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艺> 民间文艺> 资讯

有多大劲儿使多大劲儿

时间:2013年08月12日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孙 昭
0

田中禾(左一)

  他手中挥动的并不是指挥棒,却可以用鼓声的高低、疏密,用挥舞的手臂、或正或侧的腰身,以及投入的表情,向笙、笛、管、铙、梆子手们传递着音乐的信息,控制着旋律轻重缓急、起承转合的微妙变化。他徜徉在音乐的海洋中,把自己融入人物故事的情感激荡里,借助鼓乐之声表达出来,再现着那沉淀在悠悠岁月之中的精彩华章。他,就是西安鼓乐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田中禾。

 功到自然成

  集贤鼓乐是西安鼓乐的重要一支,是散落于民间的唐代宫廷音乐,1000多年来,集贤鼓乐在民间鼓乐艺人的努力下代代相传,田中禾就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

  田中禾出生于陕西西安周至县南集贤西村的一个鼓乐世家。他的爷爷是乐社中的定锣把式,父亲是管子演奏家和打鼓拍能手。前辈们演奏出的纯正悦耳的曲调和表演时令人叫绝的舞势,在田中禾幼小的心灵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父亲每次去乐社排练或演出,田中禾都要跟着去,不论寒暑阴晴从不缺席。最令田中禾着迷的,是乐社鼓手面前摆放的4个大小不同的鼓。当时乐社里的鼓手是一位年长的老人,一次观看排练时,趁着老人正在安排演出事宜,田中禾偷偷拿起鼓槌儿敲起了战鼓,老人家当即夺过鼓槌儿在他的头上敲了一下,吓得他抱头欲哭,老人家见状将他拉到跟前,抚摸着他的头叫他不要捣乱,等他长大了再传授鼓乐技艺给他。这位老人就是他后来的恩师——西村乐社第四十五代传人张有明。

  田中禾走上鼓乐之路,除了他自己的悟性和努力之外,离不开张有明的精心教导与栽培。1957年,父亲把小学毕业的田中禾领到张有明家,正式拜师学艺。张有明对弟子的要求特别严格,练习时稍不到位就得重新开始,直到满意为止。平时学练温习,田中禾就在自家的墙上、炕边练鼓点、习唱谱。为了练好本领,他坚持早起、晚睡,连走路时都用双手在肚子上练。功到自然成,没过多久,田中禾便得到了师傅的认可。

 坚持不“丢手”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在“破四旧”的口号下,乐社被改编为红色宣传队,许多艺人被纳入大队剧团演唱革命样板戏。躺在病床上的张有明担心鼓乐会失传,对田中禾说:“你要坚持,不能丢手,别人可以忘,你不能忘,你忘咧,爷这辈子的心血就全完咧!”田中禾坚定地答道:“您放心,我不会忘!”1968年,恩师辞世,田中禾一直牢记师父的叮嘱,利用工余时间练习技艺,并对乐曲进行分类、整理,记录下来以防失传,期盼着有朝一日能把师父所传的无价之宝再现于世。改革开放后,田中禾开始谋划复兴鼓乐社。1992年春节,在村委会的积极帮助和支持下,西村乐社终于“东山再起”。

  田中禾每次演奏总是全力以赴,常常累得满头大汗。老伴多次劝他:“你不会不要使那么大的劲儿?”田中禾却总是笑着说,情绪到那儿了,由不得人。渐渐地,田中禾名气越来越响,被乐迷们誉为“鼓神”。

  近年来,鼓乐社多次参加国家、省、市文艺表演,受邀赴北京、广东、江西、重庆、甘肃等地演出,广受好评。先后荣获国内多项大奖,并为许多国家的驻华使节、音乐家、留学生演出。外国友人交口称赞西安鼓乐是“中国古代的交响乐”,而这值得骄傲的推崇自然与田中禾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做得还不够”

  几十年来,田中禾致力于鼓乐的传承与发展。要使鼓乐振兴,最重要的是要有人才。老艺人们正在逐渐凋零,这样下去乐社发展将难以维持。田中禾总会想起师傅的谆谆教诲、殷殷嘱托,告诫自己“只要坚持就有希望”。他心中认定这样一个理儿,鼓乐是老祖宗传了上千年的好玩意,不能在他这辈人手里断了,要让更多的年轻人来共同参与。

  从上世纪90年代起,田中禾便一心想着怎样既保持乐社的演出质量,又尽可能多地吸收新鲜血液、培育鼓乐人才。为此他不知熬了多少个通宵,设计了多少套方案。2000年,田中禾担任了鼓乐社社长。面对大量村民出外打工,难以招收到男性成员的情况,他打破鼓乐传男不传女的旧传统,招收了17名女学员。入门仪式上,田中禾带领大家向历代老艺人的肖像行鞠躬礼,他还带学员们到老艺人曾经排练的场地去参观。他说,参观这些场所是让大家了解老艺人传承鼓乐的艰辛,希望大家向老一辈艺人学习,通力合作,将鼓乐传承下去。在田中禾的带领下,经过长期的教学排练,鼓乐社迅速壮大起来。现在,众多学员已经学成出师,虽然在他们当中有些学员的技艺还略显稚嫩,但这已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接班人的问题。不过在田中禾看来,对于西安鼓乐的传承和发展,自己只不过做了一些应该做的工作,而且做得还很不够。

(编辑:苏锐)
会员服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