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歌剧日益活跃 歌剧:小众艺术也有春天

时间:2013年03月28日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歌剧《山村女教师》、《赵氏孤儿》海报。

歌剧《罗密欧和朱丽叶》演出剧照。 资料图片

  一年一度的国家大剧院歌剧节即将亮相,而这一音乐节和今年将要举办的第十六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一样,都以世界经典歌剧演出来纪念理查德·瓦格纳诞辰200周年。

  歌剧这门西方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在世界很多地方并不景气,而在中国,却呈现日益活跃的趋势,尤其是世界经典作品,正被源源不断地推上舞台。

歌剧名作名团纷纷登陆中国

  古典音乐发烧友张纯是一家出版公司的老总,他至今都清晰记得2005年的那4个难忘的夜晚,理查德·瓦格纳的四联剧《尼伯龙根的指环》在北京一气演出了16个小时,“像这样在欧洲都难得一演的歌剧巨制,居然能来北京,而且一票难求,每天晚上乐迷们都处于兴奋状态,如醉如痴,这种场景恐怕终身难忘。” 2010年,《尼伯龙根的指环》又登陆上海,比北京还多演一轮,整整8个晚上。英国《留声机》杂志称:“瓦格纳的这部巨作从来没有在中国上演过,这在亚洲也是一个历史性的事件。”

  20世纪末,世界经典歌剧与交响乐一样,在我国还处于推广普及期,除了《茶花女》、《托斯卡》等少量作品曾经上演外,观众对多数歌剧经典作品非常陌生。在张艺谋的率领下,《图兰朵》以崭新的面貌引起轰动;而《阿伊达》在上海和北京两地相继以宏大的场面亮相。虽说这种方式可以普及经典艺术,但并未获得业内人士和歌剧迷的认同,他们认为这还不算专业的歌剧演出。

  将世界经典歌剧成规模地引入中国,应该自北京国际音乐节起,从第一届至今,《奥菲欧》、《璐璐》、《唐豪瑟》、《玫瑰骑士》、《麦克白》、《罗密欧与朱丽叶》、《少年维特的烦恼》、《诺亚的洪水》,一部接着一部,无不聚集着世界著名指挥、著名歌唱家和著名创作团队。北京国际音乐节总计上演歌剧30多部,其中,世界首演、亚洲首演、中国首演的作品相当于总体的80%。有的作品在中国从未上演过,有的作品绝大多数中国观众甚至从未听说过。

  香港歌剧制作人卢景文也没有看过《璐璐》,卢景文说:“这部歌剧在西方很少见,原因很简单——没有票房。”此剧能在中国演出立即引起海外高度关注,有人专程从英国、马来西亚赶到北京一睹其风采。肖斯塔科维奇一生仅写过两部歌剧,而在2006年的秋天,《姆钦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和《鼻子》一起与中国观众见面。《纳布科》的特殊道具是5匹活骏马,世界许多地方无缘演出,就是因为合适的马匹难寻,中方工作人员费尽周折,终于在河北吴桥勇进马戏团找到了。演出结束后,一位外国观众感慨地说:“我在欧洲都没机会看到《纳布科》,没料到竟在北京欣赏了!” 翻开英国歌剧史第一页的是作曲家亨利·珀赛尔,2008年10月,他创作于300多年前的歌剧《狄朵与埃涅阿斯》在北京音乐厅完成了中国首演,其实,这一年的北京国际音乐节仿佛变成了歌剧节,18天演出了9部、16场中外歌剧。而今年是理查德·瓦格纳诞辰200周年,他的歌剧《帕西法尔》将于第十六届北京国际音乐节期间首次出现在中国舞台上。

  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总监余隆认为,世界经典歌剧作品是人类的财富,积累了丰厚的精神底蕴,在中国演出,可以培育观众的音乐兴趣,推广歌剧文化,提升艺术修养。

  歌剧是大剧院的压舱石

  世界经典歌剧纷纷来到中国,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国拥有了一批世界一流的大剧院。国家大剧院、上海大剧院、广州大剧院等剧院,自营业以来,经典歌剧是日常演出的主要内容。

  来自外国的歌剧团体在国家大剧院至今已经演出了20多部经典歌剧,140多场,上座率在80%以上,吸引了20余万观众,其中俄罗斯马林斯基剧院的《伊戈尔王》、法国图卢兹歌剧院的《国王》、小泽征尔音乐塾的《蓝胡子公爵的城堡》在中国都是首演。“不过,对国家大剧院而言,重新制作经典歌剧才是我们的重头。”国家大剧院院长陈平说。截至目前,国家大剧院共制作了17部外国经典歌剧,制作阵容异常强大,中外优秀的导演、演员、舞美都被邀集北京,每次演出更是观众和专家争论的热门话题,观看演出的观众总人数超过了40万,其中仅《图兰朵》就演出了29场。

