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视野]日本推理教会了我们什么?

时间:2012年06月27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

制图/孙菁

采访者:李博(中国艺术报记者)

  受访者:褚盟(新星出版社“午夜文库”副主编、推理文学评论家)

  今天的日本,已经毫无疑问地成为世界推理小说的创作中心。岛田庄司、东野圭吾、宫部美雪、京极夏彦、道尾秀介等如雷贯耳的推理小说巨匠,正在前赴后继地筑造着日本推理的摩天大楼,他们创作的《占星术杀人魔法》《白夜行》《火车》《魍魉之匣》《鼠男》等经典作品,无论从思想深度、叙事技法、人物塑造,还是从悬念设置、诡计设定、逻辑推理方面看,都让国内的推理小说望尘莫及。殊不知在19世纪末,推理小说几乎在同样的时间传入了中日两国,而中国推理小说的先行者程小青自1911年开始创作的霍桑探案系列的水准甚至远远高于日本同期的推理作品。一百多年过去了,导致中国推理小说远远落后于日本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中国推理小说又该怎样奋起直追?本报记者带着一系列问题,采访了全国最大的推理文学出版平台“午夜文库”的副主编、推理文学评论家褚盟。

记者中国推理小说的出版在近几年进入了盛况空前的阶段,从数量、种类到销量、口碑都比过去大幅提升,您认为推理小说出版的繁荣对于国内推理的创作是否产生了积极影响?

 褚盟:大约从2008年开始,以新星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为代表的一些出版社开始从专业的角度进行系统的推理作品翻译、出版工作,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在有意地培育中国本土的推理文化,这肯定会对国内推理小说的创作起到积极作用——至少一大批有志于从事推理创作的年轻人可以阅读到大量高水平的国外推理作品。

  然而就提升国内推理创作的水准而言,四五年的时间还远远不够。日本优秀推理小说层出不穷的基础是日本的推理文化已经非常成熟,而我国的推理文化现在还处于萌芽阶段,我们尚需要更长的时间去消化、去培育,并且像日本那样尽可能地将国外推理文化与本土文化相结合,形成属于中国自己的推理文化体系。要知道,从美国人爱伦·坡创作第一部推理小说《莫格街凶杀案》到英国人柯南·道尔通过福尔摩斯系列将推理小说发扬光大,其间经过了整整46年;而日本本土推理的全面崛起,更要等到82年之后的1923年。这说明一个漫长的培育期是必不可少的。

记者那么您怎样看待目前国内推理小说创作的现状?

褚盟:抛开出版环境因素的制约不谈,中国创作者自身需要提高的方面还有很多。事实上,与其他类型小说相比,创作推理小说的技术含量更高,它不仅需要创作者具备一般小说必须的叙事推动、人物塑造等功力,还要求他们掌握法医学、物理学、化学、法学等相关的专业知识以及非常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日本的创作者相比,我国的推理小说作者在以上各个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距,这些差距反映到作品上,就是无论从思想内涵、人物塑造上看,还是从悬念设定、逻辑推理上看,国内的推理小说都比日本推理差了不止一个档次。

记者您认为这种全方位的差距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褚盟:创作推理小说首先需要的就是充沛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然而国内很多创作者最缺失的恰恰是这两种能力。我们向来重视培养孩子的模仿能力,却往往忽视培育孩子创造力的重要性,而创造能力的缺失,对于推理小说的创作而言是致命的。

  另外,国内创作者在自然科学和逻辑学方面的不足也是导致国产推理小说水准较低的重要原因。中国传统文化比较重视人文科学,讲究感悟,强调的就一种悟性。由于自然科学传统的长期缺失,国人的分析能力和逻辑观念普遍不强,这十分不利于推理小说的创作。

  我们只需阅读一下日本推理小说大师东野圭吾的《侦探伽利略》《变身》等作品,就会发现他拥有非常过硬的理工科背景,其作品中涉及到的自然科学知识多不胜数,从基础的物理学、化学一直到克隆技术和脑科学。再比如“妖怪推理”大师京极夏彦,他对于日本乃至全世界的妖怪文化的研究绝对达到了专家级别,而他创作的《姑获鸟之夏》《魍魉之匣》等推理小说则被称作妖怪文化的百科全书。我们有东野圭吾、京极夏彦这样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推理小说作家吗?答案显然是没有。国内的一些创作者竟然能想出“冰块沉入水池底部堵住排水口”这样的所谓“诡计”,这种连常识水平都达不到的作者,又怎么能写出优秀的推理小说?

