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艺> 新闻眼

《在大门外》:一个德国士兵对“二战”的追问

时间:2011年12月14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高艳鸽

《在大门外》剧照 Armin Smailovic 摄

  极简单的舞台,一面巨大的倾斜的镜子和会旋转的地板,几乎就是舞台设计的全部。大多数时间,男主演站在台上,对着一只麦克风朗诵出大段大段的台词,情绪爆发时,他会声嘶力竭,握着麦克风狠狠砸地板,发出巨大的声响,将一个叫做贝克曼的士兵的焦躁、恐惧、绝望表现得淋漓尽致。

  12月6日至7日,作为“2011林兆华戏剧邀请展”的展演剧目之一,由德国汉堡的塔利亚剧院带来的话剧《在大门外》在首都剧场上演两场。本次邀请展的4部外国剧目中,有两部来自德国。在林兆华看来,“德国人很哲学,和其他欧洲国家相比,德国的戏剧更有力量。”而这部《在大门外》是德国战后文学中最重要的戏剧作品。他讲述了一个叫贝克曼的士兵从战场回到饱受战争蹂躏的家乡汉堡,这里的一切变得陌生,他失去了双亲和爱人,无家可归,找不到工作,战争中各种恐怖的画面如梦魇般追逐着他,他追问人们应该如何带着罪恶感和危机感生活,最后选择跳河结束自己的生命。

  《在大门外》的作者沃尔夫冈·博尔歇特,本身就是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幸存者,创作该剧时年仅26岁,1947年,该剧全球首演时,博尔歇特已经因为战争中的旧伤复发去世。这部被他自己称为“没有剧院愿意演出、没有观众想观看”的戏剧作品,如今已是德国最重要的戏剧作品之一,在德国演出的时间非常长,剧作也成为德国中学生必读的文学教材。

  在上演前,因为不确定观众反响会如何,塔利亚剧院院长约阿希姆·卢克斯的心情非常忐忑。他介绍,这是一部具有非常典型的德国特点的话剧,“这个故事的内核是,一个无辜的人犯下罪行,然后又成为一个无辜的人,这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中国观众能否真正理解和接受该剧,该剧导演卢克·帕西瓦尔之前也并不确定,但他认为,这部剧表现的战争给普通人带来的心灵创伤、伤害、毁灭,应该能够让不同国家的观众产生共鸣。

  重复构成的强烈的节奏感,是《在大门外》的一个重要特色。这种重复既包括主人公贝克曼台词中大段大段的排比句,也包括一些不断闪回的记忆片断,以及演员们的表演,比如不断重复划火柴点烟的动作,被梦魇追逐的主人公绕着舞台跑了一圈又一圈,直到气喘吁吁也不停歇。“主人公跑的圈数是不是太多了?中间有几处,他沉默的时间是不是也太长了?”12月6日的首场演出后,有观众发出疑问。“长时间的沉默,是表现主人公犹豫沉思的过程。”饰演贝克曼的演员菲利克斯·克诺普说,“我接触过一些真正受过战争创伤的士兵,他们自己在心理上治愈这种创伤的过程,的确需要很长时间。”对于演员们表演当中不断出现的重复,卢克·帕西瓦尔解释,这和特定的主题有关,是他刻意为之的表现主题的方式。他说,“人在遭受很大的心灵创伤后,不断面对自己内心的恐惧,这是一个永远不会停止的过程,这种重复代表着人物在精神上被禁锢在一个状态中。其实这也是作为普通人在生存过程中可能要面临并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编辑:白伟)
会员服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