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电视大赛功能最大化——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断想

时间:2012年12月12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刘连群(戏曲编剧、理论家、“青京赛”评委)

  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简称“青京赛”)是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京剧演员赛事,从1987年开始兴办,曾冠以青年、中青年和“梅兰芳金奖”等名称,自2005年(五届)最后定位于青年,统称青京赛,每4年一次,到今年已然七届,前后达25个春秋。25年来,一批又一批京剧新人在大赛中崭露头角,登台较量,亮相于荧屏,当今活跃在京剧舞台上的绝大多数中青年知名演员,几乎都在这一赛场展示过风采,此次历届获奖者展演,前几届选手已是五旬上下甚至年及花甲的名家,而近届的“赛友”最年轻的不到20岁,应属两代同台,由此可说,青京赛伴随了两代京剧人的成长历程。

  一项传统艺术的电视大赛,延续兴办25年,而且凝聚力和影响不减,在艺术多元竞争激烈、娱乐取向瞬息万变的今天,实属不易,也绝非偶然。其原因或许可用两句话大致概括:应需而生,顺势而进。

  应需而生是指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在十年浩劫中遭受重创的京剧艺术,历经了恢复传统戏演出的短暂复苏,内伤发作,演员队伍青黄不接,演出水平下滑,观众数量缩减,随之传出“危机”之声,其中演员问题首当其冲。而当时的青年京剧演员,由于市场不景气,勤学苦练却得不到多少演出实践和展示的机会。就在此时,国家电视媒体介入了,京剧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电视比赛的形式出现了,现在还能清楚记得当时带给人们的新鲜和兴奋感,不仅青年演员趋之若鹜,而且适逢电视机刚在国内开始普及,一时形成了千家万户男女老少对着荧屏看大戏的景象,才显冷落的京剧似乎又“热”了起来。

  不过,电视大赛作为戏曲艺术与电视联姻的新生产物,初期在圈内也引起了一些质疑和争议,却并没有妨碍大赛红红火火地继续办下来。因为面临挑战的京剧不能也很难拒绝当代最具传播力的电视,剧种需要窗口,演员需要平台,观众需要在荧屏欣赏到比赛形式中的京剧,电视媒体也需要属于民族优秀文化的节目资源,几个方面共同的需要,构成了电视大赛得以持续的原动力。

  当然,像任何事物一样,有需要,还要能够不断适应和满足需要,才会长期葆有生命力。新时期特别是1990年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以来,国家倡导弘扬民族文化、振兴京剧艺术,加大了对京剧的扶植和支持力度,青京赛随之颇有不可不办、只能办好之势,于是顺势而进,在赛制、内容和方法上不断进行新的探索。如限时带来的影响,除了适当延长比赛时间,把剧目的节选和编排,技巧运用的合理性也纳入了考评内容。为了较为全面地检验选手实力,增加了从复赛进入决赛必须更换剧目的规定。第七届青京赛,又打破历届只在决赛阶段直播的惯例,从复赛到决赛前后近40场比赛全部进行现场直播,不仅使观众尽早同步观看比赛,而且让更多的特别是来自内地和边远地区,因学习条件较差而实力偏弱难以进入决赛的选手,也得到了在央视舞台直播中亮相的机会,对于选手是鼓励,对所在院团也是一种支持。在决赛阶段的打分环节,还增加了评委现场点评,面对面地肯定选手的优长,提出不足和改进方向,既是对选手的及时点拨,又普及了京剧知识。

  青京赛走过了25年,许多东西值得认真回顾和总结,以有助于今后的进一步规范和科学化。人们对它的看法也在逐渐成熟起来,大赛就是一次比赛,对人才培养阶段性成果的展示,在青年演员艺术攀升途中的一次激励和助推,决定和影响人才成长、提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长期的,无论是获得金奖、银奖还是铜奖,都不可能一奖定终身,过后还是要回到舞台上去真正取得观众的承认。对于比赛过程和结果,需要给予分外重视和关注的倒应是京剧界及相关部门,因为每届大赛实际上都是当时青年京剧人才态势的反映,包括成效、希望和问题,如连续几届都很突出的地区分布和行当、流派传承的不均衡,较为出色的人才大都集中在京、津、沪,某些行当、流派后继乏人,非常杰出的尖子人才还不多,而此次历届获奖者展演,固然花团锦簇,却也有不少行家认为,对于前辈大师、艺术家的高水平传承,仍然是尚需努力实现的目标。这些如能作为参照,引起业界的认真研究和思考,或许才是电视大赛功能的最大化,充分发挥出对京剧艺术传承和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


(编辑:伟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