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章申:“硬件”一流了,我们仍然任重道远

时间:2012年03月12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云菲

3月1日,被誉为我国公共博物馆中的“旗舰店”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经过一年试运行后正式宣告开放运营。面对这座将于今年7月迎来百年诞辰的“老店”,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在欣喜之余,还不忘肩负的历史使命,他说——

“硬件”一流了,我们仍然任重道远

  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强调“历史与艺术并重”,试运行一年以来,已开展陈列和展览40余个,数量之多、质量之好、品类之丰富皆前所未有。上图即为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试运行期间的部分陈列、展览海报。

  记者: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一年的试运行中,作为一馆之长,肯定有收获,也有忐忑,如今终于迎来了正式开馆的日子,您的心情一定很好吧。

  吕章申: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国家博物馆有了今天这样一个崭新的面貌,在世界大馆中有了一席之地。应该说,这是中华之崛起、中国软实力之提升的一个重要象征,引起了国人自豪、世界惊叹。国家博物馆新馆总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仅用了3年半时间就建成了,并非易事,其中的酸、甜、苦、辣味味俱全,故事也很多,是会载入史册的。这座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建筑质量优良,硬件设施达到世界一流,建筑风格追求与老馆协调一致,整体设计庄重、质朴、大气,功能分区合理,空间序列、立体造型和室内外装饰等,都具有中国文化元素和中国气派。去年3月1日建成开放后,试运行总体情况良好,至今已迎来观众400多万人次,其中有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外国总统、总理、议长等政要、贵宾,还有世界大博物馆的馆长,他们大都用“震撼”来形容参观后的感受。

  记得在2007年一次馆内会议上,我明确提出一个目标:争取在2012年7月国家博物馆建馆100周年的时候,把其初步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国家博物馆。当时有不少同志持怀疑态度,甚至有人认为是天方夜谭。因为那个时候新馆还八字没有一撇,大家有疑虑是自然的,但我一直信心十足。因为有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有文化部等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今天,在建馆100周年即将到来的时候,我们的目标初步实现了。但我也深深知道,“国内领先”较容易做到,真正达到“国际一流”还有很长的路程。“硬件”是一流了,而“软件”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不仅与国博人的素质有关,更与我们全体国民的素质有关。我们仍然任重而道远,必须继续持久地努力再努力。

  记者:您说过,有了宏伟的建筑,藏品的数量和质量不够,也不能称其为“国家”博物馆。现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文物藏品总量已经从约65万件扩充到120多万件,数量大大增加,品类更加丰富多样,这为展览和研究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吕章申:陈列和展览是国家博物馆开展业务活动、为公众服务的主要手段和形式,也是发挥其社会教育功能等社会效益的主要途径。如何建立有国家博物馆特色的展陈体系,如何将近7万平方米、48个展厅利用好,这是摆在国博人面前的一个新的历史性课题。

  从2007年开始,我们就进行了两个基本陈列的研讨论证。一个是中国古代通史,这是唯有国家博物馆才有条件承办的一个重要陈列,也是看家陈列。1959年首次推出的中国古代通史陈列大纲是以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来划分,以阶级斗争、农民起义为线索。今天的古代中国基本陈列该怎么搞法?我们先后分别召开了4次全国性的论证座谈会,请史学、考古学、博物馆学、艺术学等新老专家、学者共同研讨,最终决定,以反映古代中国文明为主线,以历史朝代来划分,用博物馆语言也就是主要用文物说话,以文物陈列来表现,而非以教科书的语言方式。去年5月底开始预展后,我们还广泛听取广大公众的意见,十几个省市的博物馆、文研所也给予大力支持,借到了一部分文物。

  另一个是复兴之路主题展陈,主要回顾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各阶层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辉历史,充分展示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通过陈列昭示人们: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该陈列受到广大公众的欢迎,参观者如潮,留言称赞者甚多。

  记者:试运行一年来,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已开展陈列和展览40余个,数量之多、质量之好、品类之丰富是前所未有的,而几乎在每一个展览开幕前,您都会特别强调“历史与艺术并重”,这是为什么?