 记者除了思维观念和知识积累等方面的不足,国内推理小说作者在创作观念上是否也存在问题?

褚盟:问题同样严重。国内的一些作者总是在强调自己的作品是高于一般小说的推理小说,他们认为自己的小说主打的是技术含量极高的诡计,因而对于人物塑造、情节推动等因素都表现出十分的不屑。这些作者其实忽略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那就是推理小说的前提是小说。

  任何优秀的推理小说除了要设计出异常精妙的诡计之外,更需要讲述一个引人入胜的精彩故事、塑造几个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举个例子,普通读者一般都会对宝、黛、钗以及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记忆犹新。同样的,《福尔摩斯探案集》中的60个案件你能记住几个?也许不会超过10个。但福尔摩斯和华生等人物的光彩形象却是你永难忘却的。

  从目前来看,国内的推理小说作者与市场越来越脱节,作者和读者之间越来越相互“鄙视”——创作者越不考虑读者,作品的水准就越差,读者就更不买单,长此以往,必然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还是那句话,只有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推理文化发展得越来越成熟,我们的推理创作才会日渐步入正轨。

 记者日本推理小说发展繁荣的经验能为我们提供怎样的借鉴?

褚盟:在日本,有志于成为职业推理作家的年轻人车载斗量,日本年轻创作者一般都具有这样一种心态:在藏龙卧虎的创作者中,自己不能脱颖而出是十分正常的,如果有朝一日自己真的出名了,那一定是上天的恩赐,自己必须得好好珍惜。而我们呢?国内很多年轻创作者都具有一种极强的投机心理和功利主义观念,他们会将艰苦的积累和磨练过程完全忽略掉,巴不得处女作就能达到《嫌疑人X的献身》那样的水准,继而平步青云、名利双收。这样的想法,显然是幼稚且不切实际的。

  此外,日本出版界对于作家的尊重程度之高也让我们感到汗颜。在日本,作家、漫画家等文化创意工作者的地位是高于出版商的,尤其是对于东野圭吾这样的大家而言,基本上是作家怎么安排,出版商就怎么执行。更让我们惊讶的是,日本的出版商非但不认为自己受到了压迫,反而以此为荣,认为尊重作家是日本出版业能够持续繁盛的重要保障。反观我们国内,一些出版商认为自己出了钱,就有权力对创作者呼来喝去,其结果就是即便出版商对于创作者的作品不够尊重、对市场的了解也并不准确,创作者仍必须选择屈从。

记者:推理小说在日本是典型的大众文学,但在中国却只能算是小众的宠儿——虽然有一批铁杆拥趸,社会影响力却十分有限。您认为在中国,推理小说怎样才能从小众走向大众?

褚盟:从目前来看,日本的推理小说已经超越了类型文学的束缚,达到了大众文学的层面,类型色彩浓厚的本格推理已经不再是日本推理创作的主流。日本的创作者、出版者和读者在近些年中齐心协力所做的一件事,就是逐渐消除所谓推理的概念,将日本推理小说的外延不断扩大。特别是东野圭吾,他早期也创作过很多《放学后》这样的本格推理小说,但经过十几年的摔打和磨砺,他相继写出《恶意》《白夜行》《嫌疑人X的献身》等社会派推理佳作,也逐渐确立了推理小说大师的地位。

  反观中国,我们的推理小说作为一种类型文学尚未达到成熟,更遑论将它提升到大众文学的层面。由于国内的推理文化尚未形成,很多创作者和读者的观念还比较狭隘,大多数读者对于推理小说的定义还停留在福尔摩斯和波洛的阶段,对于那些带有一定社会意义的作品,他们一概不承认是推理小说。

  为了国产推理小说能够更加健康地发展,国内的创作者、出版者和读者的包容性都应该更强一些。想当年,日本推理小说的鼻祖江户川乱步就将自己的作品定义为“五花八门的带有奇异味道的小说”,当时日本的读者非常宽容,并没有因为江户川乱步的某些作品不像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而粗暴地予以排斥。正是在那样一种宽容的环境下,通过江户川乱步、横沟正史以及之后的松本清张、森村诚一、岛田庄司、东野圭吾等作家的不断探求和摸索,日本推理小说才逐渐找到了一条真正适合本土的创作之路,并一直繁盛至今。个中经验,值得我们深思。


(编辑:伟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