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艺> 新闻眼

文化创意:一切皆有可能

时间:2012年05月14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王文革

  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体现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精神发展高度,还为物质文明、社会文明、政治文明提供强大的动力和支持。文化创新在当今显得尤为重要。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强国的目标任务,也是基于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和贡献而提出来的。建设文化强国没有文化创新是不可思议的。文化创意并非高不可及,生活中就伴随着各种文化创意。

文化创意:是发现,也是发明

  我们可以说,文化创意是一种“发现”。当一位小学生说“雪化了变成了春天”的时候,这是一种发现,是一种诗意的发现。这个发现,可以说是“无理而妙”、“反常合道”。发现就是看到平时或别人没有看到的东西。当然,像2007年发生的“周老虎”事件,就不是真正的“发现”。“周老虎”可以说是一个文化创意,但不是一个好的文化创意:用木头刻成虎爪在地上弄出虎的脚印,把一张老虎的年画放在林中,然后拍出虎照,发到网上,于是告诉人们“发现”了老虎。这个创意其实更应该称之为欺骗,是自欺欺人的行为。

  文化创意可以是一种“发明”。同样,这里的“发明”也是就其最广的意义而言的。有一个街头盲人乞丐很可怜,但来往的行人却对他视若无睹。一个很同情他的诗人想帮帮他,但诗人自己也身无分文,诗人便写了一句话放在乞丐身边。过往的行人看到这句话,便纷纷慷慨解囊。诗人这句胜似任何可怜祈求的话是:“春天已经来了,可我什么也看不见!”这个故事说明,诗人的创意将乞丐的命运与当下的环境联系起来,进而让乞丐的命运与行人的生活产生强烈的对比,从而打动每一位路过的行人。这个创意的文化性,就在于它能够动情。这位诗人“发明”的这句乞讨词,具有打动人心的作用。这“打动人心”的作用,就是诸多文化创意成果得以成功的根本原因。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诱之以利、娱之以乐,是文化创意产业运用的基本法则。这样的法则说起来简单,但“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真要创意起来,又似乎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在这里,我们有必要打破思维的束缚,让我们的心灵飞扬起来,让每一个人都成为创意者,让每天都成为创意之日。我们认为,文化创意的所谓“发明”,就是依据各种文化材料创造出本来没有的文化产品、文化成果。而这个“发明”,可以是一部鸿篇巨制,也可以是一个小品涂鸦,可以是多年劳作的结果,也可以是一时妙手偶得,可以是众人合作的作品,也可以是个人独自完成的成果。

  总之,凡能有新的文化发现或能创造新的文化成果的活动,都可谓之文化创意活动。这样的意识会促进人人是创新之人、天天是创新之日。

  文化创意:生活真需要

  文化创意是愿望的一种达成。真善美引领我们向更高的精神境界发展。求真、求善、求美是生活的需要。一定意义上,文化创意不仅体现着而且实现着求真、求善、求美的需要。看这篇关于扫地的文章《底层与美盲》:

在2006年秋到2007年春,我在日本早稻田大学访学,住在师生混合的宿舍里,会馆的园子里植有几株银杏树,深秋,树叶变成金黄色,煞是好看。到了年底,天气转寒,银杏树开始掉叶,西风一夜紧吹,园内一地落叶。上午下楼出门,看到了意外的一幕:会馆的清扫员大叔已经把那一地落叶慢慢地扫拢,移到那几颗银杏树下,让他们围抱住树根,覆盖在了砖头砌成的泥坛内的泥土上,泥坛有不同的几何图形,如此,无论近看远看还是俯瞰,那些镶嵌在泥坛中的落叶,自然形成一个个不同的金色几何图形,既化作了树的营养,又愉悦了眼睛,心情为之一振,内心不由地涌起一股感激。

  不知是不是受这篇文章的启发,近年来北京的许多银杏树下的路面在树叶飘落的季节也暂时没有清扫,保留了一地金黄,让居民们好不欣喜。从这个事例,我们可以看到,创意有时只是举手之劳,但却能产生极大的愉悦。这愉悦,就是人的一种精神需要。如果说愉悦是创意的一种效果的话,那么创意过程本身却能更深刻地实现我们的愿望,让我们的生命力得到有效展现。比如乔布斯的创意。乔布斯看来是一位极简主义者。如果说简单也是一种美的话,那么,乔布斯就是把简单发挥到极致的创意大师。他说:“简单比复杂更难,你必须努力让你的想法变得清晰明了,让它变得简单。但是,到最后,你会发现它值得你去做。因为一旦你做到了简单,你就能搬动大山。”就是本着这种信念,只有一个键的苹果手机问世了。乔布斯可以说是追求完美的典范。2007年,在距离iPhone发布前的6个星期,乔布斯做了一个重大设计改变:把屏幕由塑料改为玻璃。他认为,塑料容易产生划痕是设计上的缺陷。即便在当时改用玻璃屏幕几乎不可能,但在乔布斯的坚持下最后还是实现了。

  创意能够改变自己、改变他人、改变环境。人们往往具有改变生活现状的愿望,但没有改变的条件、勇气或智慧。这时,文化创意的贡献就在于用新的生活方式来满足人们的这种愿望。写文章要写出新意,玩耍要玩出新花样,旅游要看新景观,歌坛要看新面孔,电影要有新故事,玩具要有新玩意,等等,都要出新,都要不断适应人们的精神文化消费需要的变化,不断突破人们的审美疲劳,创造新鲜的审美消费对象,让人耳目一新。

文化创意:真的可以

  著名诗人及心灵导师一行法师曾说:“如果你是个诗人,你会清楚看到在这一张纸上飘着一朵云。没有云,就没有雨,没有雨,树无法成长,没有树,我们无法造纸。如果看得更深入,可以看到太阳、砍树的工人、他的爸爸、妈妈、面包的麦子。没有这一切,这一张纸无法存在。事实上,我们没办法指出任何一件不在这里的东西——时间、空间、地球、雨水、土中的矿物质、阳光、云、河、温度、人的心。一切在这一张纸中同时并存。所以可以说纸和云‘互为彼此’。我们不能单独存在,必须和万物‘互为彼此’。”纸与云经过这一番联系,也就有了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看来是实际存在的,并非诗人的一时臆想,只不过这样的关系被遮蔽、被掩盖了而已。

  事物有多种发展可能,世界的多样性为人们的创意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对于创意者来说,真可谓是“万物皆备于我”。做一个创意者并非梦想。台湾创意专家李欣频说:“我始终没把创意人当成职业,而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命哲学。创意若有目的,就是把每一天活得独特且精彩,如此而已。”此言甚是。创意不仅可行,而且也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但创意的获得还是需要付出努力的,而要获得好的创意并非易事。创意的过程可以借用王国维论述的人生三境界来说明。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经过一番求索、尝试,有一天忽然开窍,灵光一闪,发现了绝佳的创意方案,于是获得了一种惊喜。

(编辑:白伟)
会员服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