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艺术≠本土艺术

时间:2012年07月20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黄永健

所谓外来理论的“本土化”的说法,此处的“本土化”实际上是“中国化”、“民族化”,我们认为将中国作为本土单位是不恰当的,同样将“地方艺术”(地域艺术)等同于“本土艺术”也是不恰当的。

宁夏海原县海城,两位回族妇女在弹口弦。口弦是一种民间小乐器,回族妇女们在长期生活中创造了“廊檐滴水”、“珍珠倒卷帘”等许多优美的曲调。口弦或一人独弹,或几人合奏,虽有固定曲目,但弹奏者多是即兴发挥,借景抒情。(图文选自杨继国散文摄影集《走进西海固》)

  随着人类对于当代文化单一化、文化霸权主义、后殖民主义等文化现象的反思,各民族国家和本土社群都对本民族、本地方和本土的文化遗产给予了深切的关注。而对于全球化所引起“地方化”(Localization)与“本土化”(Indigenization)这一组貌似相近的概念,我们需要进行更明晰的辨析,才有助于有的放矢地使得各民族、各地区、各乡土的价值体系、文化个性得到更有效的保护和发扬。一般认为,所谓地方化,即是以地方文化来化合融和西方文化。它有两个行为主体,一是西方文化本身,西方人主动将自己的文化加以“地方化”,但不会改变西方文化;一是非西方文化,非西方世界主动将西方文化加以“地方化”并改变西方文化。“地方”(地域)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同时也是一个文化概念,地域除了自然的、空间的意义之外,还具有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意义,对于地方(地域)而言,“自然地理或自然经济之类可能是其最外在最表层的东西,再深一层的是风俗习惯、礼仪制度等,而处于核心的、深层(内在)的则是心理、价值观念”。因此地方这一概念小可至一县、一乡、一村,大可至跨越省界、国界的族群、跨族群的生存空间范围。例如我国桂北与湘南可以被界定为一个地方性的文化单位,两地艺术接触频繁,湖南的祁阳戏与桂北民间歌舞乐融合后,孕育出新的戏种。新疆地域辽阔,是一个地方单位;摩梭人聚居地限于泸沽湖一带,地域有限,也是一个地方单位;中国幅员辽阔,相对于整个亚洲来说是一个地方单位;亚洲相对于欧洲、美洲来说也是一个地方单位。所以,应当看到“地方文化”相对于“民族文化”和“国家文化”来说,具有一定的非意识形态或泛意识形态特征,它与“民族文化”或“国家文化”的强烈的意识形态取向形成鲜明的对比,而意识形态取向不利于当代文化对话和全球文明共建,所以有当代学者建议用“地域意识”取代“民族意识”,以“地域文化”、“地域艺术”或“本土文化”、“本土艺术”取代“民族文化”、“民族艺术”。

  所以,从这一角度来看本土化,应将这一过程视为以本土文化来化合融和西方文化甚至当地的主流文化。它也有两个行为主体,一是西方文化和当地主流文化本身,西方文化或当地主流文化主动将自己的文化加以“本土化”,但不会改变自身的本质属性;一是少数民族族群(包括现代的原始部落)主动将西方文化和当地的主流文化加以“本土化”并改变外来的强势文化。如广西的壮、瑶、苗、侗、彝、水、仡佬各民族,以他们的本土文化(族群文化、乡土文化、边疆文化、原始文化)来融和甚至消解外来的西方文化和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


(编辑:伟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