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器脾气坏?回到江南丝竹的摇篮里”

时间:2012年12月24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张 悦

“乐器脾气坏?回到江南丝竹的摇篮里”

——记“和雅乐坊”中国民间音乐展演第一回

“和雅乐坊”演奏南音《梅花操》

  “现在乐器的脾气非常坏,就像都市里‘压力山大’人群们的坏脾气,特别噪,没听头!特别缺少综合性的乐音,我想我们应该回到江南丝竹的摇篮中去。”著名琵琶演奏家、教育家刘德海当上了主持,站在台口,用江南味道的普通话讲着这样一番话,不禁令人莞尔一笑,对即将开始的这场特殊的音乐会生发出更多期待和好感来。

  12月17日晚在北师大北国剧场上演的“引宫商 弄丝竹”——“和雅乐坊”中国民间音乐展演第一回涵盖了江南丝竹、广东音乐、弹词、南音、河南板头曲、汉乐等传统经典乐种和曲种,说是演奏会,不如说是一场品读会。江南丝竹首先开场,旋律抒情优美、节拍变化适中,让人的心境立刻沉下来、慢下来,进入“安乐乡”之中。《中花六板》是江南丝竹八大曲之一,以民间器乐曲牌“老六板”为基础;《行街》根据流行于上海浦东的《锣鼓四合》中部分乐曲发展组合而成,又名《行街四合》,多在庙会、婚礼的喜庆场合行进中演奏,两首乐曲一个抒情优美、细雅清秀;一个豪放健朗、具有乡土气息。“听丝竹的感觉就想起早时候,还没有高铁和动车,要坐很久的慢车回家,在窗口看着一路的风景,想见到妈妈却还没有见时的心情,闭眼想到的都是家乡的声音,那是一种乡恋,一种天伦之乐的感觉。”刘德海的讲述令人十分动容,他忆起1986年上海第一届江南丝竹大赛看到的壮观一幕:很多演奏家就是在剧场里一边走一边在演奏《行街》,这让他今天想来都激动不已。可见女子十二乐坊等流行化的民乐演绎也早有传统在先。

  广东音乐《平湖秋月》《鸟投林》,尤其是《雨打芭蕉》充分体现出其即兴演奏的特点,动静相宜、虚实相间的意境,犹闻初夏时节雨打芭蕉、淅沥作响,摇曳生姿,极富南国情趣。同样是广东,但汉乐(汉调音乐)多流传在广东潮汕地区以及福建、台湾等地和东南亚的华侨中间,是以拉弦乐器为主的,声音十分丰富。尤其一部古曲《出水莲》虽然在客家筝曲、江南丝竹、汉乐中均有此作品,但汉乐《出水莲》却更为古朴淡雅,将水莲的神态、气质刻画得栩栩如生。“汉乐体现了潮汕人的特点,做生意很稳,汉乐中最显功力的也正是听它的这种‘稳’。比如头板,然后第二板,这之间停息的时间非常有讲究,一定要慢,要耐得住又把握时机。我早些时候看过一场汉乐演奏,十几个人坐在那里演奏27分钟,完全姿势不动,这就是功夫!里面的功夫深极了。”刘德海说。河南板头曲以弹弦乐器为主,类似于戏曲的开场锣鼓,一曲《上楼》和《下楼》将《西厢记》中红娘报喜信和莺莺放下心来两种心境诠释得惟妙惟肖。

  最后登场的南音果然不同凡响,泉州南音2009年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第四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横抱的南音琵琶、洞箫、拍板和二弦四种乐器演奏,用的是独自的工尺谱,一曲《梅花操》以低沉缓慢而略带自由的音乐表达出梅花“无意苦争春”的崇高品德,让人感受到南音艺术“初如流水,腰如悬丝,尾如宏钟”的审美取向;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是一首千古送别诗篇,而《阳关三叠》也称为《阳关曲》,最值得一提的是其间传统南音“唱谱”的形式,边唱边弹奏,一唱三叹,缠绵深沉的游子情怀和如怨如慕如丝如缕声音,令人动容。刘德海说,“隔行如隔山,别看我弹琵琶得心应手,但是横抱的南音琵琶完全不同。在古老的南音面前,我也只是小学生。”

  这是一场很有质地的演奏会,虽然并非名团,但在都市水泥森林里中却极为罕见。演奏会成员来自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和雅乐坊”,由该学院音乐系器乐专业学生组成,而这个小型的室内乐团是器乐教研室在长期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团队,秉承薪火相传、兼收并蓄的理念,近年来在传统实践上,虚心向民间艺术传承人学习,亲历田野。这也令自诩为“爬坡人”的该乐团艺术顾问刘德海颇有感慨:以寻求母语的心境走向田野,传统民间为艺术生存之命根,希望在田野,坚持再坚持!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周星看来,师范学堂的优势在于其综合性教育,尤其是在音乐传统几乎百年的艺术学院中,对于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扬应该来自于一种自觉和责任。他表示,此次音乐会也正力图探索出一条实践教学与理论科研并重、具有师范大学特色的传统音乐教育之路,以期在北京师范大学建立起传统音乐的教育基地。


(编辑:伟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