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的建筑投影

时间:2012年12月21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刘 艺

四川省德阳市聋哑及智障儿童学校

  德阳特校是一所企业援建的公益性学校,位于四川省德阳市郊区。学校主要招收两类残疾学生:一类是智障儿童,一类是聋哑儿童。校园总建筑面积8300平方米,师生规模约200人。

  在我们的想象中,200人的学校更像是一个充满关爱的大家庭,所以设计围绕“家”的概念来展开。我们从儿童画里找到基本的形式原型:坡屋顶的小房子开着方窗,代表着儿童潜意识里面对家的想象。所以,建筑体量化整为零,造型采用5栋小房子围绕中心院落的方式,分别是智障教学楼、聋哑教学楼、综合楼、宿舍楼、体育综合馆,再加上场地上两个更小的房子——露天剧场的舞台和门房,一共7栋小房子组成一个微型的村庄。

功能设计

  作为智障和聋哑儿童共用的学校,空间上将两类儿童的教学空间做适当区分,以避免相互干扰。卫生间设计也考虑教师和学生分开使用。特别针对智障儿童的区域,建筑平面流线设计简洁,避免采用弧线和封闭楼梯间等容易迷路的空间,同时通过地面色彩和特殊开窗等方式标明空间方位与功能,便于识别。我们计划将校园体育活动房和餐厅对社会的残障人士开放,所以将其设在相对独立的位置,并配置了无障碍坡道、卫生间和淋浴房,体现对残障人群的关爱和照顾。

园林与舞台

  校园就是一座园林,一条开满窗洞的长廊将各个单体连接在一起,围合出校园中央的庭院。院落种满大树,中央是一个露天剧场,那是孩子们欢乐和聚会的场所。为此我们特意设计了小木屋式样的舞台,向着半圆形坐席敞开,成为庭院视觉和活动的中心。

心理空间

  建筑平面体现“向心性”的空间概念:每栋单体中部挖空形成天井,教室均围绕天井空间布置,总图上各单体又围绕着校园中心庭院布局,层级向心的空间充满围合感与安全感。这种建筑空间的层级关系来源于对残障儿童社交空间的分析:从小集体(教室空间)到中集体(天井空间),再到大集体(校园中心庭院),正是这种儿童心理在建筑上的投影。

天井

  天井是一种原型,教学楼和宿舍楼均采用天井模式。天井朝向校园中心庭院敞开,人们穿越天井进入建筑底层门厅。天井周边的白墙开设不规则方窗,天井成为人流、视线和光影汇集的中心。

看的游戏

  建筑的天井、中庭、连廊和屋顶开着大大小小的方形窗洞,孩子们可以从不同的高度和角度相互对望,视线的丰富关系吸引孩子们去发现周边的世界,从而更好地开发智力,建筑也成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工具。

绿墙

  建筑的山墙被设计为一道绿墙,沿外窗设置通长的金属花槽。花槽还同时兼有空调搁板和防坠栏板的功能。花槽里的植物采用盆栽方式,便于维护。绿叶和藤蔓沿着楼层间竖向的钢拉杆向上生长,从窗口就可以看到绿意盎然的画面,象征着学生的成长和希望。

(作者为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


(编辑:路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