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是95%的心理学加5%的音乐”——第一届李德伦全国指挥比赛侧记

时间:2012年06月27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高艳鸽

  进入决赛的三名选手焦阳、景焕、李昊冉(自左至右)在比赛现场 任锡海 摄

  青岛音乐厅,第一届李德伦全国指挥比赛现场,著名指挥家郑小瑛很感慨,和她一起坐在评委席上的有著名指挥家李心草、俞峰等,他们是在1993年的全国首届指挥比赛中涌现出的优秀选手。“20年前,我们坐在评委席上评他们,现在他们坐在这里评更年轻的参赛选手。”郑小瑛说,“再过20年,这些选手会坐在评委席上,评更年轻的一代。这是件很美好的事情。”

  “美好”的同时依然是激烈的竞争。经过6月18日至23日历时6天的角逐,来自美国耶鲁大学音乐学院的焦阳和辛辛那提大学的景焕分别获第二、第三名,第一名空缺。评委张国勇解释,根据国际比赛惯例,评委会对冠军成绩设定了一个标准,如果达不到这个标准,就产生不了第一名,这既是对选手负责,也为今后继续举办这一赛事预留了向上发展的空间。

  寻找和乐队的契合点

  参加本次比赛的12名选手来自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柏林汉斯-艾斯勒音乐学院等高校。经过初赛、复赛和决赛环节,有人较早止步,有人冲到了最后。在比赛的间隙,记者采访了他们。

  每个选手在初赛上场时,都是和青岛交响乐团的第一次合作,这给他们带来了挑战,每个人都要尽快在现场调整自我去适应并指挥乐团。一个月前刚从上海音乐学院硕士毕业的陈涛,在下场后告诉记者自己调整的时间有点长了,“每个乐队都有自己的性格,开场我用了5到8分钟去适应他们的演奏习惯和音色比例。”这导致第一首曲目他没有在15分钟内排完,“差了一点点”。

  赛前做功课时,陈涛有意识地在网络上听了一下青岛交响乐团的演奏,了解他们的习惯和风格,“指挥要把乐队当做自己的亲人,要适应它,也不能强扭着让它必须跟着指挥的感觉走,要去找中间的契合点。”

  当年上本科时,陈涛原本是学作曲,因为觉得作曲很枯燥又非常难,后来通过考试转去学指挥。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开玩笑称宁愿当时继续学作曲,因为指挥太难了。“指挥这个行当就像考古,你解读的是别人的作品,要把自己幻化成这个作曲家,揣摩他创作这首曲子时的想法,而且不同的作品里还有很多神奇密码,是作曲家故意这样写的。”他说,“指挥就难在这一点,你必须去了解全世界的文化、文学、风俗,再用作曲的理论解读曲目,然后告诉乐队怎么做。”

  陈涛现在回到了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指挥专业任教。他告诉记者,参加比赛就是为了教学,“把我参加比赛的经验传授给学生,让他们参加比赛时尽量不走弯路。”

  “在指挥台上,太多因素随时都会发生,作为一个指挥会考虑专注于音乐还是自我,我选择专注于音乐,只有这样才能将注意力集中在和乐队交流以及探索音乐的可能性上。”复赛下场后,焦阳对记者说。一个月前,他刚从美国耶鲁大学音乐学院硕士毕业。在美国时,他听到一个著名指挥大师说过这样一句话:“指挥是95%的心理学加5%的音乐。”当时他就觉得,这个理论会是他学指挥的一个突破口。

  每个乐团都是独一无二的,指挥在此基础上再将自己独一无二的创作融入到那些百演不厌的经典作品中,在焦阳看来,这是做指挥最有意思的地方。他这样看待指挥的作用,“真的很重要,也不是那么重要,一个指挥更像是一个总协调总调度,当一切都在一个轨道上,你只需轻轻把握好那个度,很聪明地将其平衡好。”对于以后的打算,他计划去欧洲留学,耶鲁大学的求学经历让他探索到了自我的更多可能性。“学习音乐不像沿袭一种手艺,一定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所以他认为,和不同国家的不同音乐家交流才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编辑:伟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