  吕章申:过去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定位为历史性的博物馆,而国家博物馆的成立,就不应是单一的历史馆。因为艺术在历史长河中的亮丽是耀眼的,是不可或缺的。著名博物馆学专家苏东海先生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就提出要把艺术的缺失补上,后来我也谈到,国家博物馆应该是“无处不历史,无处不艺术,无处不学术”的最高殿堂。“历史与艺术并重”是国家博物馆新的发展定位。

  因此,除上述两个基本陈列之外,我们已陆续举办了若干个专题陈列:馆藏现代经典美术作品、古代青铜器艺术、古代佛造像艺术、古代瓷器艺术、古代玉器艺术、古代钱币艺术、古代书画艺术,明年还会陆续开展明清家具艺术、国际礼品展、水下考古成就展、蜡像艺术展等。今年举办4个国际展览,有德国“启蒙的艺术”、秘鲁“印加人的祖先”,还有法国、意大利的两个高档工艺美术品展览。今后若干年还要先后与英国、意大利、法国、美国、俄罗斯等国家的著名博物馆合作举办展览。国家博物馆新馆还设有地方展厅,每年展出一个地方博物馆的藏品,去年12月第一个推出的是新疆古代服饰展,今年还将推出西藏历史文物展。

  国家博物馆展陈体系的主要思路是在展陈组成上力求丰富多样,既要展示中华古代文明,又要展示近现代文明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还要展示世界文明成果。既有基本陈列、专题陈列,也有临时性展览;既有历史类展览,也有艺术类展览;既有本馆的藏品展览,也有与国内外合作的展览;既有侧重于学术的展览,也有配合时政的展览;既有反映传统艺术的展览,也有反映当代艺术成就的展览。我们计划将2/3的展厅用于基本陈列和专题陈列及国际展览,1/3的展厅接待临时展览。

  记者: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开放试运行的各项工作中,社会关注度较高的还有发挥其公共文化机构的龙头和引擎作用,您能谈谈“以人为本”的公众服务体系是如何建立的吗?

  吕章申:试运行以来,我们克服种种困难,边收尾、边调试、边开放。面对大量观众涌进新馆,在安全有序的前提下,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出各项公共服务内容,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提高为公众服务的水平,以提供文化服务为核心的新国博公众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我们尽可能创造条件,为观众提供快捷方便的门票预订服务。为方便观众参观,目前提供4种门票预订方式:团体观众电话预约,零散观众通过网站预约或短信预约,没有预约的观众也不拒之门外,随时提供现场实名制取票方式。针对不同观众构成,分别在西门北侧设立零散观众入口,西门南侧设立绿色通道,方便残疾人或高龄老人进入,西门中部设立国宾通道,专门为国务、外交活动使用,北门设立团体观众入口,集中安排团体观众进入。配备了专职讲解员和志愿讲解员,设有语言导览和手机导览,其中手机导览中文版和英文版可以提供500件展品20个小时的在线导览服务,以后会逐步增加。还推出工艺纪念品、出版物等文创产品和咖啡、茶座、自助餐等休闲服务项目,以满足各类观众的消费需求。

  此外,公共教育手段多样,内容丰富。“展览与学术并举”是国家博物馆重新开馆以来专业方面的一个亮点,全年共举办了32场学术讲座活动,包括4次中德“启蒙之对话”论坛、4次“国博讲堂”讲座,以及韩国国立博物馆交流学者的2次讲座等。特别是以服务青少年为核心的1500平方米观众体验区,青少年可以在美术、戏剧、音乐、影视、实验和制作6个方面进行娱乐体验活动,同时还组织高水平的讲座、论坛、对话等活动。为全面服务公众的需求,我们还将新闻发布、专题报道、网站、微博、舆情掌握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向公众提供更多的信息量,并了解公众的需求情况。总之,公众服务系统还在不断完善中,服务水平会一步步提高。


(编辑:晓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