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可乐爆米花,影院还能卖什么?——国内电影院对多种经营模式的探索

时间:2012年07月20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高艳鸽

  ◎ 影院这个行业最大的问题就是大家都抱着做电影的态度来做影院,却忘记了这是个典型的小额零售业,最关键的其实是消费心理,尤其是非理性的消费心理。

  ◎ 未来当影院越开越多竞争日趋激烈后,影院之间拼的就是服务。谁的服务更周到、更便民、更亲民,谁就会掌握未来。

  ◎ 影院开展多种经营的业态,应该围绕电影文化做,突出自己的特点,而不能什么都做,否则看似在短期内会有些利润,但长远来看会把品牌做杂,品牌形象就模糊了。

  ◎ 也许不用做多种经营模式,不一定要把其他收入增加那么多,而是把电影院做到极致就行。如果商业地产把影院房租降低,影院人力成本再降下去,那影院的收入就是票房加可乐和爆米花,也未尝不可。

当更多好玩的、价格适中的商品出现在电影院,观众的消费习惯就会慢慢被培养起来。
星美集团、时代今典集团供图

  时代今典影院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舒昊刚得到一个消息:四五年前,今典在湖南的娄底市开设了一家五星级影院,如今进驻这个城市的第四家影院即将开业,而这个地级市的人口仅二三十万。这是无数影院从业者的忧虑:当更多的影院在全国遍地开花,竞争日趋激烈,单个影院票房普遍下降。

  几年前,海航活力影业投资(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国伟有次到香港去,听到了香港影院从业者的羡慕:“内地电影人很幸福,制片发行能赚钱,影院也能赚钱。”其时香港的影院因为房租过高已不怎么赚钱。如今内地的电影院也面临了同样的问题。与此同时,团购这种消费方式的到来,也让影院的很多营销失去了原有的魅力。“当团购绑架了电影院,电影院还有什么营销可言?”陈国伟对记者说,“影院已经到了思考盈利模式的时刻了,重新构架商业模式,是现在的电影院必须面临的问题。”

  在美国,影院的票房收入和零售收入能分别占50%。这是一个被中国电影人经常引用的数字,在中国,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景,以此为参照和目标,在零售收入仅能占到票房收入10%到15%的中国影院,意味着还有将近40%的空间。这听起来很大,但是对于中国影院来说,如何开拓这部分的盈利空间,探索多种经营模式,在票房收入之外开展其他经营业态,几乎没有现成的路可以走。为此,本报记者走访了北京几家影院并采访了数位影院经营者,以期窥探这些影院在多种经营模式上的探索。他们取得了哪些经验?在当前中国的电影市场环境中,他们又会面临哪些问题?


(编辑:刘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