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现代性发展:“一句话,本不能丢!”——专访中国古代戏曲学会常务副会长、南戏研究专家俞为民

时间:2012年07月18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王新荣

必须创作出剧情丰富曲折、故事性强的剧本,以故事为主,将昆曲所具有的优美唱腔与精美的表演程式和迭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交融在一起,昆曲才能得以持续发展。

 青春版《牡丹亭》在青年学生中引发了昆曲热

  让传统剧目所表现的内容和今天的观众审美趣味产生共鸣与对接,这是昆曲现代性发展的主要问题。

  对于昆曲的继承与发展,目前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昆曲只能也只需继承,不需要创新与发展,保持昆曲的“原汁原味”即可。也有人则主张在继承的基础上,对昆曲加以创新,以适应现代观众的审美情趣。随着昆曲走向更为广阔的国际化舞台,在日前于苏州召开的第六届昆曲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两种意见的论争变得更为激烈。近日记者就该话题采访了中国古代戏曲学会常务副会长、南戏研究专家俞为民。他表示,昆曲发展离不开创新,但创新并不代表舍弃昆曲的本质,“一句话,本不能丢!”

记者:昆曲作为一门传统艺术,其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内容与形式的双重创新,而就内容创新方面来说,其中的关键是什么?

俞为民:昆曲内容上的创新,主要应落实在昆曲剧目的建设上,创作出具有时代气息、为今天的观众所喜闻乐见的昆曲剧本,这是延续昆曲舞台生命力的关键。作为中国传统戏曲的一种的昆曲,其本义应是演故事,如果仅仅依靠“唱、念、做、打”等表演技巧来延续昆曲的舞台生命,则恐怕是缘木求鱼,难以达到。重舞台,轻剧本,舞台上只有演员的唱、念、做、打,而故事与人物只是这些表演技巧的载体,这样的表演,只能吸引一小部分老观众,而不能吸引大众。如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虽被一些曲律家指斥为违腔迕律,非场上之曲,但《牡丹亭》却能在昆曲舞台上久演不衰,而像沈璟自称是依腔合律、专为登场而作的剧作,却多如昙花一现。

  我们今天所面对的大多是对昆曲接触不多的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他们虽然在刚接触昆曲时能够对其优美的唱腔与表演程式产生好奇心,但因为缺乏这方面的素养,这种好奇心必然难以持久,因此,必须创作出剧情丰富曲折、故事性强的剧本,以故事为主,将昆曲所具有的优美唱腔与精美的表演程式和迭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交融在一起,从而能使他们对昆曲的好奇心得以持久,昆曲才能得以持续发展。因此,剧本创作是昆曲现代性发展的重要方面。

 记者既然昆曲的现代性发展中剧本创作是重要一环,那么时下在昆曲剧目建设方面都有哪些可行的手段,又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俞为民:昆曲剧目建设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传统剧目的整理改编,在原有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中,融入现代性因素;一是新创剧目,包括新编历史剧与新编现代戏。

  由于昆曲在表现形式上重抒情写意,节奏舒缓,适合表现历史题材,故传统剧目仍是昆曲剧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待昆曲的传统剧目,我们既不能一条腿走路,光演“老戏”,但也不能完全否定昆曲传统剧目的现实意义。有人以为创新和融入现代性因素,就必须新创现代剧目,表现现代生活,传统剧目只能是继承,而不是创新。其实昆曲的现代性发展虽然在题材内容上要与时俱进,表现新时代的社会现实,但不能以时间概念上的新与旧、古与今来衡量一部剧作的价值与意义。关键是怎样才能让传统剧目所表现的内容和今天的观众审美趣味产生共鸣与对接,这是昆曲现代性发展的主要问题。


(编辑:伟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