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艺> 动漫

中国动漫品牌摆脱“万马齐喑”

时间:2014年02月17日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

  一说起中国动漫明星,能想到的就只有喜羊羊、熊出没。即便是这两个品牌也总被人诟病,一会儿语言粗俗、一会儿暴力失度,总是有人在呼吁中国动漫怎么就没有像哆啦A梦、Hello Kitty这样的动漫明星呢?一说起这个,满脸都是泪。

  现在很多动漫企业都说自己是全产业链的,但是大部分公司都只是某一个环节比较强。一部动画片在电视上长期播,但是没有其他领域的拓展很难塑造好一个卡通明星,所以一个长盛不衰的卡通明星的诞生需要电影、电视、衍生品各个领域的合力。

  那我就来细数一下这些领域,首先是动画片,国外动画片通过电视台支付的版权费就能收回成本,但是在中国,电视台是老大,说是制播分离,但是制永远受制于播,想让他们花钱买你的动画片?别做梦了,他们不让你掏钱就是万幸了。但是做一部动画片要多少钱呢?一部动画片要在央视、卫视播,按照常规来说至少要52集或者104集,每集动画片15-20分钟,一部片子就有1500来分钟,一部低成本制作的动画片一集要花5000元,要做好点儿成本得花掉1万-2万元,也就是说如果要做一部低成本又颇具规模的动画片,100集得投入1500万元。1500万元,有多少公司能吃得消?

  动画电影的状况更不为乐观,一部制作完成同时得到广电总局批准播放的动画片,要先付院线一大笔钱以保证播出影片后不亏损或作为亏损的补偿。像动画电影《小兵张嘎》,制作完成后就销声匿迹了,观众至今也没能在院线上看到这部电影,原因主要就是宣传与上映所需要的资金过于巨大。

  哆啦A梦、Hello Kitty通过授权衍生挣钱,而中国动漫衍生产业简直就是不毛之地,盗版什么的就不说了,这也不是动漫产业才有的问题,中国人本来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就不强。

  国内有很多给日本动漫企业生产玩具的厂商,理论上中国厂商的制造水平是得到了国际认可的,但通常情况下根本找不到厂商来对接,因为没有行业组织,而且大部分玩具生产工厂只负责组装,像产品设计这样的技术性活儿他们都不负责。等于说这个产业链缺了中间一环。再往后,也找不到一个好的可以帮我明确权利关系的律师事务所,也没有专门擅长这个领域的审计事务所可以给我做最后版税的审计。

  在新的一年,指望电视台马上给钱、产业链马上畅通都不现实,只希望政府对于优秀的动漫项目能给予更多资金扶持,让去年“渔夫动漫”董事长因为欠款而自缢身亡的事情不再重蹈覆辙。今年初,财政部、税务局明确动漫企业的营业税和增值税将会延续,这至少是个好消息。

(编辑:苏锐)
会员服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