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的尴尬:藏家哪去了 有画不敢卖

时间:2012年08月24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蒲 波

“做好艺术博览会有两点原则:一是严格把关,让优质的艺术作品来参加;二是充分宣传报道。”台湾画廊协会副理事长卓来成对记者说。

 两岸艺术家共同完成雕塑作品《话语权:同胞》,雕塑是用不锈钢做成一个舌头的形状

  “做好艺术博览会有两点原则:一是严格把关,让优质的艺术作品来参加;二是充分宣传报道。”台湾画廊协会副理事长卓来成对记者说。

  8月16日至20日举办的第15届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让参展的国内外画廊和艺术家有点失望。艺术作品来了,可是藏家哪里去了?会场里有熙熙攘攘的人群,不乏询价者、驻足观看者,但是当博览会进行到第3天的时候,多位参展商表示还未遇到能产生实际交易的买家。

  博览会似乎冷清了点,但是并没有完全浇灭参展商的热情。法国画家让-米歇尔看上去有点疲惫,却翘首以待。他期盼自己带来的印象派作品能够在博览会的最后一天有个好“收成”。“展会的宣传力度也很重要,我参加过广州、上海的艺术博览会,感觉它们比这次展会的宣传力度要大。”让-米歇尔说。

  韩国ASAN画廊的负责人面对各种询价者,却犯愁了。在去年的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上,ASAN画廊曾经在展会现场设立了最大的展位,相当瞩目。今年,他们带来的韩国艺术家的塑料材质作品《痕迹》也吸引了不少中国参观者的眼光。“您的出价太低了。”画廊的中国翻译与购买者在价格上拉锯不下。尽管画很难卖出,ASAN画廊的负责人仍然信心满满,“过来主要是看看中国客户买画、看画的标准”。

  一个艺术博览会的举办,对于参展艺术机构和艺术家来说,能与藏家交流是最重要的事情。可是,交流不一定在展会期间产生真正的交易。“我们的台湾客户、山西客户、上海客户都来了,可是我们不敢卖画,卖画就赔钱。”台湾乙皮画廊的陈雅玲颇觉苦恼。原来,台湾艺术家的作品都是全球统一定价,不可能在台湾卖一个价,在大陆卖一个价,而且画廊的利润比较少,按照正常价格卖掉,支付完大陆需要缴付的艺术品税后,画廊就会赔钱。

  在乙皮画廊展位的上方,有一张色彩绚丽的蜡染,那是一位台湾画家为此次博览会特别创作的,画的是“桃花源”。这次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是台湾画廊第一次“组团”到大陆参展,十余家画廊过来,不少负责人都难掩内心的激动。有的画廊精心挑选台湾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参展,有的“投石问路”,带来文化底蕴深厚、绘画技巧高超的作品。不过,作品多是小件的,甚至没有装裱。

  “我们没法带大件的。”陈雅玲表示很遗憾,虽然是组团参展,但台湾画廊各自负责自己的运送,乙皮画廊是第一次赴京,很多状况弄不清楚。海运时间太久,空运又没有艺术品托运,担心这,担心那。

  这次台湾画廊参展的组织者、台湾画廊协会副理事长卓来成说,有的台湾画廊表示明年还来,有的画廊可能就不来了。

  “税收真的有点重。”陈雅玲好希望北京的艺术博览会也能像香港艺术博览会一样。“香港艺术博览会的一个展位要100多万元,可是全世界的画廊都涌过去,很多画廊都申请不到展位,但大家还是愿意去参观、交流,酒店都订不到。不管展位价格多高,大家愿意去,是因为有利润。”陈雅玲认为,参展画廊、艺术家多了,优质作品多了,藏家才会增加,而相反,也成立。如果北京的艺术博览会能让画廊有利润可赚,那全台湾1000多家画廊都愿意过来,这样也会拉动城市的消费,其实税收也就转嫁到别的方面了。现在因为税收高,画廊不敢产生实际交易,博览会的交易额也会大幅削减,真的只是成为展示了。

  如何能解艺术品税收之困,进一步推动中国的艺术品国际交流呢?或许现在难有答案,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艺术品金融”论坛的主讲人之一、中央美院教授赵力还是决定努力推动这一问题的解决。他希望,未来中国的艺术品税能够与国际接轨,从现在的百分之二十几降至百分之六。


(编辑:竹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