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院青年教师八人展:西藏无人区风光绚烂(图)

时间:2011年11月28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蒲 波

刘商英 《圣湖》

  11月26日至12月15日, “学院——中央美术学院青年教师八人展”在北京百雅轩798艺术中心展出。

  展览展出中央美术学院70一代的青年教师袁元、孙逊、陆亮、石煜、白晓刚、李荣林、刘商英、裴咏梅等八位艺术家的油画新作。

  在26日开幕式上,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表示,学院与前卫艺术家没表面看的那么大的区别。前卫艺术家都是学院生产出来的。八位参展艺术家有一共同点,都受到严格的学院派素描、色彩训练。八位艺术家的风格探索各不相同。这次展览对于探讨基础教学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谭平讲到,共有的生活经历与特质,决定着参展艺术家自身带有个性的基因,格外尊重内心体验与自我价值的体现。在他们身上,体现出在中国当代艺术与艺术教育格局中独特的意义。

刘商英:用绘画语言的不真实表现西藏的真实

  参展艺术家之一、中央美院教师刘商英的作品是西藏组图。“西藏的圣湖,到那里,感觉受到了洗礼,印象非常强,无法抵御的感觉。”刘商英向中新网记者介绍《圣湖》时说:“这幅画,我没有按照照片去画,我没有当成一般意义上的风景绘画去画,主要是画心里的感受。那种感觉是西藏的天空当时乌云翻滚与平静的湖面形成反差,让人好像升腾,不在现实世界的感觉。我希望用绘画语言的不真实感表现当时的真实。”

  刘商英不希望用某种风格来限定自己。那是他第一次去西藏无人区。他说:“西藏天气的变化很多,不能用某一种已经规定的感觉去形容西藏,不能用什么去概括它,那就没有通透的、直指人心的感觉。”刘商英认为,艺术创作的关键是艺术家怎么看待生活,或者说艺术家的世界观。

  “人待在这个世界,艺术家应该有更丰富、具体的关系去面对,而不是某一种风格涵盖的东西。很多人愿意去西藏,觉得刺激,它会让人反思今天的生活状态。这种提问的背后,有我非常感兴趣的点。这次,我用风景来表达,下次,可能用别的方式来表达。”刘商英说。

白晓刚:用绘画方式表达好像不构成绘画的东西

  中央美院教师白晓刚的作品以“书”为题材,简约、沉静。白晓刚表示,他想要打破一些学院的习惯。“书,既是静物,又与我们关系很近,提供给我们的不是很多情绪,很安静,我可以回到内心感受。我不需要看到太多情绪、色彩,完全沉下来思考对绘画的认识。画面中要传递的不只是书,更多的是我的绘画感受、绘画态度。”

  白晓刚用一句话概括了这次参展作品的特点——用绘画方式表达好像不构成绘画的东西。“我想避免炫技。这组‘书’为题材的绘画,可能第一眼看到都不具备画的特征,但这种冲突,对我个人很重要。”

  白晓刚认为,对真实的理解,去掉技巧的炫耀,去掉情绪,留下来的反而更具体。“现在大家不太缺乏趣味的东西,除去趣味之外,还有种精神的东西。不管画什么题材,这种东西更单纯,但更直接,更重要。”

  “诚实”是白晓刚在这一阶段艺术探索中得出的信念。他说:“我们躲不开技巧,但技巧不要变成目的,只是一种方法,还是要诚实,这关系态度。面对画布的时候,就是面对自己。每个画画的人都会经历那个阶段,被技巧引着走,但技巧是不太真实的。”

白晓刚 《唐诗》

李荣林 《枯木赋之一》

陆亮 《夜路》

裴咏梅 《无题》

石煜 《夜奔》

孙逊《记忆-黄色的塑料凳》

袁元 《凝视2-2》


(编辑:孙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