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艺> 新闻眼

心怀银杏般的理想——访青年教师刘娟

时间:2011年12月12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董大汗

  “小时候,我觉得你很美丽,你总喜欢把我们高高举起,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个讲坛,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日前,中国音乐学院青年教师刘娟在“杏坛飞歌”独唱音乐会上的一席感言,令现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

  刘娟与李谷一、宋祖英、吴碧霞、陈思思、汤灿、王丽达、雷佳等活跃在我国民歌领域的歌唱家一样,都是来自湖南的“辣妹子”,当然也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8岁时,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刘娟在常德少儿独唱比赛中就被当地一位知名声乐教师刘润秋相中,从此引领她走上了追寻音乐之路。1997年,怀揣着自己对音乐的梦想和老师的殷殷期待,刘娟只身来到北京,经过层层考核最终顺利考入中国音乐学院附中,之后进入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攻读本科、硕士,先后师从郭祥义、马秋华和金铁霖。

  从中学到大学再到研究生,刘娟在中国音乐学院度过了十几个年头,所以她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凝聚着深厚的情感,也正是由于这份情感,毕业后,刘娟没有选择进入专业院团做一名歌唱演员,而是留在母校工作,成为一名民族声乐的教育者。如今,刘娟走上讲坛已有三载,她热爱这份工作。刘娟说,这也正是她把自己的独唱音乐会取名为“杏坛飞歌”的主要原因。“杏坛就是讲坛,教师就是银杏,她的心中永远怀有银杏般的理想。”

  刘娟说:“这次音乐会虽然得到师长们很高的评价,但我觉得这些只能代表自己过去的成绩,这又是一个新的起点,我清晰地记得金铁霖老师总是告诉我们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确实如此,艺无止境。”教学、演唱之余,刘娟潜心研究民族声乐理论,并将声乐理论灵活运用在民族声乐教学之中,将声乐理论和舞台艺术实践相结合,不断创新,在教学能力和声乐水平上取得了很大提高。她所培养和辅导的学生,多人多次获得全国和省级声乐大赛奖项。刘娟说,在具体实践中,面对日益开放交融的社会,需借鉴西方歌唱发声法理论知识和技能作为科学基础,运用中国传统音乐旋律、音乐语言突显民族性特点,以多彩的艺术性为风格,形成中国民族声乐发展和教学特点。

  谈起当下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刘娟的回答很简洁,那就是“走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我们的民族声乐。“今年5月,我随中国青年代表团成员出访欧盟总部及部分成员国进行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其间给我感受最深刻的就是很多外国听众都喜欢中国民歌,虽然他们可能不会说中国话,但他们会哼唱中国民歌。”刘娟表示,中国民族声乐在和世界对接中,还要增加沟通交流,我们对世界了解很多,世界对我们了解得还太少。让全世界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民族声乐,这是她作为一名民族声乐工作者的一份责任和义务。

(编辑:白伟)
会员服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