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丰厚的近现代音乐遗产——《马思聪全集》的编印前后

时间:2012年05月16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汪毓和

   汪毓和(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马思聪全集》主编)

  借中央音乐学院举办马思聪诞辰百年纪念系列活动之际,我谈谈参与《马思聪全集》编撰的体会和感想。

 一位全面多产的作曲家

  我国近代音乐前辈、中国小提琴演奏的杰出开拓者、著名作曲家的优秀代表、音乐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首任院长马思聪,出生于广东省海丰县的一个书香门第。他从小就在广州知名的教会学校——培正中学附小学习。他可以说是中国当时就在中西两种文化的培育中成长壮大的一员。在他11岁时,他就得到家庭的支持随其兄远赴法国学习小提琴的演奏。1929年他初步结束在闻名于世的巴黎音乐学院的学业,返回祖国,先后在香港、广州、上海、南京等地举办个人独奏会并获“中国神童”的赞誉。但年轻的马思聪当时并不满足于这些社会的表面赞誉,他对作为一个中国的演奏家找不到合适的中国小提琴作品而只能演奏西洋小提琴文献的现状深感不安。由此他下决心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克服这个难题,他于1930年第二次赴法留学,就是专门学习音乐理论与创作,用一年的时间,基本奠定了今后从事音乐创作的基础。为此他与他的同乡、培正中学的学长陈洪共同创办了私立广州音乐院,开始了自己一边演奏小提琴、一边从事繁重的音乐教学(音乐基础理论、推进法国的“视唱练耳”教学体系、小提琴和钢琴等)的生涯。经过六七年的认真实践和吸取中国民间音乐的丰富营养的经验,他于1937年在音乐创作上初步找到了将自己的创作牢固地建立在与中国民间音乐传统相结合的新路,写下了后来举世闻名的小提琴作品《绥远组曲》(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内蒙组曲》)和《第一小提琴回旋曲》。从此之后,他不仅完成了一系列优秀的、中国风格的小提琴作品,还是自己作品的首位演奏者,一步步为中国小提琴音乐的发展开创了一条康庄大道。与此同时,他还创作了许多抗日歌曲以及其他不同体裁的器乐作品(如室内重奏、交响音乐、协奏曲、艺术歌曲、大型合唱套曲、中国民歌改编曲等等)。通过不知疲倦的艺术实践,他不仅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为中国近代音乐的开拓,特别对交响音乐事业的创建、中国室内重奏的创建,以及对艺术歌曲和大型合唱套曲创作和钢琴创作的提高和推进等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还通过自己的实践加深了与轰轰烈烈的祖国民主革命事业的联系,并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爱戴和崇敬。

  马思聪在担任中央音乐学院院长后,始终坚守自己的责任和岗位,刻苦努力应对日益严重的“左”的形势的折磨。但在“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下,他无奈地离开了祖国,远居大洋彼岸的美国,过着闭门写作的晚年。在这整整20年间,他仍奋笔疾书地完成了许多大型小提琴创作、交响音乐、室内重奏、古诗词艺术歌曲,以及大型舞剧和大型歌剧等新作。他以自己的毕生努力,完成了他作为我国第一位全面多产的作曲家的职责,完成了永远为中国音乐事业创作的宏愿。1985年,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的重新审查,庄严地作出对“文革”时期强加于他身上种种不实之词予以全部推倒“平反”和认真落实的政策。从此,马思聪终于结束了自己一生坎坷的生涯。他的宝贵心血之作,终于逐步取得了社会的公认。1987年,他看到祖国进入了令人振奋的新的历史时期,经过长久等待和思考,正预备全家返回祖国的重要时刻,不幸逝世于美国费城一家医院的手术台上。

  《马思聪全集》出版的艰辛历程

  1988年,全国音乐界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在广州隆重地举办了对他的音乐创作的学术研讨活动,1990年在中央音乐学院正式成立了全国性学术团体“马思聪研究会”。在研究会第一次理事会上大家就提出:应尽快以筹备编印《马思聪全集》作为重要目标来推动今后开展各项工作的主线。经过整整12年的努力,在全体会员的热情响应和各级有关文艺行政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以及马思聪夫人逝世后马家决定将马思聪全部遗物捐献国家和广州艺术博物院正式建立专门的马思聪纪念馆后,编印《全集》的工作才真正列入研究会的首要议事日程。2002年该项工作又得到了中央音乐学院和广州市文化局双方领导的大力支持并在工作上作出具体的部署(人力、经费、任务以及工作的整体规划和实时进度等)。2003年对《全集》乐谱、图片、文字的收集、校阅、修订工作基本全部上马。这部分的工作难度主要是乐谱数量大大超出我们的预计,许多乐谱(包括各种手稿和已出版的印刷品)的辨识难度也大大超出我们实际工作人员的能力和水平,而且乐谱的数量所占比重达到了全部7卷9册的6卷8册,图文仅占1卷1册。

  2003年秋冬,我们将工作扩展,对其主要代表作进行更为繁重的音响录制的新工程。这是与乐谱、图文的编印出版相比具有更深更大社会意义的的一步,也是对所有表演艺术(如戏剧、舞蹈、戏曲、说唱等)品种不可或缺的一步。我们在进行这方面工作前,就尽可能找到过去的有关音响制品进行集体的重新审听,才决定基本上全部组织合适的表演者(团体或个人)重新录制,尽管这样做必然带来费用、时间、人力等诸多困难,但利用已经大大改进的录音条件却奠定了符合时代要求的基础,可以为今后的舞台表演和教学研究工作创造继续前进的一步。另外,组织实际的录音也能为《全集》的乐谱的编印增加全面校正的最有力的检验。

  从中我深深体会编印一位作曲家的《全集》,绝不能将它简单视作“作者手稿的原样照相翻版”。前者着重是为了提供广大音乐工作者学习和进一步搬上舞台进行不断的新的诠释,这才是让《全集》真正发挥其让后辈学习的“活的艺术品”永存于世的作用;而后者仅仅只是提供给少数研究者进行个人研究所用,它应属于供博物馆陈列或图书馆借阅的范畴。两者之间的效能不能等同。当然,客观情况要求我们必须在2007年年底前完工,分别在广州、北京举行《全集》首发式。因为,正是在那时,国家决定将留存在美国的马思聪夫妇的骨灰正式迁移回国,安葬立碑。而对《全集》的编印不得不压在最小的空间就遗憾地拿出来与世人见面。当然,现在看来当时作出这样的决定还有其合理的一面,因为就在次年(2008),马思聪的弟弟马思宏、妹妹马思荪也先后谢世。

  2009年由于马思聪之子马如龙正式迁居广州,带来了另一批有关马思聪的宝贵史料,加上在《全集》出版后又发现少量乐谱,我们以最快的速度又编印出版了1卷《乐谱图文的“补遗”卷》和两张CD的“补遗音响”,而到今年马思聪的唯一亲人马如龙也不幸地跟随他的父母、姐姐仙逝远去了。

  所以,今年我们隆重举办马思聪百年诞辰系列活动就以《全集》的出版为主题,大家共聚一堂,纪念这位毕其一生为祖国音乐事业作出伟大贡献的艺术大师,继承马思聪的遗业和爱国、爱人民的精神,共同推进我国音乐事业的健康发展!


(编辑:伟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