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家晁岱健:一曲乡愁 两岸情深

时间:2012年02月27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付少武

  一曲乡愁 两岸情深——访作曲家、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晁岱健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1971年问世以来,诗中委婉动人的亲情、爱情、乡情打动了成千上万人的心。30年后,作曲家、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晁岱健被其撩动了心弦,挥笔为《乡愁》写下优美动人的旋律,在海内外华人中逐渐传唱开来。而在晁岱健专心创作并反复修改的这10余年间,余光中不顾80多岁高龄,往返台湾与南京6次之多,与晁岱健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就此,笔者与晁岱健进行了一番交流。

笔者古今中外写乡愁的作品很多,为什么单单余光中的《乡愁》让您情有独钟?

 晁岱健:余光中的《乡愁》,我少时就读过,及至中年品味更深。在人世间,情是抽象的词汇,所以需要借助一些物象才能捕捉到它。余光中表达乡愁的方式借助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意象,并采用时空的变化层层推进倾诉了诗人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之情,表达了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不仅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而且针对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体现出特定的时代气息和现实意义,赋予了以往的乡愁诗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正是这种浓浓的桑梓情、家国梦深深地感动了我,尤其是在北京申奥成功的大型庆祝活动中,余光中亲自吟诵“我在这头”时,台下突然出现了一人诵万人和的动人场面,“母亲在那头”的声音如此震撼人心,我立刻觉得热血沸腾。就在那一瞬间,我突发灵感吟唱出了《乡愁》的旋律,为此,我决心要为《乡愁》插上音乐的翅膀。

笔者从2001年到2012年,您历经10余年痴心不改,执著地为余光中的《乡愁》精心谱曲,有没有遇到困难和挫折?

 晁岱健:尽管我决定为《乡愁》谱曲,但是下笔时,我才发现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首先,《乡愁》内涵深厚,既有浓烈的亲情、乡情,也有炙热的爱情、祖国情,所以恰当地理解和把握具有普遍意义的民族“乡愁”至为重要。正如余老所说:对我个人而言,乡愁是一种家国情怀。家是个人的放大,国又是家的放大。我的乡愁是“大我”所面对的民族的乡愁。其二,《乡愁》以小见大。小到一枚小小的邮票,大到祖国海峡,张力非常大,用音乐形式表现它难度非常大。第三,《乡愁》短小精悍,一句话讲述一段历史,一首诗中浓缩着一生感悟。余老虽不到20分钟就写下这首诗,但这种感情却在他心中酝酿了20年。第四,《乡愁》每段都出现“这头”、“那头”,前后共有8个“头”,“头”与“头”之间概念不同,创作成歌曲容易有重复感。余老幽默地说,《乡愁》里的“头”简直把作曲家的头都搞大了。

笔者您又是怎样克服困难的?

晁岱健:艺术需要激情、个性和灵感,更需要真诚。在情感的定位上,我把握住乡愁是深深的思念,略带忧愁;乡愁是温情的回忆,夹杂着美好;乡愁是切切的期盼,裹藏着激情。在曲调的运用上,我采用纯粹的民族调式,从字韵中提取旋律,从语速中提炼节奏,采取一字一音口语式的手法进行创作,以似吟似唱的手法来表现乡愁情怀。为处理好反复出现的8个“头”,我经过几年的大胆探索和斗争,又在原有基础上延伸了3个“头”,使得歌曲的起承转合更加朗朗上口。余老听后,称赞我改得“头头是道”。在配器方面,我以管弦乐和合唱作为基本班底,用两种极具代表性的二胡和管子作为鲜明的色彩乐器。二胡作为全曲主线,先在过门处用二胡舒缓优美的琴声,让人犹如听到了母亲绵绵悠长、恋人清幽感伤的诉说。三至四段间奏采用管子演奏,将思念聚集的情感訇然爆发,把诗人个体的悲欢与巨大的母亲之情、祖国之爱交融在一起,升华到高潮癫狂的状态。历经近4年的不懈创作,我终于在2006年底制作出了《乡愁》歌曲第一个小样,此后又进行了一遍又一遍的修改,历时10年、6次进棚,直至让余老满意。

 笔者此前已有不少名家纷纷为《乡愁》谱曲,但您谱写的乐曲,却受到余光中先生的高度评价。

 晁岱健:海峡两岸很多名家为《乡愁》谱过曲。80岁的“老歌王”王洛宾从新疆到台湾,亲自在余老面前边唱边舞他创作的《乡愁》。1983年,被称为台湾“民歌之父”的杨弦在台北中山堂专门演唱了其创作的《乡愁》,还邀请余老前去聆听……让我没想到的是,2007年1月8日,余老亲自打来电话,说我创作的这首歌曲很好地诠释出一种家国情怀、一种游子之情,听后对大陆的思念之情倍增,并随后发来了亲笔传真,赞扬我谱写的《乡愁》音乐版本,还提出了修改意见,如“中间的过门器乐部分,不妨加以浓缩,当更为精致”。根据余老的意见,我又对第一遍小样做了反复修改,集中了江苏最好的乐手和合唱队,并请来了旅法男高音歌唱家刘新庚和江苏省艺术研究院硕士周飞演唱小样,音乐界的专家听后都认为,旋律忧伤而又不失美感大气,非常动听,与原诗珠联璧合、相映生辉。

  2007年6月,余光中先生专程来宁,这是我与先生的第一次见面。在见面会上,我亲自演唱了自己创作的歌曲《乡愁》,余老听后,非常激动地说:“自己作为南京人,这首诗由南京作曲家谱曲,感到十分欣慰。而且,这首歌经过修改后,更加浓缩、更加紧凑,加倍精彩,一定会赢得比诗歌更多的听众。”随后还给了我版权授权书,“同意全权谱曲并演唱”。

笔者2008年您用多种音乐形式表现《乡愁》的系列作品,在北京举办了专场音乐会,反响强烈。

晁岱健:我与余老第二次在大陆见面,是2008年在北京保利剧院举办的“情中国——乡愁作品音乐会”上。那是一次由《乡愁》歌曲主旋律研发成五部器乐曲,即《乡愁交响乐序曲》《乡愁二胡协奏曲》《乡愁萨克斯与乐队》《乡愁钢琴协奏曲》《乡愁六重奏》共同奏响的交响乐专场音乐会。在那场盛会上,余光中、戴玉强、汤灿、龚天鹏等同唱一首歌、同奏一支曲、同诵一首诗。音乐会上,中国歌剧舞剧院众多艺术家共同演绎了以《乡愁》为主题的各类型音乐作品,这场演出被首都音乐界誉为“名副其实的同一首歌,真正的心连心音乐会”。余老在这次音乐会上感慨地写下了“一曲乡愁,两岸情深”,高度褒扬艺术家们的精彩演出,并抒发对海峡两岸人民血脉相连、文化同源的深情眷念。


(编辑:伟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