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视野]青春,在大山深处绽放

时间:2012年06月27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

1999年,从厦门大学派出首批志愿者远赴宁夏、甘肃、西藏等西部省区送教扶贫,迄今已有13年,共有一百余名厦大学子相继完成接力支教任务,在遥远贫瘠的土地上播下希望的种子。在第13届支教队即将圆满完成使命,从宁夏西海固返回校园之际,本文刊登出自多位本届及往届支教队员之手的文字、图片,以此留住他们永远不曾远去的青春。 ——编者

草垛上的回眸一笑

马奇、李渊昌、张鑫、李勇,这是关桥中学初一(3)班的四个孩子停电上晚自修的情景。摇曳的灯光映着渴望的眼神,我们似乎可以洞悉他们的内心,单纯、质朴,充满希望。

  角落的梦想

  □ 赵珺

厦门大学西部支教队员宣誓仪式

  我来到,这个叫宁夏海原的县城,走着往届支教队员走过的路,体会着自己从未体会过的感受。坐在来海原的车上时,看着深深浅浅的沟壑,脑海中竟然浮出大地的肤色这个词语。这里的黄土地实在是荒凉的太干净了,干净的不加装饰;这里有着湛蓝的天空和满天的繁星;这里有着淳朴的人和可爱的学生;海原县就像一个未曾见过世面的孩子,躲在层层大山后面的角落,等着我来……

  经过两个月的生活,已经没有了初来乍到的新奇,投入支教工作后,对于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翻看厚厚的贫困生登记表,一个月975块钱的生活补贴,对于我,远远不够,可是对于这里有的家庭,却是一个月5口人的生活费。是我太“奢侈”,还是这里太贫困了……

  有的时候,有些东西,不去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体会不到它的存在。来这里之前,早就听说了这里的贫穷与落后,却没想到,在我以为做好心理准备以后,还是被真真切切无言的打击了一把。上个礼拜去贾塘乡家访,走访了4名孩子的家,都住在黄土高坡上,家里可以用一贫如洗来形容,没有什么昂贵的家电,墙上却贴着许多奖状。有时候感慨,自己真的不如这里的孩子,他们无法选择出生,难道因此就要承受着贫穷与落后。黄土路很不好走,坡上我遇到了一个十分可爱的5岁的小女孩,走路还有点跌跌撞撞,我想去牵她,她害羞着要自己走。她的父母都出门打工,留下她和两个哥哥,一个姐姐,听说这里的父母出门打工五年,回来修一间房子,再出门打工五年,回来装修一下房子。因此留守儿童的问题在这里比比皆是,他们可爱但更为可怜。一路我一直在回头,担心这个5岁的小姑娘的路是否真的如她所说走的安稳。虽然也曾在县城做过家访,但是乡下的家访,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望无际的黄土,没有房子,没有公路,而我们就如简单浮动的音符。我不曾走过如此长的路,而这却是那里的孩子每天求学的必经之路。以前听说山里的孩子上学多的要走两个半小时的路,我觉得不可思议,不过当我真切的踏上这条路后,我开始相信,大山的角落里真的有这样的孩子,怀揣着各种各样的梦想,每天朝着外面的方向,不停地走着。

关桥中学今昔:关桥中学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关桥乡,是一个乡级初中,始建于1973年,后来这里成为了厦门大学支教点,这所学校也成为了海原县乡级中学中的佼佼者。在多方资助下,学校先后建成新教学楼,新宿舍楼,新操场,为西海固,这个全世界闻名的贫困山区的孩子插上了梦飞翔的翅膀。

  带我们来的孩子脚有些残疾,路上不经意间看见他扭了脚,跟没事一样带着我们一直走,我问他是不是经常扭到,他说习惯了。虽然脚有残疾,但是走得比我还快,默默的让出不宽稍微平整的土路给我们走,自己走边上的坡坡。一路上我们聊到他的梦想,他说他只想走出大山,做自己想做的事。我们问他如果有机会,愿意不愿意也当一名支教志愿者,他说他愿意,去哪都行,再苦也愿意时。我真心的相信了他,不是因为我们本身作为支教队员带给他的影响,而是我相信他既然能走出大山,就比其他的人拥有更坚毅的性格,更能吃苦的精神,而这些,是我应该要向他学习的。一路上,脸上被冻得冰冷冰冷的,心却很温暖。

  支教海原——正在继续的日子

  □ 陈敬德

勤奋

微笑

  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诗云:“我本可以容忍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对于这里不谙世事的小孩来说,生活却原本那样,毫无光彩可言,他们躺在父辈的窠臼里,不知道人生可以精彩,连一枕黄粱的梦亦未曾见过,也许真的并未曾感到痛苦。现在,我们来了,给他们带来了梦。他们终于学会告诉自己的父母:“知识改变命运”。

  还是让我先介绍一下自己:我是团中央第五届研究生支教团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队的队长,也是一个刚入门影友。我支教的地区是曾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确定为全球“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素有中国“贫穷之冠”之称的宁夏回族自治区西海固地区的海原县。

  在宁夏支教的这些日子里,我的心灵是极其脆弱的,我常常被孩子们一个又一个很简单的行为打动着,同时也为他们的未来担心,他们那么渴望拥有继续求学的机会,但是他们当中真正能够升入高中继续学习的人其实为数不多。西海固地区这一片干涸贫瘠的大地,多少人在为生计奔忙,他们辛劳的身影,寄托着无数孩子渴望读书的梦,但多少梦能够成真呢?

  西海固贫困山区的孩子为了节省铅笔和纸,常常在地上练习写生字。经历了多年教育扶贫和社会各界的强力支持,宁夏西海固实现了普及初等义务教育,但因穷根太深,这里“苦读娃”的求学路依旧艰难。西海固地区十年九旱,山大沟深,村民生活贫困,且居住分散,大多数孩子上学都要走很远的路,且学习条件差,生活负担沉重,“苦读娃”求学仍十分艰辛。

西海固的大部分孩子在整个童年期几乎是没有什么玩具的。滚滚轮胎,就是他们最大的乐趣。

  西海固的大部分孩子在整个童年期几乎是没有什么玩具的。他们没有玩具小汽车,没有玩具冲锋枪,没有布绒玩具,似乎也不是什么太大的遗憾,因为在他们小小的年纪里,早已打下了生活的烙印,他们将会比谁都更早地参加劳动和做家务。滚滚轮胎,就是他们最大的乐趣。

  本文摄影 陈敬德 王翊亮


(编辑:孙育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