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艺> 美术> 资讯

再读京派画家吴镜汀

时间:2013年06月28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周蓉
0

  20世纪的北京画坛云集了中国最负盛名的画界名手,在群星璀璨下我们或许很难注意到吴镜汀这样一位十分内敛的国画家。近日在北京画院展出的“灵怀独诣——吴镜汀书画艺术精品展”,让我们再度“发现”他不仅是启功的老师,而且在17岁时即进入中国画学研究会。作为中国画学研究会的主要成员之一,吴镜汀在当时的北京画坛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吴镜汀,祖籍浙江绍兴,名熙曾,字镜汀,号镜湖,出生且长期居住于北京。他成长在一个书香世家,幼年开始习画,1918年进入北京大学附属中国画研究所学习,后兼任京华美术学院与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的教职。他17岁时进入中国画学研究会师从金城研习、临摹古画,专攻山水,同年随金城及陈师曾赴日本参加中日绘画联展。

  吴镜汀以摹古入手,专攻四王,并深得王石谷绘画的精髓,启功在其著作《浮光掠影看平生》中借贾羲民之语道出吴镜汀绘画的功力:“此画与石谷无甚异处,如说有异处,即是去掉了石谷晚年战掣笔道的习气。”吴镜汀师从金城,在秦仲文的《观吴镜汀画展后书》中就记录了金城让他临摹王石谷的《溪山无尽》长卷,他仔细摹写多遍的细节。从他早期的作品来看,传统气息尤为浓郁。创作于1941年的《草堂读书图》上题跋书“临六如居士”,1943年的一张山水亦写明“仿明人笔意”,由此可见吴镜汀40岁左右时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清代四王的传统,逐渐开始探索宋、明的美学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后,吴镜汀游历大江南北。1958年他乘船游长江,三峡的鬼斧神工让这位艺术家惊叹不已,他用《巴船出峡》和《瞿塘峡》等作品记录了长江天堑的水波凶险和千仞高山。吴镜汀注重在旅途中写生,1962年他拜访黄山,速写了那里的清凉台和白龙桥,虽然只是寥寥数笔,却已颇得意趣,可见他在师古人的同时更师造化。作为一名北京的画家,吴镜汀对于北京的风景名胜更加喜爱,他画过多幅颐和园的景色,记录下颐和园四时之不同。

  与20世纪许多的山水画家一样,吴镜汀同样面临如何继承、创新中国画的时代课题。中国美协副主席、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指出:“面对各种各样的理论主张和探索方向,吴镜汀先生采取了坚持传统,以传承为主导,同时又不断从生活中吸取营养来发展、创新中国画的路径。他能够扬长避短,发扬传统的精髓,进行转换性创造。在上世纪60年代步入晚年的几幅重要作品中,他把对于写生的深入观照以及不同于古人的个性化感受完全画出来了。因此我们不能像过去那样,一味地批判这一辈老先生是传统守旧、泥古不化的,他们同样也是在努力寻求、寻找出路,力求实现对自己的超越,以达到更新的境界,只是他们不像一些人那么张扬地叫喊标新立异,而是在中国画自身规律之中实现转化和创新。”

  吴镜汀也是一位待人诚恳的老师,启功在回忆中十分动情地记述了吴镜汀教徒的点滴,其中包括怎样点苔、怎样画松的技法,他告诉学生要先皴擦再点苔,画松针要用焦墨等等。启功说:“虽然这些属技法上的小节,但就是这类‘小节’,你去问问手工艺人以及江湖画手,他肯轻易相告吗?”吴镜汀最初参加中国画学研究会时,作品即引起众人关注;后在北京、天津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影响力很大,然而他却十分平易近人。启功回忆“先生对于持画求教的,没有不至诚指导”,而且以自己的绘画心得与学生切磋,陈师曾说文人画的第一要素是人品,吴镜汀的人品便令人钦佩。

  20世纪的北京文化气息浓郁,各种文化思潮相互碰撞,中国画也面临着不同的处境:解放前,传统意识与西方观念形成多元的艺术格局;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画改良进入人们的视野,而在“文革”中中国画又面临着改造与废止的境遇。在多变的世事中,吴镜汀等老一辈艺术家品尝着世态炎凉,坚持自己的艺术理想,为中国传统艺术传承着点点火光。回顾吴镜汀,更可以读出中国画在近代的发展历程。

(编辑:黄远)
会员服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