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明星无红毯的“乡土盛典”——十位“文化推手”荣登“乡土文化风采榜”

时间:2012年12月17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吴月玲

赵家治(左)与主持人毕铭鑫现场展示东丰农民画

  这是为乡土文化传承、保护、发展、创新默默作出贡献的文化人举办的“乡土盛典”。12月7日晚,这一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主办,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国教科文民间艺术国际组织(IOV)作为指导单位的活动,无明星、无红毯秀,但“乡土文化风采榜”10位上榜人物的事迹和朴素的言谈令人动容。他们是:陈平、常嘉煌、马未都、齐·宝力高、赵家治、李大伟、符建庭、张宝贵、黄英峰、覃保来。此外,本次推选还产生了陈武平、朱新元等12位乡土文化风采人物。

  原吉林省政协副主席赵家治为调研农民画做了数十万字的笔记,拍摄万余张图片,不仅留下许多珍贵的影像资料,还撰写多篇文章,宣传推介农民画,退休后仍自费为农民画举办讲座、展览等。有人称他是“大官办小事”,他却不这么认为。他在颁奖晚会上称,推广农民画不是小事,农民画是万花筒,是农民的精神家园,自己有义务为它宣传。赵家治回忆起2006年,他第一次来到东丰县看到农民画,就与农民画结下了不解之缘。“获奖是沾了农民画的光,沾了农民的光。”吉林省东丰县当地从事农民画创作的几个农民也来到节目现场,并把他们精心创作的一幅农民画赠送给了赵家治。

  敦煌现代石窟艺术工程创始人常嘉煌,是敦煌研究院首任院长常书鸿之子。他以16年之力打造现代莫高窟,当他在发表感言谈到当初为什么会从日本回到敦煌孤独地作画时,他说,那时父亲病重,气管切开,说不出话,他对父亲说:“爸爸,嘉煌去敦煌。”他父亲闻言流下了眼泪。原本只是安慰父亲的一句话,却成了常嘉煌之后的人生目标。他靠卖画募集资金支持现代石窟艺术工程。“我的父母在敦煌工作了50年,我工作才不到20年,还不够。”现在他儿子也参与到了这项工程中去,儿子在学建筑毕业后的第一个作品就是为常嘉煌的现代莫高窟设计一个地下石窟。“我们一家三代都投入到了敦煌的保护传承中了。”

  “别人老以为我被下蛊了,我爸爸也以为我疯了,我告诉当时病危的爸爸,我没有疯,我很健康,我这么做是因为保护苗族文化是两岸人民的文化责任。”从台湾来的黄英峰到贵州苗寨70余次,足迹踏遍贵州各个州县,拍摄30多万张各类传统民族文化、技艺、生活照片,以及数万分钟视频影像,田野考察工作记录文字达数百万字,并且收集保存一万多件苗、侗、瑶族等传统民族服饰。他还指导了贵州丹寨、雷山、台江、镇远县、白云区等数十个文化旅游村寨的规划与设计,主持苗族古吊脚楼的修复与记录工作。在他眼中,苗族文化令人欣赏,“苗族人以针为笔,以线为墨,以布为纸,在服饰上绣上苗族的历史文化。”现在寨子里的苗乡人都把他当成了家人,看到他进苗乡,坐在路边的老妈妈就冲他打招呼:“黄先生,您又回来了。”这让黄英峰听着感到格外亲。

  带着一等功的军功章,带着脑袋里和腿上的弹片,覃保来转业时分配到邵阳文化馆,10多年他跑遍了湖南邵阳2000多个村寨,走访民间艺人,写下300万字的资料,挖掘整理了10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间他曾经双目失明、双腿瘫痪,康复后依然奔走乡间,覃保来说:“当兵保家卫国是义务,传承文化我也责无旁贷。”他说,1964年,邵阳文化馆民间艺人名单上有366人,到2002年仅57人在世,每个老艺人的离去都会带走一项民间艺术,看到这样的名单,谁都会感到这项工作责任重大。在现场他还带来了一个民国时期的布袋木偶,并表演了一段感谢词。布袋木偶在邵阳地区流传了400多年,也是由他“抢救”出来的。

  除了颁奖外,晚会还穿插了陕北说书《大实话》、侗族民歌《小辈要把老辈敬》等原生态表演。晚会将于12月21日晚在央视七套播出。


(编辑:竹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