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当代影像:移动中的身份

时间:2012年12月05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张亚萌

炙热 克里斯蒂安·汤普森

  克里斯蒂安·汤普森的三频录像《炙热》是一个非常美丽的作品。平静的风穿过女孩的头发,凉爽到令人昏昏欲睡,安详的面部表情渗透出一种空灵感,将女孩描绘得宛如极端炙热中一个引发幻觉的美景。

  这一“移动的幻觉”来自中国美术馆和澳大利亚摄影中心以及新南威尔士大学艺术学院联合举办的“移动中的变化——澳大利亚当代影像展”,作为中澳建交40周年的重要艺术项目,展览自11月13日展出至12月13日。

  凸显本土特质

  澳大利亚虽然位处南太平洋地区,但在文化上与北半球相通。中澳建交40年来,两国的经济贸易与文化交流紧密,澳大利亚的文化多元性和当代文化的发展日益被中国公众了解。澳大利亚原住民的艺术贡献毋庸置疑,土著和托雷斯海峡岛民的艺术成为澳大利亚当代艺术的重要代表,在全球舞台上引人注目。“年初酝酿这次展览时,我们考虑全面呈现澳大利亚的当代艺术,揭示在上一个时代席卷澳大利亚的、重新定义国家文化的种种变革。在经过细细斟酌、谨慎考虑而初步拟定参展艺术家名单后,可以发现,最能直截了当地传达当代澳大利亚文化精神的艺术是那些由土著和托雷斯海峡岛民后人创作的作品。”展览策展人之一费里西蒂·芬纳表示。

  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摄影和录像在20世纪获得迅速发展,成为视觉文化的重要表征。进入21世纪后,借助数字技术和全球网络的发展,影像艺术不断扩展自己的边界与内涵,成为记录和反映社会文化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广泛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人们进入“影像生存”时代,也彰显出影像艺术新的社会学意义。影像艺术是澳大利亚当代艺术的重要代表,“移动中的变化——澳大利亚当代影像展”展出澳大利亚具有代表性的影像作品107件,反映艺术家尤其是土著身份的艺术家对于社会现实的感受、对于他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的关注、对于文化问题特别是澳大利亚土著文化与本土其他文化在全球化时代中的关系的思考,展览在总体上凸显了澳大利亚当代艺术的文化特征。

  据费里西蒂·芬纳介绍,在不断变化的东欧和亚洲政治环境中,澳大利亚近几年的国际展览激发了艺术界广泛的兴趣,包括之前被视为主流当代艺术外围的文化——如澳大利亚土著文化,也开始被纳入新艺术实践之中。“在1989年吉恩-休伯特·马丁颠覆性的展览《Magiciens de la Terre》试水之后,昆士兰艺术画廊策划的亚太地区当代艺术三年展从1993年开始将澳大利亚的艺术成功融入国际大环境;其中奥克微·恩泽2012年强有力的作品《记录之六》不仅拒绝了西方在当代艺术上的核心地位,而且证明了艺术可以成为一个政治论坛的重要特质。自1993年起,许多全球范围内的展览便开始大胆表现更多内容,不仅仅是在主流政治气候下,将外围参与者的表达视为主流声音的点缀,组织者和消费者已经选择了非西方实践者的作品。澳大利亚原住民的当代视觉艺术文化是这场转变中的核心力量。”

  反思文化身份

  在展览中,很多作品包含对影像技术媒介的探索,表现手段非常丰富。比如,由艺术家沃里森·桑顿创作的3D影像作品,运用了高科技影像手段,将作品置于虚拟的3D环境中,带给观众前所未有的感官体验。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参与“移动中的变化”的艺术家拒绝了常见的土著和托雷斯海峡岛民艺术视觉传统,采用了具有政治性的概念词汇;他们避开将原住民和非原住民分开的文化归类。展览中的影片和照片作品讲述了澳大利亚人的性格:他们既冒冒失失又直言不讳,风趣而有颠覆性。许多作品在追寻真相的时候毫不妥协,让作品表现的内容引人深思。这其中,“身份”是一个异常重要的关键词。戈登·班尼特的自拍像系列关注身份和模式化形象表征,引用了毕加索、马蒂斯等艺术史中众所周知的形象,对老套的肖像和本土文化的误用进行了反思。同样被“利用”了名人身份的还有蒙娜·丽莎。艺术家戴安·琼斯在模仿这个著名形象的时候,挪用她侄子和侄女的头像覆盖住蒙娜·丽莎的脸部,而作品的关键是他们都拥有澳大利亚原住民和白人的血统。而盖瑞·李的《拉杰库马尔》,这一摆拍系列则有着呼应辛迪·舍曼的趣味——在作者身上,我们既能看到原住民的影子,又能领略到某些中国元素,作品的选材对象是澳大利亚、尼泊尔、印度和孟加拉国的普通人,艺术家拍下他们的“半裸照”,以此对白人男性的视觉统治模式发出质疑——因为它们所呈现的“有色男孩”影像既迷人又帅气。

  除此之外,在“移动中的变化”展览中,还展出了记录高夫·惠特拉姆1971年和1973年访华之行的照片。高夫·惠特拉姆40年前访问中国,促进了中澳两国的文化艺术交流,他当年访华之际恰逢澳大利亚艺术委员会及原住民事务部建立之年,这从历史时间角度呼应了本次“移动中的变化”的展览主题。


(编辑:竹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