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北京奥运背后的故事——专家座谈纪录电影《无与伦比——北京奥运记忆》

时间:2012年10月22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张 成

  2012年,是北京奥运会后的第一个奥运年。经过四年沉淀,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广播电影电视局、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顾筠导演的纪录电影《无与伦比的辉煌——北京奥运记忆》于10月8日首映。该片再现了北京奥运会的辉煌壮丽,展现了北京从筹办、举办到后奥运时代的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升。

  《无与伦比的辉煌——北京奥运记忆》通过场馆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活动及开闭幕式、中国运动员赛场突破、志愿者及全民参与、安保、交通、奥运村、媒体等赛事运营与城市保障服务等方方面面鲜活生动的故事和人物,表现主办国和主办城市在“绿色、科技、人文”三大理念的指导下,为办好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的倾情奉献和科学创新,并进一步揭示奥运会为城市和人民留下的丰富的物质和精神遗产,从“三大理念”到“三个北京”,从传承“奥运精神”到践行“北京精神”的升华。日前,由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电影资料馆主办的《无与伦比的辉煌——北京奥运记忆》研讨会在京举行,北京市广电局局长李春良、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长谷国庆、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许柏林、中国电影研究中心副主任饶曙光等领导以及多位专家、学者、相关院线负责人出席研讨会,就《无与伦比的辉煌——北京奥运记忆》的主题表现和艺术风格展开研究。

  许柏林看完这部电影对“纪录”二字感触颇深。在他看来,“纪录片是表现一个时代发展、生活水平提高、民族精神成长的重要的艺术形式,《无与伦比的辉煌——北京奥运记忆》的文化内涵不亚于故事片,奥运会就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高峰,只有站上去才能感受到,这部纪录片就是纪录了攀越高峰的过程。”

  作为一部回溯性的纪录片,自然就有了更为全面的素材和过去未曾展示的影像,这既弥补了观众的好奇心理,更有效地带着观众回首4年前的奥运岁月。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单万里认为,本片的拍摄手法富有揭秘性。他说:“有些素材从拍摄到使用现在解密了一部分,将来再过四年、八年还会有更多值得揭秘的东西。这对影片吸引观众非常有帮助。对观众来说,记忆是最主要的,如北京成为奥运城市以后的发展和北京作为奥运城市的努力。这些都是让人难忘的。”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副所长赵卫防也认为揭秘性对于纪录片来说很重要。他说:“影视纪录片发展到现在,揭秘性的元素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被观众认可。很多电视栏目出现大量的揭秘性内容,电影纪录片也是。像十几年前的纪录片,如《周恩来——外交风云》等,都是从揭秘角度出发的,确实吸引观众。《无与伦比的辉煌——北京奥运记忆》其中最吸引我的是李宁怎么在凌晨训练点火,这个是影片比较大的卖点。”

  作为迎接党的十八大重点国产影片,如何让更多的观众走进影院观看,并接受洗礼、教育成为摆在院线经理们面前的课题。他们都积极地献言献策,努力使这部题材宏大又感人至深的纪录片发行好,放映好。

  新影联院线经理黄群飞认为,该片可以采用分区加个人承包这种方法。他说,在北京,应该采用大规模的发行方法,在其他地方则实行个人承包,精耕细作、长线发行。

  万达影视的负责人李宁认为,该片应积极主动瞄准年轻观众,请一些影迷会的年轻观众来看片,并和他们交流。李宁说:“相信他们会受到像进口纪录片《迁徙的鸟》《海洋》一样的震撼。同时,可以做相应的展映,以这部片子为核心,做电影纪录影片的展映,相信会发掘出很多社会话题。”


(编辑:路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