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电影合作加速 双赢时代即将到来

时间:2013年03月22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李 博

国家广电总局发布《关于加强海峡两岸电影合作管理的现行办法》后,《阿嬷的梦中情人》《骇战》等台湾电影相继在大陆公映——

两岸电影合作加速 双赢时代即将到来

电影《骇战》剧照

电影《阿嬷的梦中情人》剧照

  1月17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布《关于加强海峡两岸电影合作管理的现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台湾电影引进合拍条件;2月22日,《阿嬷的梦中情人》成为ECFA(《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后首部两岸同步公映的台湾电影;3月14日,台湾科幻悬疑片《骇战》在大陆上映,让很少能看到华语科幻片的观众获得了别样的体验……台湾电影,似乎从未与大陆离得这样近。

  “大华语电影”版图将完成

  多年来的交流桎梏以及台湾以文艺片为主的创作环境,导致大多数大陆观众都对台湾电影感到有些陌生。近年来,随着以《海角七号》《艋舺》《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等为代表的台湾新电影的崛起,以及陈国富、朱延平、钮承泽等台湾顶尖创作人才先后进入大陆电影市场,台湾电影正在成为“大华语电影”版图中越来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两岸同文同种,都受中华文化教育,我们拍的电影应该都有中华文化的内涵。”台湾著名导演李行如是说。多年来,李行一直致力于海峡两岸的电影交流,《办法》的公布也与他的努力密不可分。“两岸电影需要更多的交流,只有创作者更加熟悉彼此之间的历史文化,才能让双方的电影获得更好的市场和更佳的发展。”李行表示,“事实上大陆有很多电影题材都可以供两岸影人合作拍摄。希望《办法》实施后,能有更多的台湾年轻导演到大陆筹资拍片,有更多的大陆导演来台湾取景拍戏,让大家一起为中国电影的发展繁荣奋斗。”

  曾多次参加海峡两岸电影展、华语青年影像论坛等两岸电影交流活动的李行深深觉得,大陆已经成为华语电影最大的市场。“我们这代影人年轻时的愿望是打开欧美市场、打开世界市场,实际上这是不务实的事情。现在我希望将更多的台湾年轻影人带到大陆来,让他们亲身感受大陆电影市场的氛围——他们很容易就会明白,如果能够打开大陆市场,那么自己的创作前景将会无比广阔。”李行表示。

  在大陆执导过《大灌篮》《刺陵》《大笑江湖》等卖座影片的台湾著名导演朱延平也认为,台湾电影重振雄威必须要依靠大陆这个大市场。“大陆电影市场崛起所带出来的‘热乎气’,成为台湾电影重回辉煌的希望。”朱延平表示,“以往大陆与台湾合拍电影规定模糊,多是口头承诺。例如《痞子英雄之全面开战》拖了1年才合拍成功,电影上映也因此受到影响,不然大陆票房应该不止9000万元。”

  在朱延平看来,合拍是大陆与台湾电影取得共荣的“法宝”。“政策放宽后,合拍题材只要有关海峡两岸的故事都应该可以尽情发挥。”朱延平说,“这不会让台湾电影失去自己的样貌,只是多开拓了一条路,为创作者提供新的项目选择。如果台湾影人只是拍一些‘小清新’,没有其他发展道路,那么迟早会走入死巷子。”

  而《阿嬷的梦中情人》出品方、台北市影片商业同业公会理事长陈俊荣也表示,台湾电影在两岸同步上映不仅有利于影片宣传,更能有效避免盗版问题。“大陆电影市场庞大,仅2012年票房收入就高达168亿元人民币。而两岸文化共通,例如我看《泰囧》就从头笑到尾,台湾应该把握机遇,推动华语电影进一步发展融合。”陈俊荣说。

  两岸电影美学互为影响

  《办法》的公布,也让港台电影研究专家、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副所长赵卫防感到十分振奋。“《办法》实质上就是2010年签署的ECFA关于电影的补充政策,它的意义在于让两岸电影的交流与合作更加有章可循。”赵卫防表示,“在ECFA签署之前,陈国富、朱延平等台湾影人就已来到大陆参与电影创作,但这属于民间性质的交流,而ECFA的签署正式对两岸电影的交流给予了官方层面的支持。”

  2010年以来,钮承泽、王力宏等台湾影人先后来到大陆,拍摄了《恋爱通告》《转山》《Love》等合拍片,取得了一定的市场反响与业内口碑。赵卫防认为《办法》实施后,越来越多的台湾影人将进入大陆电影市场,合拍片的数量也会大大增加,这将对大陆电影创作形态及美学类型的丰富大有裨益。“过去大陆电影机构主要是与香港影人合作拍摄商业性比较强的华语电影,而台湾影人最擅长的就是创作具有较强人文色彩、立足于表现人物情感、偏文艺类型的影片,他们会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大陆主流文艺片的市场并完善大陆的电影生态,更有助于华语电影界的进一步融合与发展——大陆将真正成为整个华语电影的中心。”赵卫防说道。

  从历史上看,台湾电影的票房大多来自本地区,市场较为狭窄。而赵卫防认为,《办法》实施后,台湾电影将获得更加广泛的资金渠道和不断扩容的市场。“尽管很多台湾电影在大陆公映时显得‘水土不服’,但也有《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Love》这样比较成功的范本。”赵卫防表示,“随着两岸电影交流的不断加深,大陆观众对台湾电影的认知度会越来越高,认同感也会越来越强。像《Love》这样一部资金主要来源于大陆,但‘台味儿’很浓的影片能够在大陆取得近1.4亿元的票房,证明台湾电影在大陆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虽然目前有机会在台湾公映的大陆电影数量并不多,但赵卫防认为大陆电影的商业美学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台湾电影的创作者。“台湾影人向来重文艺轻商业,这一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台湾电影的市场规模。近年来,随着华语电影融合的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台湾影人来到大陆,在大陆电影市场占主流的商业电影美学肯定会在一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创作。”赵卫防说,“2008年之后,台湾电影之所以能够逐渐复兴,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创作者开始重视叙事和观赏性,懂得以流畅的故事代替意念的表达。如今的台湾文艺片与侯孝贤时代的艺术片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它们大多具备了基本的电影工业形态。”

  对于大陆每年在台湾公映的影片的数量只有10部左右,且采取抽签选片这种并不科学方法的质疑,赵卫防道出了自己的观点:“这一规定的实行,除了台湾出于保护本地区电影良性发展的考虑之外,还因为很多大陆电影在台湾也遭遇了‘水土不服’,票房成绩欠佳。”赵卫防举例,《唐山大地震》《让子弹飞》等在大陆获得很高票房的影片在台湾都票房遇冷,只有《新少林寺》《叶问2》这样的功夫片才能取得相对较高的票房。

  “从目前来看,10部左右的配额数量还是比较合理的。要实现两岸电影的真正融合,尚需一段时日。要知道,商业色彩很浓的香港影人融入内地电影市场都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遑论大多坚守文艺路线的台湾影人。”赵卫防表示,“大陆对台湾影人的接受、台湾对大陆电影的了解都需要时间的磨砺,我们应当以理性的态度来对待这一必经的过程。”


(编辑:竞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