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艺> 美术> 资讯

画能说话——马书林戏曲人物画展述评

时间:2013年09月13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华 纲
0

舞台人生(局部)(纸本设色) 马书林

龙凤倾风(纸本设色) 马书林

  马书林以戏曲人物画为画坛熟知,近年来更是致力于以举办水墨画展的方式,呈现传统戏曲之美,践行其“以国粹弘扬国粹”的艺术理想。金秋九月,他携百余幅佳作走进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为新学年开学伊始的美院师生带来一次别开生面的艺术展,一场令人动容的关于艺术成长道路的座谈交流。

  说这次展览别开生面,体现在一走进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美术馆的圆厅,便感到被强烈的戏曲磁场包围,环形墙面上,生、旦、净、丑各色戏曲人物扑面而来。这是他专门根据这个展厅量身创作的巨幅作品《舞台人生》,由20张八尺整纸组成,是他今年的新作,也是他个人创作历程中最大的一件水墨画作品。此作由生、旦、净、丑四部分组成,人物达20多个,铿锵的笔墨、俊逸的形象、斑斓的色彩,使得美术馆空间仿佛可听闻激越的锣鼓和缠绵的丝竹之声,如梦如幻。赶在开幕式前悄悄观画的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说,马书林的戏曲人物画和关良、韩羽等前辈拉开了距离,不仅尺幅大、场面也大,而且注意用笔的变化。画面繁复,形象交叠,笔墨率意,墨色交融,作品凸显了民族文化的审美心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面貌。

  马书林更大的收获是在师生中获得很多知音。无论是在展厅里观画时,还是在和师生们座谈时,平时不苟言笑的他,都表现得很倾心。年轻的艺术学子们很愿意和他交流,很多学生喜欢他表达的自由,喜欢他戏曲人物造型的稚拙趣味。他说,我还是有很强的学院情结,毕竟在学院学习、工作了20多年,对学院特别是学生总是容易动情。他向学生敞开心扉,叙说他在不同阶段对于艺术创作的体会心得。他认为绘画是画家综合修养的体现,年轻时学习的视野要宽。他下过乡、当过知青,1977年恢复高考时考入鲁迅美术学院工艺系学习工艺设计,毕业后留校任教;1986年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张仃工作室学习装饰绘画,之后回校讲授装饰绘画课程,对装饰绘画的材料、工艺、语言有了深入的认识和领悟,同时,在理论上对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等也有所研究。他认为在创作上,一个画家要找到打动自己的母题,然后深入下去,才会有收获。他的创作道路也经历了重要的转折,早年以谨严不苟的工笔画登上画坛,那个阶段的代表作《向天歌》《弄春晖》《鹅鹅鹅》等这次也参加展出了,其中,《向天歌》是他大学在读时期创作的作品,入选全国第二届青年美展。有学生问他,你那时工笔画画得很好了,也得到了认可,怎么后来全面转向大写意了呢?马书林说这是遵从内心的感受:“对画种、画域的不断拓宽,逐渐觉得工笔绘画的方式已满足不了我要表现内心对客观物象的感受,似乎在大写意的绘画形态上,才能找到与自己的心灵物象更贴近一些的绘画语言。”

  正是对于传统深厚的戏曲艺术的热爱,使他找到了艺术表达的突破口,触发了他作为画家“思想深层挥之不去的梦想与意象”,找到了“精神情感与审美需求最朴素的存在方式”。但是,用高度程式化的笔墨语言,去表达另一种已经高度程式化的戏曲艺术形式,其中的挑战令很多画家却步。两种国粹之间,从国粹到国粹,在艺术的呈现上从形式到内涵已经接近“赤裸相见”了,可发挥、特别是可遮丑、避短的空间十分有限。询之马书林,他却全然无所谓,他是因为喜爱——对戏曲和水墨的喜爱,便不顾其他。挣脱二者的程式化束缚的勇气和魄力,源于热爱,源于他内心对这两种艺术所共有的夸张、简约、凝练之美的偏爱和放大,也源于其自由书写心灵之像的内在需求。由此,马书林的戏曲人物画,不仅改变着文人墨戏的小品画趣味,而且从整体格局中突破情节性的叙事方式,注重用丰富的笔墨塑造酣畅的气象、用夸张的造型塑造舞台人物形象。正所谓画能说话,马书林的水墨戏曲人物画,彰显出戏曲人物生命的华彩,透溢出强烈的视觉张力,在大开大合的节奏、大俗大雅的恢弘气象中,展现了中国人身上蕴含着的朴拙强悍、泼辣放达的文化品格。

(编辑:孙菁)
会员服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