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地头、衣食住行、岁时节庆;
歌之咏之、舞之蹈之、赞之叹之;
瑞彩蹁跹,踏歌而来,
唱尽人间正气,舞出天地精魂。
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民歌《牧羊马》
《牧羊马》是一首哈萨克族民歌,在哈萨克族民间流传广泛,主要表现了哈萨克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将牧羊马视为最忠诚的朋友,同时也歌颂了哈萨克族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景和青年的爱情。作品《牧羊马》以哈萨克民族流传下来的民歌为基础,在民歌传承人和非遗传承人的共同努力下,将民歌进行重新创编,加入了民族乐器和多声部人声,最终形成完整作品,并利用基层惠民演出、非遗传承人交流演出等多种演出平台对优秀民族文化进行弘扬和传承。作品先后参加过全国省、市县各类比赛,并于2018年8月取得了湖南(南山)六月六山歌节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山歌邀请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的好成绩,2019年5月 入围并代表甘肃省参加了上海(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第十八局群星奖)的决赛。
舞龙《铜梁焰火龙》
铜梁舞龙见诸典籍有400多年历史,春节、端午、中秋、庙会时舞龙庆丰收或辟邪除恶、消灾免难,祈求风调雨顺、人寿年丰。《铜梁焰火龙》是铜梁龙舞的代表性品种,最晚在清代形成一种独立的表演形式,在其后数百年的流传过程中不断吸收“二龙”“火龙”“川剧”“杂耍”等元素,流传至今。
舞龙过程中充分融入川剧表演艺术中的音乐、服饰、变脸、吐火、火把舞、焰火、火流星等元素,气氛热烈火爆,振奋人心。舞龙套路以“二龙戏珠”为基础,融入杂技与竞技体育动作,龙舞酣畅淋漓,昂扬向上。焰火经过特殊处理,环保无污染。
民歌《打蓝靛》
河曲民歌《打蓝靛》也称打蓝调,流行于山西河曲,是打蓝劳动时所唱。在抗战时期,河曲人民积极种棉、纺花、织布、染布、做军鞋,将大量染好的布匹、军鞋,用黄河上的大船运到延安、晋绥边区抗战前线,为前防战士英勇杀敌做了很大贡献。所谓打蓝,就是由一种名为蓝草的植物中提取染料蓝靓。就是用木槌将石灰与蓝靓调匀,唱《打蓝调》时,劳动者用槌击打瓮里的蓝液,动作由搅变为打,音乐节奏随着搅伴动作而增强。
领唱者先唱第一小节,众人紧接着唱完全曲,边打边唱,直至师傅说“放”时为止。歌曲地域特色浓郁、高昂欢快体现了人民群众在劳动中积极向上、爱国拥军的精神风貌。
民间广场歌舞《凉州攻鼓子》
凉州攻鼓子是流传于凉州区四坝镇杨家寨的一种民间鼓乐舞蹈,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名单。攻鼓子的产生和发展与西凉乐舞的历史同步,又是一种汉唐军旅出征乐舞的遗存。表演者手到、眼到、神到的击鼓技巧加上鼓点强弱的不断变化,常使人联想起古代战争的场面。该舞所有动作均体现在一个“攻”字上,所有的动作和套路都是在“攻着上”的过程中发展演变而来的。表演者均为男性,头戴黑幞帽,上插两支野鸡翎,帽边插扇形白纸花,身穿黑色“十三太保衣”(夸衣)足蹬快靴,腰挎红色鼓子,双手握鼓槌。参与人数为几十人甚至数百人均可,两人为一对八人为一组。基本打法用四句口决概括,即:双手胸前划弧线,交错击鼓轮换翻,上步踏地凭脚力、挺胸抬头身不弯。攻鼓子“阵法”主要有“两足对垒”、“展示三军”、“四门斗敌”、“登高望远”、“套莲花”、“挂阵”等阵形,登高而望忽如雁翎般展开,忽如长蛇般疾冲,忽而施走太极,忽而形成方阵,都给人以威武雄壮、神秘莫测,粗犷豪放的美感。充分体现了古代武士的英勇彪悍,勇往直前的阳刚之美,在当地享有沙漠里的“黑旋风”之称。
凉州攻鼓子的表演者都是武威市凉州区四坝镇寨子村的农民,在每年春节,攻鼓子会融入到社火里面,四坝镇的社火队也因为有攻鼓子的存在而独具特色。
民间广场歌舞《盛世雄风(英歌舞)》
普宁英歌有二大流派——单槌和双槌,泥沟英歌属于后者。相传泥沟英歌起源于清朝初年,因统治者害怕人民造反,强令取消民间拳馆,没收拳槌,于是民间特长的棍锯成短槌,以《水浒》梁山泊好汉攻打大名府的故事为题材,既歌舞强身,也可自卫反击。经一代一代传承加工,形成了泥沟英歌以至普宁英歌的独有风格。据现在的老人回忆,泥沟英歌中兴发展已有两百多年历史。
泥沟英歌表演舞动时,扣槌在下,从下而上,双提臂,单踢腿,幅步大。粗狂豪爽,气势磅礴,刚柔相济,环套环,圈套圈,层层交织,队队相应,有如猛虎下山,万马奔腾,盛世雄风,斯舞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