之义和时代担当。

  从可行性而言,面对新时代广大杂技工作者的热切期盼,面对历史和现实郑重交付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行业组织和艺术教育界自觉担负起探索杂技高等教育、推进杂技学科建设的使命和责任。

  首先,作为行业建设中起主导作用的专业性人民团体,作为广大杂技家之家的中国杂协,顺势而为、与时俱进、守正创新,进行了许多富有开创性、实效性的工作。一是于2005年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开办3届大专班,培养了一大批杂技编导和理论人才,为杂技理论建设积蓄了后备力量。二是携手李宁魔术艺术学院,与北京联合大学合作开设了成人高等教育“表演专业(杂技魔术剧方向)”,面向在职演员及相关人才招生,致力于提高艺术创作水平与表演人才的专业能力。三是组织编写首批高等教育杂技本科系列教材,《中国魔术教程·传统戏法》《中国滑稽教程·肢体律动》入选2022年、2023年半岛公司官方网站入口查询文艺出版报刊精品工程项目。同时, 《杂技概论》《中国杂技史》《杂技美学》等一大批优质的杂技书籍和影像资料正在陆续教材化中。这批教材在中国杂技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填补了中国杂技艺术教育的空白。四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杂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唐延海今年向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提交《关于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开设杂技研究所的建议》,并得到广泛响应。五是积极发挥中国杂协下属学术组织杂技教育委员会职能。开展常设性、品牌化的各种形式的学术研讨活动,加强与全国杂技教育院校的联系沟通、业务指导,加强与国内外有关研究机构或教育组织的交流与合作等。

  其次,从目前杂技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背景和实践来看,杂技专业的招生和就业前景十分光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12.1%,比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速高出近6个百分点,中国杂技产业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了多元化、集团化、资本化的升级重塑,在文旅融合、产教融合、产城融合以及演艺科技工程等领域涌现出众多突出案例。中国杂协命名的16家中国杂技之乡、魔术之乡、马戏之乡等,均形成了非常可观的民间杂技产业集群。全国杂技院团、杂技文化产业园、杂技旅游度假区等也成长为我国重要的杂技产业骨干企业和代表性品牌。蓬勃发展的杂技产业拓宽就业空间,也有赖于就业促进杂技产业活力。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吴桥杂技艺术学校、濮阳杂技艺术学校等中等职业学校正在努力升格为大专职业学院。全国众多职业艺术学院开设杂技表演专业。2021年,在李宁魔术艺术学院的奔走下,“现代魔术设计与表演”进入教育部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北京、河北、河南、广东等地艺术职业学院随即开设该专业。北京联合大学、星海音乐学院等普通高等学校有意向开设杂技类专业。

  建立中国特色杂技学科,我们赶上了好时代!当然,杂技学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工程,我们的基础还较为薄弱,但我们事不避难,把万事有解的思维贯穿于干事创业全过程。在全社会的广泛支持下,举全杂技界之力,一定能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而致千里,最终实现创建中国杂技学这一当代杂技人的光荣梦想,在新时代文化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中留下杂技艺术教育的鲜明印记。

  (作者系中国杂协理论研究处处长)

(编辑:王丽)
会员服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