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少女作家”当主编,有木有?

时间:2012年08月20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词穹 煜凡

前不久,《新周刊》主编封新城的一条微博“祝贺蒋方舟同学大学毕业,同时,祝贺蒋方舟同志就任《新周刊》杂志副主编”,把23岁的蒋方舟推到了舆论的焦点,也将大众对这位4年前被清华自主招生降分录取的“美少女作家”久有的质疑重新温热。有人将蒋方舟的履新比喻为杂技中的“顶缸”、“走钢丝”,甚至打假斗士方舟子也开始对其强力发难。乳臭未干的黄毛丫头何以堪此重任?被人们称之为“羡慕嫉妒恨”等多种情绪毕现,“噱头”、“炒作”、“广告效益”等各类观点纷纭,谁是?谁非?

可堪重负? 吴之如

是杀鸡取卵,也是揠苗助长

  □ 词穹

  近期,北大未名BBS上一则帖子引起社会关注,写一北大硕士,今年毕业,找到一份起薪8000元/月的工作,结果遭到父亲的恶语相向,说他丢脸。七八月份正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的毕业生入职季节。另一则消息也引起波澜,那就是清华本科毕业生蒋方舟一毕业就被某杂志聘为副主编。蒋方舟是知名才女,不到23岁,该杂志此举引众人侧目。在众多粉丝和围观群众的意见中,祝福占据一大部分,提出质疑或批评的则被指责为有嫉妒之嫌。笔者无意冒犯,仅就本科毕业即担重任做两点分析。

  该杂志聘任蒋方舟,大概看中的是她在年轻人中的知名度,以此来提升刊物在年轻人中的影响力。当年清华大学为同样目的不惜大幅度降分将其录取,即是前车之鉴。倘若说聘任并不为过,给予高职就令人匪夷所思了。该杂志执行主编封新城说:“我们赚了。”赚了什么?一时的眼球和关注度是有了,至于蒋副主编的价值是否可以满足杂志的未来发展,则是不可预知的。不过,对于一本市场化的杂志而言,这本也是周瑜打黄盖。在尚不成熟的市场化环境中,人们的心态往往更易急功近利,行动上更愿意兵出险招,为了想要达到的目标和结果,过程和手段是大大被忽略了的。这不由令人想起另一桩近来在文学界引起轰动的事件,即知名文学刊物《大家》因一刊两号办理论版收取版面费被有关部门责令停刊整顿。实际上,收取版面费的杂志并非只有此一家,而是已经几乎成为整个行业的明规则。诸如此类的弊端还有很多。留住蒋方舟,该杂志或许是想押宝,但一本杂志更合适的发展路径应该是做好文章,出新思想,而不是沽名钓誉搞噱头,而押宝则更无异于杀鸡取卵,在其对职责一无所知时先给马儿套上了鞍,过于心切。这样的现象若再多一些,无疑有违市场化的公平原则,带来不良风气。要知道,“反对特权利益”,这也正是蒋方舟自己曾说过的。

  有人说蒋方舟在该杂志社实习四年、主笔两年,做个副主编并不为过。这大概是不熟悉杂志的工作流程和构架的。蒋同学四年要完成学业要写作要恋爱要生活,真正去杂志社干活儿的时间应该不会很多,况且主笔更要求的是文字功底,如果继续做主笔并在杂志社多加锻炼也是不错的。而副主编属于管理高层,负责宏观的选题策划及审稿定稿等,需要很强的专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这并不是简单的论资排辈的事儿,也已远远超过了提笔写文章的范围。让一个还未学会刀枪棍棒的孩子领兵打仗上战场,输掉的也许会是整场战役。蒋方舟是“80后”,这不由让人想起同样是“80后”的韩寒、张悦然各自主编的杂志在青少年市场上大热,他们可以做主编,蒋方舟为什么不能?韩寒、张悦然已近而立之年,与1989年出生的蒋方舟已经不是同一代人了,这暂且不说,聘任蒋方舟的杂志的口号是“中国最新锐的时事生活周刊”,——这与青春文学也已完全不同了。青春文学的受众主要是初高中生,文章有文采有故事就好,而该杂志面对的是整个社会、不同阶层、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如何保证初出茅庐者引领社会思想潮流呢?要对时事生活有最新锐的准确把握,远非刚刚离开校园保护屏的青年可以做到的。