  “歌剧是一门综合艺术,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文化综合实力,所以,作为国家大剧院,上演、创作、制作歌剧是理所当然的分内事。重新制作那些经典名作,既可以为经典融入当代元素和中国元素,吸引中国观众,也可以让国家大剧院成为国际一流艺术家的展示平台,将这里建设成为世界性的文化殿堂。”陈平说。

  实际上,世界上的任何大剧院,歌剧都是压舱石,遗憾的是,尽管我国目前的大剧院建设已经向二、三线城市迅猛发展,但歌剧演出依然仅限于京沪津穗这样的大城市,多数大剧院的舞台只能由综艺晚会或一般歌舞节目来充塞。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公司总经理江凌说,他们最近接手经营的河北固安大剧院非常华丽,可是在这里还不可能引入歌剧,因为观众群远没有培育起来。如何经营、演什么节目、怎样让大剧院名实相符,确实是个颇费脑筋的事情。

  发烧友是歌剧观众的主体

  “10多年前的中国观众还需要被不断灌输欣赏交响乐的礼仪,开办各类入门课程,可是如今,北京、上海观众的专业素质、欣赏素养已经不弱于欧洲观众。”乐评人刘雪枫这样说。他说的是实情。尤其在北京和上海,观众的鼓掌、欢呼、评价都很到位,媒体评论也十分专业,而观众大多属于非业内人士。

  回顾这些年来的社会发展,就不难发现改善歌剧生存环境的原因在哪里。

  大量艺术学子赴国外深造,有的学成后又在国际舞台锤炼多年;国内音乐教育的飞速发展,让一批又一批音乐人才脱颖而出,这些人才正在成为中国歌剧舞台的中坚或后备力量。艺术教育的普及,让许多人自幼就接受了艺术熏陶,音乐技能的训练更让他们掌握了专业的欣赏知识,长大后,他们都可能成为古典音乐和歌剧的天然观众。

  刘雪枫和张纯都将古典音乐的发烧友视为歌剧欣赏的主体。刘雪枫算是 “骨灰级”的发烧友,大约收藏了2.5万张原版唱片,而像张纯这样有5000多张收藏的发烧友就更多了。发烧友大多是非音乐专业出身,刘雪枫在北大读的是历史系,而张纯在人民大学学的则是新闻。这些人对古典音乐和歌剧都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不但热衷于收藏,名团名家的演奏演唱也每场必看,有人每年还要远赴欧洲观看重要的歌剧演出,演唱演奏孰高孰低,都逃不出他们的严厉耳朵。

  总政歌舞团团长、作曲家张千一曾创作了多部歌剧,深知这些发烧友的水平。“这些人的人数虽然不多,但在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有个万分之一就是个很了不起的数字。歌剧是个小众文化,不能要求大众都来欣赏,不过,在中国只要有几十万的小众,再加上十多万的发烧友为主体,就足以撑起歌剧的演出市场。”

  歌剧是小众文化,张千一说的是事实,在欧美,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速,歌剧的慢节奏也同样很难满足年轻一代的观赏需求,这也是歌剧不景气的原因之一。而在中国,歌剧演出的活跃只限于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观众只是一小部分人,所谓歌剧有远大前景,只是说还有很多城市的观众有待培育有待开发而已。

  歌剧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既指观众人数,也指中国的歌剧创作。曾主演了《托斯卡》的歌唱家王秀芬这样认为。制作、演出世界经典歌剧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中国歌剧的发展,这是陈平全力推动歌剧建设的最终目的,所以,国家大剧院先后创作、演出了《乡村女教师》、《西施》和《赵氏孤儿》。2011年文化部在福州举办的首届中国歌剧节上,不但世界经典歌剧大放异彩,而且还上演了10 部原创剧目,水平尽管参差不齐,但推动原创的意图十分明显。北京国际音乐节也始终坚持推出中国原创歌剧,郭文景、叶小纲等人的作品都从这里走向世界。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已经成立,按照院长金曼的说法,不能仅仅看到引进世界经典剧目的成就,还要正视中国歌剧的严重不足,成立研究院就是为了培养歌剧的高端人才,推动中国歌剧水平的全面提升。

  中国歌剧舞台已经出现了明显变化,财力支持和场地建设令世界羡慕,但歌剧发展仍然任重道远。


(编辑:伟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