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社会视域中的艺术品投资

时间:2012年09月05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吴晶琦

  近几年,全球金融市场不稳定,房地产低迷,而艺术品投资具有抗通胀性、高回报性、稀缺性和相对安全性等特点,人们把目光更多地转移到艺术品投资领域,艺术品投资风生水起,全球掀起了艺术品投资热潮。

中国艺术品投资现状

  50年来,随着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和中国文化、艺术的变化,全球第一艺术品市场的宝座经历了由法国到美国再到今天的中国的变迁。目前,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大、文化的繁荣,中国艺术品市场消费需求与消费能力不断增强,中国在全球艺术品市场中已处于领军地位,而北京作为世界艺术品中心的地位也日渐明显。

  “乱世藏金,盛世收藏。”经济学家认为,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后,艺术品投资收藏业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2011年我国人均GDP已达到5432美元,艺术品市场充满生机与活力。在2010年,中国拍卖市场的成交金额已经成为世界第一,达到30亿美元,占全球的份额为33%,超越了美国的30%和英国的19%。

  就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异军突起,纽约收藏家拉里·沃什指出:“当你联想到中国巨大的财富以及在艺术品收藏方面悠久的历史,你就不会感到惊奇。”

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理论

  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现代工业化与都市化的推进,人类社会进入了消费社会形态。

  “消费社会”理论由法国著名思想家、“新后现代性的超级理论家”鲍德里亚提出。鲍德里亚所理解的消费是指财富的展示,是一种炫耀性消费,是对符号价值的追求。在这种追求中,人们通过艺术品的符号价值实现自身确认,并与他人进行社会身份区分。比如,我们通过自己购买的衣服、名车、珠宝、艺术品,确定了我们的身份和特征。

  在消费社会里,我们消费的不是物本身,是物的意义,是符号。符号自身是有价值的,即所谓符号价值。在艺术品投资中,艺术品的使用价值、象征价值和审美价值都转化成了符号价值。在艺术品投资中,投资者通过对艺术品的拥有,确认了自己贵族或特权阶层身份,因为从古至今艺术品就是富人和文化人的投资对象,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艺术品是贵族身份的一种标志性符号,具有符号价值。

  尽管在消费社会中,康德古典主义美学对“审美的无功利性、无目的性”、“纯粹的、没有任何商品形式”的信念坚守已经发生了变化,但艺术品的精神性却对当下的我们来说越发珍贵。“无目的的合目的性”,让人与现实生活拉开了距离,获得心灵上的愉悦与慰藉。人们在投资艺术品时是怀揣着期待的,期待超越日常生活的琐碎与平庸,超越大众的无个性与庸常格调,实现个性的寻找、释放与归宿。艺术品像个磁石,它把投资者强有力地吸附过来,而投资者在用资本交换符号的过程中成功地实现了外在社会身份的确认与内在心灵的着落。

  人们要在艺术品投资中追求金钱的目的性与个性体验的无目的性和不可预料的抒情价值。根据马斯洛的层级需求理论,人们的消费模式将从传统消费模式对人的生理和安全等低层次需求的关注扩大到对消费者的自尊及自我价值实现等高层次的精神需求的思考。在艺术品投资中,人们的外在需求与内在需求、自尊与自我价值同时实现。

  当代社会,我们不论把它称作“后现代社会”、“后工业社会”还是“消费社会”,大众文化已经是社会的主导文化了。大众文化是通俗文化、流行文化、娱乐文化、消费文化和媒介文化,通俗性、娱乐性、消费性、平面性、复制性是其主要特征。在大众文化语境下,艺术离我们越来越近,金钱离我们越来越近,艺术品投资离我们越来越近。艺术不再高居庙堂,而是由神坛走到了人间,艺术与生活再次融为了一体。传统的艺术审美、顶礼膜拜的价值和寓教于乐的功能变成了纯粹娱乐功能和展示功能。“从艺术发展中得到的享乐,简直是没有可以看到限度的,几乎可以肯定会大于从技术发展中的享乐。”经济学家约·肯·加尔布雷斯说。


(编辑:单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