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艺> 舞蹈> 资讯

关扣妮:执著的兴安岭舞者

时间:2013年03月15日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王丙珍
0

关扣妮 徐立福 摄

萨满教是具有民族或族群特征的宗教文化现象,在鄂伦春语中,萨满是“萨么”的音译,意为“知道”,是大智大勇的神明。萨满舞俗称萨满跳神,是萨满活动仪式中的巫术舞蹈。“吕日格仁”即鄂伦春语“舞蹈”,因跳舞时人们常喊“罕拜、罕拜”,因此也被称为“罕拜舞”。舞蹈者一般不用伴奏,边歌边舞,模仿动物动作及其吼叫,或者表现劳动生活及欢笑场面,舞蹈时常以“额呼兰德”“额乎德乎”“介边介回”等为衬词,动作由慢至快,以激烈动作结束。

  对于关扣妮来说,这两种舞蹈都是她的挚爱,她的舞蹈动作沉重有力,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民族文化研究价值,其中也融入了她坎坷的人生经历。关扣妮生活在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白银纳民族乡,今年78岁,是鄂伦春族健在的萨满中最德高望重的一位,是解读鄂伦春族萨满文化的重要传承人,也是鄂伦春人公认的民间艺术家。2007年,关扣妮被黑龙江省文化厅命名为鄂伦春族萨满舞与鄂伦春族吕日格仁舞的代表性传承人,同年6月获得半岛公司官方网站入口查询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的“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荣誉称号。

  1935年,关扣妮出身于鄂伦春族倭勒河部落的古拉依尔氏族,那时的鄂伦春人还生活在大兴安岭的群山之中,信奉萨满教。1950年的春天,15岁的关扣妮一病不起,爷爷实在没有办法,只好求大萨满赵立本请神治病,赵立本说:“这孩子只有当萨满,病才会好”,并引领关扣妮学起了萨满,最终成为这个家族的第15位萨满。

  1953年夏,鄂伦春人开始下山定居。后来政府号召破除封建迷信,爷爷将关扣妮的萨满神服送到深山老林中,从此她不再公开从事萨满活动,只是每年的大年初一或者正月十五,在家里按传统的方式祭拜神灵。直到1986年10月8日,呼玛县文化部门开展萨满歌舞调查,关扣妮才再次穿上神衣,唱起神歌,跳起萨满神舞。

  2008年9月,呼玛河畔又响起了关扣妮的鼓声,在一场萨满传承仪式上,关扣妮让女儿孟举花接任了萨满,希望女儿能将鄂伦春族萨满文化传承下去。然而一年之后,孟举花不幸在一次车祸中丧生,突如其来的灾祸使得关扣妮伤心欲绝。晚年的关扣妮又再次拿起神鼓,跳起萨满舞,所不同的是,她的表演不仅是为了驱鬼、祛病与祈祷,而是为了鄂伦春族萨满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对于一个信奉萨满教的鄂伦春老人而言,违背神灵的意愿而举行萨满仪式、唱萨满神歌、跳萨满舞蹈,无疑是艰难的。鄂伦春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歌舞是其民族历史的重要载体。但是如今表演的鄂伦春族萨满舞与吕日格仁舞增加了许多装饰性动作,表演性质更浓,已然脱离了最初庄严肃穆的祭祀风格。出于对民族舞蹈的热爱和对民族文化的深厚情感,关扣妮选择以民族舞蹈为手段,向后辈述说本民族的历史、传说,传授生活经验,使人们在民族舞蹈的传承中,领略生命的存在价值,确认自己的文化身份,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多年来,关扣妮还一直努力地传播鄂伦春族狩猎文化,毫无保留地讲述萨满传说、典故、神话等。她不顾自己体弱多病,坚持教白银纳乡民间歌舞团的演员跳萨满舞与吕日格仁舞,热心地教给人们许多鄂伦春医药知识。她还和姐姐一起教后代学习鄂伦春语言,传承兽皮与桦树皮手工艺,协助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及各研究部门拍摄《秘境中的兴安岭》、《最后的山神》、《山林夏猎》、《鄂伦春族萨满教——十八站乡萨满活动纪实》等纪录片。

  后继无人意味着承载着北方信仰文化的鄂伦春萨满文化将濒于失传,同时,生态环境的变化也使得鄂伦春人特有的桦树皮和兽皮工艺濒临失传。鄂伦春族传统文化如何走出“人亡物无文化失”的困境,这不是神灵可以解答的,还要依靠多方的关注、支持和每一个鄂伦春人的文化自觉。

(编辑:黄远)
会员服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