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关注]遏制收视率造假之风

时间:2012年08月10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丁薇

收视率造假,是谁在浮夸? 海春 绘

[记者调查]

收视率统计之现状

现状一:收视率买卖公开化

  有关收视率造假的情况早就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特别是在2010年《人民日报》连续刊文曝光收视率买卖内幕后上升为社会话题,之后多家媒体对各地类似的事件进行了曝光,央视-索福瑞还专门以“维护收视率数据安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为题召开研讨会。令人始料未及的是,收视率造假并没有因为媒体的关注、自我的反省而偃旗息鼓,反而愈演愈烈,也更加明目张胆。

  日前,某电视剧出品人王建锋在微博上爆料只要花5000万某公司就可以将30集电视剧的收视率冲到全国前十。随后还向媒体公布了该公司的长达十页的合同内容。对于收视率提高的程度相对应的付费情况,明码标价,令人瞠目。之所以收到这样的合同,是因为该电视剧正在某地方卫视播出,为了让王建锋相信瞬间修改收视率的真实性,该公司还承诺免费赠送两日的收视率,并在一天之内左右其高低。此消息一出,收视率造假又一次被舆论推到了风口浪尖,并在业界引起轩然大波。对此,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著名文艺评论家曾庆瑞痛批:当前收视率造假到花5000万可以买数据是整个中国电视艺术事业和电视文化产业的一个耻辱!

  收视率本是个舶来品,上世纪80年代中期才从西方国家引进国内,当时国内有两家调查机构,分别是索福瑞和尼尔森。收视率引发的质疑早在引进之初就露出端倪。据记者了解,上世纪90年代曾经闹过一个笑话。索福瑞、尼尔森两家公司对北京的受众进行调查,推出北京十大知名导演排名顺序。当时索福瑞调查结果是电视剧《红楼梦》的导演王扶林排第一位,而尼尔森的调查结果显示王扶林排最后一位。这就是利益左右的结果。但这并没有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才一直演变到现在的程度。收视率造假已从21世纪初期贿赂收买样本户的小打小闹上升到了如今的公然造假数据,事态已经恶化到有关方面非重视不可的程度。因此人们呼吁应该下决心加以整顿,不能掉以轻心,不能放任自流,不能放任不管!

现状二:收视率数据样本户选点不科学

  央视-索福瑞是在1997年12月4日由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与法国索福瑞公司合作成立的。2008年9月WPP集团在境外完成了对央视-索福瑞的外方母公司法国索福瑞集团的收购,在中国大陆,WPP旗下就有尼尔森和央视-索福瑞两家做收视率调查的公司,后来经过一系列运作,2009年初尼尔森退出中国市场。从此央视-索福瑞统揽全局,且各地卫视均被要求采用央视-索福瑞的统计数据,并为此付费。据业内人士透露,仅这一项的收入每年就能拿到20多亿。

  对于收视率调查的程序,取样等环节,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曾多次公开质疑央视-索福瑞收视率调查的科学性。他认为收视数据的来源即样本户的选点就很不科学,并为此专门进行了调查。收视率传到中国之后,也是按照西方的统计习惯,为了方便西方政要的竞选,采样选点均集中在人口居住密集的地方,但这并不符合中国的国情。据仲呈祥调查,至少在以下三类观众群中,没有样本户。第一是全国政协中的文艺委员。全国政协会上仲呈祥曾对央视-索福瑞的抽样办法进行了介绍,而当时在座的文艺委员中无一被采样。第二是学校。他曾经在一次全国大学生文艺汇演上,问过180多位主管大学艺术教育的领导,按说,他们是最了解大学生审美需求的,据他们的说法是,学校里没有一处被采样。第三是军队。去年,全军组织电视剧金星奖评奖,电视剧《兵峰》在部队播出效果非常好,十分鼓舞士气。但据有关方面人士的说法,该片的收视率很低。而央视-索福瑞是把数百万解放军指战员排除在收视率统计之外的。仲呈祥说,现在的样本户不到一万个,以此来判断13亿人的收视情况是值得商榷的。于是仲呈祥质疑,这唯一 一家收视率调查公司的数值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了最广泛的人民群众?对于这样不科学的统计需要我们正视。

现状三:收视率与广告收入直接挂钩

  “收视率是万恶之源!”是因电视节目《实话实说》走红荧屏的主持人崔永元的一句名言。这其中包含了多少电视人心中的苦楚。2000年前后,一批优秀电视节目因为收视率末位淘汰被请出了电视荧屏。收视率背后隐藏着多大的利益链条?据业内人士透露,收视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千万甚至上亿的广告收入,所以对于电视台来说这是重要的盈利标准。以电视剧为例,电视剧的出品方把电视剧卖给电视台,电视台付的费用来自广告商付给电视台的播出费,而播出费当然是来自广大消费者也就是观众对产品的购买。在这样一个利益链条上,收视率是生死攸关的重要数据。而且付给出品方的费用也要由收视率数据决定,据了解,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的电视剧,如果收视率低于4.8就要扣掉一部分原本要给出品方的钱,如果高于4.8还会在金额上奖励出品方。收视率的重要程度可想而知,对于为什么会有公司专门做收视率的生意,也就可以理解了。由此看“万恶之源”的说法也并不夸张。收视率,在电视界到底应该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如何利用这把双刃剑,从而杜绝收视率造假的问题,应当引起有关部门注意。


(编辑:路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