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三钗》:思想艺术缺乏震撼灵魂的突破

时间:2011年12月20日 来源:新京报 作者:周黎明(影评人)

《金陵十三钗》是一部优秀之作,但它在思想和艺术上都缺乏震撼灵魂的突破。

  《金陵十三钗》是一部优秀之作,但它在思想和艺术上都缺乏震撼灵魂的突破。

  正如犹太导演均有拍摄希特勒大屠杀的责任感,南京大屠杀也是很多中国影人绕不过去的一个结。所不同的是,观众在看南京大屠杀题材的电影时,不仅会跟之前的同类作品相比较,同时还会横向比较《辛德勒的名单》、《钢琴师》等经典作品。对于张艺谋导演推出的、号称投资六亿人民币的《金陵十三钗》,很多人心中的问题不是该片够不够好,而是该片是否能立足世界影坛、成为该题材的伟大之作。

  《金陵十三钗》的故事内核来自魏特琳日记,里面提到一群风尘女子代替女学生参加日军的活动。毫无疑问,只言片语中蕴藏着巨大的戏剧潜力。影片在此基础上虚构出的故事很有张力,结构很精致,节奏也紧凑。至于影片的主题,笔者理解成“何谓英雄”。守卫南京的中国士兵当然是英雄,但十三钗原本只是想逃命,她们是难民,本不想当英雄,约翰·米勒更是一个小混混儿,自身的毛病比十三钗还多,但惨烈的战火中,他们的人性光辉得以闪耀,他们最终成了英雄。

  有转变的人物是上乘的戏剧人物,但为了转变而转变,为了反差而反差,则会走向通俗剧的窠臼。诚然,把米勒塑造成拉贝或魏特琳那样的拯救者,难度极大,因为他们很崇高,而崇高的救世主会显得虚假。但影片太过强调米勒的轻浮和自私,使得他后来的转变显得牵强(尽管有一组镜头描写他的犹豫和挣扎)。十三钗的形象既要前后反差,又要跟女学生反差,故她们上场的时候完全是一副妓院新开张的架势,浓妆艳抹、穿戴夸张,仿佛她们不是从死尸堆里逃过来的,仿佛她们完全不知道日军的惨无人道。在真实世界里,只有彻底缺乏常识的人,才会有十三钗一开始的行为举止。

  同样的通俗剧处理还表现在中国士兵抗击日军的战争场景。虽然影片中的中国士兵最终都壮烈殉国,但他们牺牲前每人都消灭了多个敌兵。这种处理看似过瘾,实质是类型片的俗套,会削弱真实性和冲击力。比较《拯救大兵瑞恩》开场的战争戏,《金陵十三钗》这段很好看,但缺乏揭示战争本质的力量。

  用力过猛还表现在色彩的运用。教堂对门的商店设置成彩纸店,似乎就是为了炸毁时能制造出烟花的效果,画面美极了,但这究竟有助于升华还是无谓的斑斓?同样的情况是妓女的服装,如果前面不那么夸张,后面唱歌的场景以及教堂玻璃等应有的渲染就会更有效果。

  话说回来,影片也有节制的地方。结尾没有正面表现十三钗跟日军的肉搏,佟大为在教堂里也没有跟米勒正面冲突,这些都很老到。总的来说,影片很多地方过于刻意,匠气较重,少数细节又略显笨拙,尤其是用画外音(而不是台词)来解释炸坦克,令人怀疑导演是否太多考虑观众的理解能力,乃至妨碍了创作情感的自然流露。《金陵十三钗》是一部优秀之作,但对我来说,它在思想和艺术上都缺乏震撼灵魂的突破。


(编辑:syste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