  “当这个副主编,我心里也没有底,不知道能不能胜任。”蒋方舟是诚实的,只是对于她的未来发展与个人成长来说,不经历从基础做起摸爬滚打的阶段,未必是好事,看似省去一段辛苦,其实也或许是一场重新上演的揠苗助长。无论如何,祝福她。

能否拿出耐性,去仔细聆听一种“声音”

  □ 煜凡

  大学本科毕业,23岁的小女生“空降”为《新周刊》杂志副主编,这一石便可击起千层浪;而在此之前,豆蔻年华就顶着“美少女作家”光环,已经让人嘘声不止,4年前又被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直降60分录取更是质疑不断,后浪推前浪,足以把主角蒋方舟拍在舆论的沙滩上。

  在浩浩荡荡的毕业大军饱受求职无门的折磨,在无数捏着硕士博士文凭的高材生依然就业无路之时,这样的消息几乎有理由让人们恼火;在论资排辈,“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依然几乎是人们观念中根深蒂固的职场潜规则时,这样的消息也足够让太多人心生愤懑,正如有网友直呼,“这让那些十几二十年兢兢业业工作还只是个编辑的人情何以堪?”在这个倒处是噱头,遍地有炒作,崇尚眼球经济的时代,这样的消息注定会落人口实。

  谈及于此,笔者想到了最近一路飘红的大型励志专业音乐评论节目《中国好声音》火爆之后,对参赛选手接踵而来的一系列质疑和争议。该节目通过导师盲听盲选,屏蔽掉了相貌、学识、出身等所有选手身上可能有的附加因素,让纯粹的声音和真正的音乐成为赢得导师青睐的唯一理由。而背对选手的导师转身的那一刻也成了选手命运华丽转身的瞬间。这一切也许恰如一个隐喻,一个对整个社会普遍存在的某些公众心理与信任危机的隐喻——我们能不能剥落一切附加的可能,拿出耐性去仔细聆听一种声音,我们能否守护好诸如声音这样纯粹的质的东西,让命运为我们转身,而不是去愤愤不平别人怎么可以仅凭一首歌让命运垂青,因此一定要找到对其质疑的理由。也许,当我们了解到节目中重新附加在选手身上的诸如家庭环境、成长经历等所有可能让公众质疑的东西,都发生于标志着导师对其认可的“转身”之后与选手的语言交流,所有无端的质疑难免显得有些卑微。

  回到我们的话题。垂髫之年便声名鹊起的荆楚才女蒋方舟,用过人才学与超人的潜质成就自己年少的精彩。7岁开始写作,9岁完成散文集《打开天窗》,11岁出版长篇小说《正在发育》,12岁出版长篇小说《青春前期》《都往我这儿看》,同年位居多家报刊的专栏作家,15岁斩获“中国少年作家杯”一等奖,16岁当选为中国少年作家协会主席,17岁、18岁先后出版了长篇小说《骑彩虹者》和《第一女生》,19岁考入清华大学,同时任《新周刊》特约记者,两年后升职为杂志主笔……长长的履历、厚厚的成绩单,似无言的“声音”召唤机会一次次眷顾。

  一路的辉煌,似乎也一路为大众铺就了一张情感与信任的试纸。没有耐心做线状了解的公众似乎只将兴趣聚焦于“美少女作家”、清华降分录取、入主《新周刊》等主人公不同人生阶梯的点状质疑。

  从尼采宣布“上帝死了”,到鲁迅呐喊“打破这吃人的宴席”,怀疑、批判、否定的精神是我们思想解放渴望开放、自由、民主的精神标识。而处于如今转型中的多元社会,这种精神的延续是理性与健康社会发展的根本依托。然而,当下社会的浮躁心理与诚信缺失,练就了公众敏感的神经,习惯性的怀疑成了人们自卫的唯一可把握的手段,却也可能因此亲手编织了困囿自我与社会的樊笼。


(编辑:路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