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些“出版童心真心”

时间:2012年08月20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耿银平

  根据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我国未成年人课外书阅读量近年来不断上升,从事少儿读物出版业务的出版社也达到空前的520余家。但市场繁荣背后仍有不少隐忧。有学者指出,我国儿童文学内容同质化、跟风出版现象严重、原创动力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在本土原创作品中,还没有出现《哈利·波特》一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少儿读物。中国儿童图书出版的现状有“三多一少”:出版社多,作家多,作品多,精品少。“并不是因为我们的作家文笔不行,而是因为很多作家和出版社过于急功近利,很难做到像罗琳那样潜下心来读书、研究、思索、创作。”因此,我们应多一些“出版童心真心”。

  所谓“出版童心真心”,就是说,出版社虽然讲究经济效益,但也不能放弃起码的出版责任感、真善美的引导功能;虽然注重赚钱发展,也应该默默担当起传播优雅、强化原创的文化责任。特别是在物欲横流的经济社会,要有一种“全心全意为孩子出版”的职业信仰。无论是作品选题、作者选择,还是出版定位,都不能放弃那一份纯真。

  不要小看“真”,传统道德规则和真善美之所以将“真”放到了第一位,这个毫无污染、性情淳朴、豁达开放、自在悠然的字眼里包含了太多的精神和哲学内涵。如果没了“真”,所谓的“美”、“善”则成了“虚美”、“伪善”。“真”看似简单,做起来却不易。

  比如出版社在选择图书的时候,不一定非要注重名人和轰轰烈烈的时尚话题,因为孩子的思维贵在求“真”,在普通作者中挖掘、出版一些想象力丰富、生活感强的原创作品,同样会有出路。

  遗憾的是,目前出版界的跟风现象非常严重。这种情况在儿童文学创作中同样存在,疯狂模仿、人云亦云,因为总是“跟在别人后面”,创作激情、创作灵感以及出版思路,属于自己的东西不是太多,而写作又是一种重要的个性化的精神活动,所以,这些作品的“假”的成分就多。再加上出版速度快,难免坠入粗糙化误区。

  因为是“蓄意模仿”,主人公的名字也常常使用“爱丽丝”、“戴维”、“杰瑞”等外国人名,一切都显得太“假”了。这样的作品尽管炒作很厉害,包装很精美,出版后却难成精品。

  我们的出版社、作者以及营销模式上,不要动辄就模仿国外魔幻小说,不要动辄就穿越时空,不要动辄就古堡魔法,而是要接近孩子的内心世界,多一些纯真和童心,少一些物欲崇拜,多一些原创动机,儿童文学不景气的现状才有望得到改善!


(编辑:路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