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小钢:感性教育缺失是创造型人才培养不力的关键

时间:2012年03月09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叶小钢

我之所以提出加强感性教育命题,是因为据我几十年工作、生活的观察,发现我们这个国家最缺乏的就是杰出的创造型人才。创新需要大跨度形象思维。如何获得大跨度形象思维能力?我认为,首要的是培养和提高人的感性素质。

  感性素养的培养与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中尚未涉及的重要内容。感性、理性、身体、价值观念这四方面的教育才构成完整的教育,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理性教育培养提高人的概念认知、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身体教育培养人的身体养护、科学使用身体, 提高体质体能,促进身体健康;意识观念教育培养人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和道德伦理观。感性教育是培养人的感官感受、直觉、想象和形象思维能力。感性教育,培养人的感性素养,主要包括感知力教育、情感教育和想象力三个方面。感知力教育培养人的感性信息感知、接受和体验能力,情感教育培养人的情感感受、体验和表达能力。想象力教育培养人的想象和形象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出杰出创造型人才,有许多值得反思的内容,但我国感性教育缺失是不争的事实,倡导实施感性教育,完善提高国民综合素养,培养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公民,在我国当前具有十分积极而且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

  科学和艺术,是对双生子,是人类思维成就最典型的代表,是人类非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杰出体现,象征人类思维的桂冠。科学的创新犹如走林中路,理性经验是前人走过的路,创新始于路的尽头。路的尽头不再有路,再依靠理性只能在原地徘徊。只有发挥人的形象思维和想象,通过理性逻辑思维,积极探索,最后开辟出科学创新之路。对于艺术而言,想象是创作方式;通过想象,发挥形象思维能力,将瞬间感受、内心情感、思想观念、人生态度用感性材料(比如声音、颜料、形体等)表现出来,用掌握的技能和理性思维加工,最后创造出可以与人沟通与分享的艺术品。科学和艺术造就人类文明,科学是人类把握物质世界的一种方式,艺术是人类把握精神世界的一种方式。虽然二者文化内涵相差甚远,但科学创新与艺术创新有共通性,都离不开想象,能力不能限制想象力。在理性和感性思维方面二者虽各有倚重,但在最后关键成果阶段,都离不开对方的鼎立支持。

  我之所以提出这个命题,是因为据我几十年工作、生活的观察,发现我们这个国家,最缺乏的就是杰出的创造型人才。比如科技:民用科技已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但我们中国人对世界民用科技文化的贡献却不大,比如电话、电影、电视、电子计算机、电子游戏软件、手机、万维网等,目前影响并改变我们生活的各项科学技术,几乎没有一项是中国人自己的发明。为什么?钱学森先生提出疑问:“为什么我们学校总培养不出杰出的创造型人才?”钱老的发问至今令人深思:中国几千所高校,每年培养上百万毕业生,却培养不出一个大师级创造型人才,事实说明,我们当代教育制度设计存在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钱老已经给了提示:创新需要大跨度形象思维。如何获得大跨度形象思维能力?我认为,首要的是培养和提高人的感性素质。当前,我国人才选拔和评估出现的问题是倚重理性素质,对人才培养机制缺少感性素养培养与考察。创新在人的心理意象中形成,缺少想象力和直觉感知力的人不可能具有杰出创新能力。如何培养出杰出创造型人才,实施加强感性教育、提高感性素养,是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

  为什么感性教育和艺术素养那么重要?众所周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突飞猛进,改变人类的生活。科学的社会化和社会的科学化是科学世纪里两个基本标志,审美的社会化和社会的审美化也是当今时代文明最重要的标志。苹果手机比其他手机,功能确实优越,但不至于如此风靡。为什么?苹果手机赢在艺术素养上,或者说赢在审美价值上。苹果手机的操作方式、内容呈现方式和结构造型,从视觉、听觉、触觉多方位地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要,实现了科技和艺术的完美结合。人们在掌上触摸或简单敲击就可以模糊工作和娱乐的界限甚至使其消失,可以随时享受苹果手机带来的愉悦和欢乐。苹果手机的成功绝非偶然,它于2007年推出,下半年就占据了美国智能手机的1/4市场份额,同年仅在美国就销售手机400多万台,2011年已经占据美国33%市场份额,一个季度全球销售数量已高达1600多万台,苹果的市值已达5000亿美元,可以说,苹果手机的胜利就是技术和审美共同的胜利。

  所以,有眼界才会有境界,有作为才会有地位,有审美才会有美丽,有文化才会有内涵。科学技术现在已不是单纯科学家个人的事,还是关切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命运兴衰的大事;科技与审美完美结合的产品才能在当今消费社会的市场中具有强劲的竞争力。如何提高全民族的审美素养,提高社会产品的审美价值,提升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已经非常严峻地摆到了我们中国人的面前,是我们全民族全社会的大课题。如果我们再不重视,中国将从根本上落后于世界,绝非危言耸听。

  综上所述,发展感性教育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发展感性教育,激发民族文化创造力。创新需要大跨度的形象思维能力,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创新文化的发展基础是创造型人才,创造型人才必须具备理性素养,同时要具备感性素养,只有加强感性教育,完善国民教育体系,才能培养出素质全面的创新型人才,持续推动民族创新文化发展。

  发展感性教育,建设社会道德伦理。社会道德伦理建设,关键在自觉。社会道德伦理建设的基础是社会成员拥有完整的人格和人性情感。社会道德的缺失,在于社会个体人性的缺失和人格不健全。完善人性、健全人格,将社会主义道德伦理观念转化为个人道德伦理情感的心理需求,形成社会成员道德伦理行为的自觉,实现社会道德伦理体系的自我修复和构建。

  发展感性教育,提升民族文化品格。社会的文化品格是社会成员集体审美品位、趣味的现状反映。粗制滥造的商品、低级庸俗的文艺作品、脏乱无序的环境是社会栖居人群集体行为结果,是生产者和接受者感性素养层次的综合体现。理性教育和理性行为可暂时改变现状,只有实施感性教育,不断提高国民审美感知、体验能力,提升国民审美品位,形成集体行为规范的自觉,才能不断提升民族文化产品、文化环境的品质,提升民族文化的品格,体现民族文化的先进性、影响力和感召力。

  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召开专题研究会议,提高和统一对国民感性教育的认识,确立感性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地位,把感性素质教育提到关乎国家文化建设发展大局的战略高度;文化相关部门和教育部门应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如学校和社会感性教育发展指导处,建立发展国民感性教育的长效机制,稳妥扎实推进国民感性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关部委成立下属事业编制的“国家美育中心”。美育是感性教育实施的主要途径和手段,但感性教育对于国民教育和美育而言都是新课题、新任务,只有成立相关的研究与实践机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实时进行学术研究、科学实践,才能建立和逐渐完善国民感性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

  (叶小钢 全国政协常委)


(编辑:晓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