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追寻美好的“中国空间”

时间:2012年12月21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蒲 波

12月8日至9日,首届中国设计大展论坛在深圳举办,与会学者、设计者就中国设计的现状和未来各抒己见,其中空间设计分论坛探讨了近年来中国设计的整体探索。本报特刊登本次中国设计大展空间设计4个获奖作品,并以德阳市聋哑及智障儿童学校为个案,展示空间设计师对社会生活的深刻关怀。

田中央联合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罗东文化工场,棚架净高18米,8米出挑,透视上避开了结构的现实性,

产生让人愿意接受的轻盈,人人都可以公平看到全局

  设计可以是什么?当开心网上的“种菜”社区转变为真实的生活,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进入12月初深圳举办的首届中国设计大展的展示范围内:现在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做关于可持续农业方面研究的博士后石嫣,以社区支持农业的设计模式——小毛驴市民农园,成为大展跨界设计论坛的一个另类讲者,而她的理念展示之地也成为大展中观众云集的地方。

  在今天,设计已经不再是一物一时的艺术设计,而是更加注重人类可持续发展、强调贴近自然的设“计”——这是首届中国设计大展论坛嘉宾的共识。面对复杂的现实世界和专业的不断细化,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认为,要重新审视“设计”,从原有的概念中找到新的趋势,如注重设计的社会学想象力,让人、物、语境之间的关联形成不断循环的结构,从关注消费者、用户转变为关注公民、关注人。

埋下城市的种子

  大红外观、斗拱造型,篆字的二十四节气印于其上,圆明园中的“九州清晏”成为此建筑的屋顶花园……被誉为“东方之冠”的中国国家馆,作为上海世博会成果的代表作品入展首届中国设计大展,再次带给参观者启迪:你理想中的城市应该是怎样的?“为城市做设计需要有战略眼光——整体的、全局的、长远的。设计世博会园区,其实是为上海的发展设下一条长远的计。”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总规划师吴志强在大展空间设计论坛上讲到。他展示了一组对比图片:世博会的展示场地是在上海存在160年之久的污染源滨江老工业基地;世博村、快餐广场、企业园区、中国馆、世博轴等是上海要在2020年完成的城市规划战略,分别对应领事馆、会展中心、工业博物馆、中华艺术宫和商业综合体等。原来,在世博会园区建设中,设计师们用心良苦改造了上海的过去,创造了上海的未来,并给全世界人民带去难以忘怀的快乐。在这个案例中,设计成为提出问题的设计,从服务于产业转向服务于社会,从为现实世界而设计转向为可能的世界而设计。这种面向未来的设计,也成为中国空间设计的一个未来走向。

  在台湾宜兰,与上海一样为海风吹拂的城市里,黄声远的田中央工作群也十年如一日地改造着城市的每一个细节,让建筑在大自然中自然生长,成为有色彩、有情绪、有旋律、有乐趣的流连之地。他主持设计的罗东文化工场被认为是台湾近年来最具突破性的公共建筑,“其结构和空间形式融会现代主义与地方性构造,并与环境和历史充分呼应,营造出全新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中心”。可实际上,对于黄声远和他的团队、对于宜兰的居民来说,罗东文化工场没有那么深奥,一个大棚一样的开放空间给予居民更多的平等、自由、欢乐以及享受阳光的机会。田中央工作群的成员都接受过严谨的建筑学学科训练,但在宜兰的每一个建筑实践中,都尝试用心去体会建筑与人共舞的灵魂、更加多元化的功能,而不是精确的结构和炫技的外观。黄声远团队完成的樱花陵园D墓区纳骨廊,用了超越建筑尺度的冷静,嵌入七条与大地相容长长的水平板,设立了一个有尊严又价格平实的人类最后居所。探访的亲友可以登高,可以在小院落中追思,可以散步时透过缝隙远眺变化的风景,可以感受到阳光及雾气在时间中自由的流转。

  风景,不只那边独好。国家体育场(鸟巢)中方主设计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副总建筑师李兴钢用自己的建筑设计实践着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的建筑理念:在几何中疯狂寻找各种形状,如立方体、球体、圆柱体和金字塔形,让阳光透过立方体,形成一种独特的韵律。李兴钢对建筑设计中“几何”的意义给出了更加明确的解释,即“赋予建筑简明秩序、结构和材料逻辑以及捕获胜景的界面,让结构、功能、空间、形式、材料和光线客观互动,体现人工性和物质性”。“几何”与“胜景”是李兴钢在各种演讲场合所倡导的建筑理念。在北京复兴路乙59-1号办公楼改造方案中,他由基于原有结构体系确定的金属框架网格幕墙向外悬挑不同尺度的空间,生成立体画廊空间;外立面不同尺寸的窗户成为取景器,而不同透明度的彩釉玻璃则让景物的呈现或浓或淡。

回归单一诉求

  无止桥,意为“无止境的桥”。桥有长短,但作为扶贫的重要举措之一,无止桥慈善基金项目在贫困地区的建桥、建房之路漫长且艰辛。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系系主任穆钧对于无止桥项目入展首届中国设计大展表示讶异,因为从专业角度讲,他与志同道合的建筑专业师生们所一直坚持的无止桥项目与建筑科技、审美没有必然关系,全部项目只有一个简单的出发点——解决当地的实际问题。

  众所周知,无止桥的第一个项目因为一个急湍河流上的独木桥而始,当时的穆钧只是一个在香港中文大学在读的学生。人非草木,孰无恻隐之心?享受优越城市生活的建筑系学生在导师吴恩融的带领下,开启了远离城市建筑的实践之旅:尽量使用当地材料,引导村民自建,搭建起一座座形态各异的过路小桥——它们是学生和村民一点点架设出来的、真正意义上的手工桥。

  无止桥慈善基金项目以桥为起点,慢慢扩大到村民房屋、甚至整体环境的改造建设。项目所实施的建筑设计褪去复杂的、美观的外衣,回归到简单的、功能性的单一诉求中。一个被河流围住的小村庄、一个妇女带着几个孩子脱裤脱鞋蹚水、一种弥漫在夯土建筑倒塌一片的村庄里的绝望情绪,这一切促使无止桥团队不畏艰难,开始尝试最经济适用的受灾村庄重建项目。他们考察国外的生土建筑,分析受灾地传统夯土建筑无法抵御地震的原因,改良夯土成分配比,用玻璃加固,将村民分组使之互相扶助自建,最后用1平方米造价仅100元人民币左右的价格,让破败不堪的小村庄在短短几个月内焕发生机。如此社会学意义上的整体建设实践,重建的不仅仅是一栋栋房屋,更重要的是让村民对传统工艺、对自身、对生活恢复了信心。

  无止桥项目代表作的入展,体现出设计概念的延伸。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国土空间中的城市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等都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剧变,也改变着既有的空间设计分类标准。原有意义上的建筑、规划、景观、室内设计等门类,有可能在“空间设计”的统摄下成为某种具有指向性的全新表述。本次大展关注新涌现的空间营造现象,展示一个能够反映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状态方方面面缩影的“中国空间”。


(编辑:路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