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夹缝中生存的青年戏剧导演

时间:2012年10月19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高艳鸽

“青年戏剧的发展真的是到瓶颈阶段了。”在本届青戏节即将结束时,青戏节负责人、知名青年戏剧导演邵泽辉说。这里的瓶颈并非仅指青年戏剧导演的创作本身,而是这个群体在当下的戏剧市场环境中面临尴尬。这从票房就可看出端倪,今年青戏节的票房相比前几届缩减了很多。以邵泽辉自己的作品为例,以前首演的话剧,每场票房能卖到1万元左右,但现在基本是五六千元。“这样的话就是做一部戏就赔一部。”邵泽辉说,“并不是我们创作能力差了,观众看完戏也会觉得不错,但是购票看戏的观众数量减少了。”

话剧《非情勿扰》剧照

话剧《未完待续》剧照

“自己贴进去的钱够买一辆豪车了”

  目前活跃在小剧场戏剧舞台上的绝大多数青年导演都以个体或小工作室的方式做戏,这种生产方式导致如果找不到投资,就只有自己贴钱才能把戏做出来。今年青戏节黄盈做了一部戏《梦行者》,他自己投了超过20万元。“不然做不下来。”他说。他其实已经最大限度压缩成本了:用的是团队的老成员,借用了他任教的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的设备。

  2005年,黄盈做《未完待续》时,给演员的报酬是一场300元,7年过去了,如今物价飞涨,现在他给演员的报酬依然没变。他坦承,“自己也觉得挺对不住他们的”。“大家都说做戏剧需要理想和热情,但是理想和热情是会被耗尽的。当我们年轻时,大家不要什么报酬,一起把一部戏完成了,就特别高兴,但是事到如今,现状是团队的成员们都要去外边兼职养活自己。他们由于热情跟你做一部戏可以,但是如果一直这样,我觉得特别愧对他们付出的劳动,但是我也付不起更多的钱了。”所以黄盈觉得现在不像当年说的那样“贫穷也可以做戏”了。

  如今有很多人批评青年戏剧导演们在艺术上没有进展,却很少了解到他们真正的苦衷。“就像不做饭不知道油米贵一样。”黄盈说。自7年前开始做原创戏,他自己投钱做到了今天,“贴进去的钱够买一辆豪车了”,他知道这已经不是长久之计,“再这样干一两年,绝对不是一条出路了,一定没戏排了”。

  当艺术家身处商业环境,不得不考虑营销和票房时,就会显得更加尴尬。“我这两年在排戏上没有进步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把很多脑筋使在了怎么开发市场,怎么去做营销策划上。”邵泽辉说。今年他做了一个新戏《孤单星球》,当时就把很多精力花在了怎么运作、找合作方、如何推广上。现在他意识到,其实这些也都是要慢慢摸索的。

“票房这事儿有点怪”

  去年东宫影剧院改造完成开业时,约邵泽辉做了一部戏《一个都不能剩》(后改名《非情勿扰》),和他之前的奔着艺术探索和追求去做的原创戏不同,这部戏针对市场而做,是讲述现代年轻人相亲故事的都市情感剧,戏里设计的段落,既有好玩搞笑的,也有探讨现代社会情感话题的。“起初我们觉得这戏应该能够演得起来,演出后反响也不错,但就是卖不起来。”邵泽辉说。

  他分析,除了当时东宫影剧院作为新剧院观众不熟悉的原因,和大环境及观众群体都有关系。“真正看戏的年轻白领,不是富裕阶层,都是掰着钱过日子的。”他说,“当鸡蛋、菜价都在上涨,他们先保证的是衣食住行,然后才考虑文化消费。”

  市场总是很难预测,有时候很难判断什么样的戏能赚钱或者某部戏能不能卖得好,这让黄盈的经历多少有点戏剧性。他的《未完待续》和《黄粱一梦》,当初都是自己贴钱做,做的时候就抱着必死的心态,特别是《黄粱一梦》,去年赴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首演时,他自己包括演员、灯光设计师等,所有的人没人觉得这戏以后能赚钱。

  没想到,后来《未完待续》成为黄盈执导的戏剧中商业回报最好的一部戏,而《黄粱一梦》在国内各地演出时,均创造了不错的票房成绩,贴进去的钱也在逐渐收回来。去年冬天在正乙祠国内首演时,成为正乙祠开业之后票房最好的戏。“这事儿特别怪。”黄盈笑称。

“我们依然只做自己想做的戏”

  几年前,邵泽辉曾和某知名商业戏剧品牌合作过一部戏,执导戏的过程他和对方斗争了很长时间,他回忆当时刚硕士毕业的自己:“特别坚持自己的想法,天天和他们吵”。对方后来也做出了很多妥协。这部戏后来创造了不俗的票房成绩,但是这样的“坚持”和“斗争”,也使得后来双方再也没有合作过。

  以邵泽辉和黄盈为代表的一批青年戏剧导演,被著名剧评人陶子称为“夹在孟京辉、田沁鑫的戏剧以及商业爆笑戏剧中间的一批人”。这个群体,就如黄盈所说,“我们的问题是截止到现在我们依然只做自己想做的戏。”他们不愿屈服和迎合商业。“不能为了赚一点柴米油盐的钱就失去原则。”他说,“我和邵泽辉本科时都不是学戏剧的,后来换专业转行做戏,就是因为热爱,想做这个,而不是为了挣钱。当初选择的时候就知道会是今天这样。”

  从上本科时在北大成立剧社,到后来考上中戏的研究生,再到毕业后排戏,邵泽辉说他经历的这个过程已经很艰辛,“必须总得做选择和改变,遇到过很多问题,想过是否需要继续坚持,要不要再回到IT行业去”。他也设想过如果当初不执著选择做戏剧这行,和同学一起创业,“现在也身价不菲了”。

  “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找不到一个方向。”邵泽辉说。前两年他很为找投资努力,“找了一圈投资商,他们说我们的戏没办法复制,没有大的利润空间,不投资”,他当时的想法是,“万一就有人投给我们了呢?”现在他觉得要改变一下思路,“我们需要在这样的过程中改良和渐变”。


(编辑:孙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