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日本电影折射出的日本人的战争观

时间:2012年03月16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胡澎

  1945年日本战败后,日本人普遍对给亚洲诸国带来深重灾难也给日本带来满目疮痍的侵略战争充满了厌恶与憎恨,不少知识分子开始从人性的角度思考战争的性质,对这场不义的战争进行了无情的批判。从日本战败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国民意识和思潮中反战和平的思想一直占据主流地位。也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战后日本诞生了相当多反战题材的电影,掀开了日本电影史的新篇章。

  黑泽明导演的《我对青春无悔》和木下惠介导演的《二十四只眼睛》堪称两部优秀的反战影片。《我对青春无悔》公映于1946年,描写了一位京都帝国大学教授之女幸枝在1933-1946年期间的成长经历。当时的日本正处于军国主义浪潮最为高涨的时代,一切反战人士都会被扣上“非国民”的帽子,动辄被捕入狱。幸枝的爱人由于从事阻止日本走向战争的秘密活动,以间谍罪被逮捕,后惨死狱中。幸枝在丈夫死后来到农村的公婆家在经历了恶劣的生存环境和旁人的歧视和欺辱后,迎来了战争的结束。影片贯穿了黑泽明鲜明的反战与和平思想。《二十四只眼睛》公映于1954年,通过一位美丽的乡村女教师的经历,反映了日本1928年到1945年的动荡岁月。影片前半部抒情诗般描绘了美丽的濑户内海一个小岛上一位女老师和班上12名出身贫寒的孩子建立起亲密感情,后半部描绘了战争的到来不仅打乱了岛民们的生活,也改变了女老师和学生们的命运。战争结束后,当重返讲坛的女老师与学生们再度重逢时,原本12名学生被战争吞噬得只剩下了5人。演员细腻的表演、忧伤的音乐、跌宕的人生际遇让这部电影在半个世纪后的今天依旧有着强烈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这些反战影片着力描绘了战争带给日本人的痛苦和不幸,充满了日本人对本民族自我伤痛的悲悯,但对这场不义战争的谴责、对和平呼唤是这类电影共同的主题,也是亲历过战争的日本民众共同的心声。

  二战结束至今,日本人对这场战争普遍有一种强烈的受害意识。围绕战争,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反映了日本民族在战争期间遭受的痛苦,仅仅以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为背景的作品就多得数不胜数。2007年拍摄的日本电影《夕岚之街·樱之国》就是一部反映广岛原子弹爆炸后给当地民众带来深重灾难和痛苦题材的电影。这些关于战争的电影似乎都在诉说着:战争带给日本民众的痛苦,日本是战争的受害国。那么,是谁发动的战争?谁应对这场战争负有责任?被侵略一方的民众在战争中所遭受的痛苦呢?这些疑问在绝大多数电影中被有意识地回避了,还有一些电影甚至改写了日本作为战争加害者的身份。1998年美化日本甲级战犯东条英机、为侵略战争翻案的影片《自尊——命运的瞬间》的出现可以说是民族主义思潮在电影上的表现。该片耗资15亿日元,将双手沾满亚洲人民鲜血的东条英机塑造成一个爱好和平、为了自卫和把亚洲从西方殖民主义者手中解放出来而战、为了维护日本和天皇的尊严而主动承担战争责任的“英雄”。2005年年底又一部耗资15亿日元、描写二战中日军吨位最大、战斗力最强的“大和”号战舰的电影《男人的大和》公映,该片刻画了1945年4月“大和”号战舰被美军击沉时三千余名年轻士兵与战舰同归于尽的故事。电影制作人虽无意歌颂战争,但影片却从始至终弥漫着一种二战期间日本军人的强烈“赴死”精神,并在日本社会引发了“大和热”。

  战后60年来,不同的历史阶段,日本电影对那场侵略战争的描绘和叙述也是不同的。这与国际局势的变化和日本国内政治经济变化、国民情绪变化有着密切联系。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达以及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日本民族主义思潮日益高涨。进入90年代,日本经济长期不景气,政坛频繁更迭,贫富差距拉大,导致国民自信心的下降,大多数日本国民对国家前途深感迷惘,特别是面对中国经济的崛起,不少人心态失衡。日本国内充斥民族保守主义思潮,其突出表现在谋求大国地位、美化侵略战争并为其寻找借口以及政治上企图修改宪法第九条的“改宪逆流”上。在对待战争的态度上,当今的日本已完全不同于战后和平主义思潮占主流的时代,越来越多的日本人逐渐失去对历史独立思考和评价能力,任由一些右翼、右倾政治家和知识分子的观点所左右。

  战后60年来,日本战争题材电影的主题从反战、厌战、深刻反省战争责任逐渐过渡到片面强调日本民族作为战争受害者的身份,回避、弱化战争加害者身份,甚至歌颂战争罪犯、肆意篡改战争责任。近些年,中日关系中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历史摩擦也一次次证明了,战争虽结束了60多年,但日本人对那场给亚洲被侵略国家带来巨大灾害和苦痛的战争越来越缺少正确认识,追求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的日本距离与被侵略民族达成和解的目标已经越来越远。

  (胡澎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


(编辑:子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