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大国何时能成学术强国?

时间:2012年08月21日 来源:《深圳特区报》 作者:孙丽萍

学术出版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图片由CF提供)

  在2012上海书展举办的“首届学术出版论坛”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指出,我国每年生产30余万种出版物,数量已居世界第一,但是“出版大国”却并非“学术强国”,难以托举起将灿烂的文化和创新的思想输出到国际上的重大使命。

  近年来,国内学术出版呈现一定的浮躁化、泡沫化倾向,引发出版界人士热议:面对学术出版的种种怪现状,我们如何才能实现突围,从“出版大国”走向“学术强国”?

学术出版“精品不多、垃圾不少”?

  近年来,随着国家文化建设的进步,学术研究和学术出版都迎来了新的机遇,但一些怪现状也随之出现。

  参加上海书展首届学术出版论坛的出版界人士纷纷指出,眼下,一些学术出版项目“给钱就上马”;一些顶着“高水准学术专著”头衔的图书,在短短几个月、半年之内就速成;一些明明缺乏学术规范和学术价值的出版物,却在学者和出版社之间看不见的“利益链条”上呱呱落地……这样的“功利动机”难以催生有价值的学术出版。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总裁陈昕认为,近年来我国学术出版比以往获得了更多的资金投入,然而学术著作的肤浅化也有目共睹。

  “中国一年出版30余万种出版物,其中打造了多少个学术品牌,又推动了多少学者和思想的诞生?”陈昕的追问振聋发聩。

  “看看最近学术出版的质量水准就知道:大量的科研经费最后化成为‘项目书’的高额补贴,进入了出版社。一些老牌的出版社也不能免俗。拿补贴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学术出版要有一定的品质。”陈昕说。

学术出版是世界出版业“金字塔的塔尖”

  “我国每年出书30余万种,以数量而言可称为世界第一出版大国,但其中能够走向世界、产生影响的高端学术出版物却非常稀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在论坛上说。

  出版界人士指出,由于缺乏严谨的学术论证和严格的学术规范,我国的学术出版“没有标准也缺乏程序”,难以与世界强国的学术出版“对接”。

  “一个国家出版的人力,决定了它的文化厚度、思想深度以及它未来发展的潜力。”复旦大学副校长林尚立说,学术是出版之根。而学术出版是世界各国出版业“金字塔的塔尖”,也代表了文化软实力。

  放眼世界各国出版业,无不遵循这样的规律:高水平的学术出版对出版社要求极高,必须要有足够的视野,同时要有学术的判断力以及学术规范。而大学出版社应该成为学术出版的核心。

  陈昕举例说,以西方出版界为参照,剑桥、哈佛都形成了知名的学术出版公司,拥有举世闻名的学术品牌。而哈佛商学院一年仅出版40种图书,对学术出版的严谨态度可想而知。

  学术出版不仅代表了各国文化软实力,更是一块利润丰厚的高端出版市场。据介绍,全球最大的出版公司去年收入上百亿美元,基本不做大众出版,但是牢牢抓住思想和科学技术创新来做学术出版,而这一领域的出版物恰恰利润率最高、价格也最高。

中国出版进入从“内容增长型”转向“质量提高型”时期

  学者们纷纷指出,我国学术著作和出版物浮浅化、粗糙化,难以走向世界的原因,无疑与整个社会学术风气相关,源自于当下学术环境、学术氛围和学术评价机制的不理想。但同样重要的原因是出版没有承担起文化使命,更没有以严谨、严格的规范标准“把好最后一关”。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在2011年年底举行的第三届图书大会上指出,中国出版已经到了从“内容增长型”到“质量提高型”的时期,尤其在学术出版方面,要让中国的科技力量、学术思想实现跟世界对话,“如果我们的学术规范不和世界通行的规范接轨,是无从谈起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高端学术出版的实力,折射了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思想创意、观念文化对于世界的影响力。”在上海书展论坛上,邬书林举例说,欧美顶尖的学术出版社眼下可以做到和世界第一流的科学家、人文学者紧密互动,在第一时间以电子出版物的形式推出全球最新、最重大的学术成果。在学术出版领域,我国已经严重落后,必须从规范和标准做起,急起直追。


(编辑:路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