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看过的“赵氏孤儿”

时间:2013年04月03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许波

电视剧《赵氏孤儿案》剧照

  随着电视剧《赵氏孤儿案》在央视的热播,有关“赵氏孤儿”的“故事”也呈几何倍数地迅速扩展开来。“赵氏孤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的“忠”、“义”等重要内容进行了形象而生动的展现,成为脍炙人口、极富盛名的传统故事之一,其历史沿革颇值得玩味,其中所蕴涵的时代与文化的深意更值得探究。

  “赵氏孤儿”故事的演变及其相关戏剧主题的侧重转移,反映出儒家传统思想文化从非主流到绝对主导,再到被现代思潮所排斥和冲击的演进过程。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春秋》中对“赵氏孤儿”的记叙,“弑”和“杀”一字之差虽则也反映出叙述者的文化道德倾向(“弑”是一种被文化否定的“杀”),但却是诸子百家共同的伦理思想,并未明确为哪一家的思想文化主张。《左传》中虽然加入了一些“忠”、“信”、“礼”等儒家文化范畴对相关人物进行品评,但儒家文化精神并未起到结构整个事件的作用,叙事依然更贴近事实。在《史记》中,“赵氏孤儿”的故事从主题、人物到事件,都被以儒家思想文化进行重新结构与阐释,忠奸斗争取代了君臣矛盾,“忠”、“信”、“义”等儒家正统思想得到弘扬与赞赏。这表明儒家思想文化开始占据了中国思想文化领域的绝对主导地位,并延续了两千余年。此后,无论是纪君祥的元杂剧,还是其它形式对“赵氏孤儿”故事的阐述,无不在儒家正统思想文化的观照与统摄下。

  真正与传统决裂,使“赵氏孤儿”故事具有现代思想内涵的,是21世纪话剧舞台上所呈现的三个版本的《赵氏孤儿》。国话版《赵氏孤儿》在剧中贯穿了“失义人心不在,失信正道不存”的春秋大义精神。田沁鑫一直倡导“历史即当下”,她希望藉《赵氏孤儿》重新唤起几乎被当今社会遗忘了的诚信。从这里不难发现,儒家文化思想在当下社会已经远远失去了统治地位。在儒家思想文化结构的文本中,孤儿是没有孤独感的。他身负血海深仇,复仇同时还具有匡扶正义惩恶扬善的道德意义,这不是个人行为,他代表着儒家的思想文化、伦理道德。而在田沁鑫的作品中,孤儿是孤独的、迷茫的。这种现代人的孤独、迷茫与痛苦是传统儒家思想所不具备的。与国话版同时出现在舞台上的人艺版的《赵氏孤儿》,它所强调的是个人自我选择生活的现代主题。人艺版的《赵氏孤儿》较之以往有两个重要改变:其一,确定孤儿不报仇,16年的恩恩怨怨血海深仇与他没关系,用剧中孤儿的话说:“再多的恩怨和人命,那都是他们的事,与我无关呀!”;其二,不强调所谓正反面形象,消解了忠奸之分。孤儿不报仇是对儒家思想文化核心的忠孝思想的否定,该剧导演林兆华曾说过,这出戏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愚忠愚孝思想的痛恨。同时,孤儿放弃复仇还反映出个体自由选择生活的现代思想。在传统儒家思想统治下,个体尤其是年轻人对自己人生之路的选择受到很大限制,不能充分按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的生活,孤儿的行动完全打破了传统儒家文化思想的羁绊,具有了现代自由思想的意味,从而起到否定传统儒家思想的作用。另外,忠奸的二元对立历来是儒家文化所着重表现的,林兆华对忠奸的消解与模糊,具有现代意识,使人物形象更真实、更复杂,因而也便更能为现代观众理解,同时还起到对儒家思想的潜在的批判作用。到了2010年,中戏版《赵氏孤儿》出现,它完全没有传统儒家思想文化精神,也不具备现代思想的关照,既不作忠奸诚信的伦理道德评判,又不对孤儿人生未来进行思考,它所关注的是曲折离奇紧张激烈的故事,是故事本身的游戏性、趣味性。它颠覆了传统,也颠覆了现代,它的意义或许正在于它的无意义。而陈凯歌的影片《赵氏孤儿》,既消解了原故事所具有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又消解了当代知识分子对原故事所进行的具有现代文化精神的阐释,在文化上是双重的丧失。而这种丧失正是当下电影在精神层面整体低迷的具体表现。就连陈凯歌这样具有文化情怀的知识分子导演都迷失了,那么,我们电影创作的出路又在哪里呢?

  电视剧《赵氏孤儿案》对今天的中国而言,具有特别的意义,它提醒今天的人们,我们应该而且必须要坚守我们的传统文化精神和民族精神,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是我们的国脉和根基。《赵氏孤儿案》既承传和诠释了原故事本身所具有的传统文化内涵,又创造性地演绎出了适合电视剧发展的故事内容和前所未有的丰满的人物形象。电视剧超越了个人和家族复仇的叙事,把简单的复仇故事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国家的高度来考量,在原故事的框架下,在符合历史情境和逻辑规律的前提下,为这个古老的故事增添了新的内容。其最突出的改变是将传统意义上赵家与屠岸贾之间的个人恩怨、忠奸之辨上升到国家的层面,用现代观念、尤其是现代国家的观念统摄故事,将屠岸贾塑造成一个卖国求荣弑君弄权的奸佞之人。其实在上古三代并没有严格的国家意义,春秋、战国时期无论是黎民百姓还是贵族、士人阶层等都没有清晰而明确的国家观念,因而孔子、老子、墨子等先贤大哲们可以周游列国,找寻传播自己理念的地方而不受国家的限制;而“朝秦暮楚”等为后世所贬斥的行为在当时很自然,没有什么不妥,更不会受到道德的谴责与社会的批评。但如果用现代国家观念来审视以上这些人物和事件时,一切都被改变了。因而当电视剧用现代国家观念重塑整个故事和屠岸贾后,故事的内涵必然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价值判断和道德判断因历史和标准的不同而上升到新的高度,程婴的忠和义、屠岸贾的奸和坏,甚至孤儿的复仇等一切的行为都已经不再是原来故事中的个人恩怨,而上升到了爱国和叛国的层面上、上升到国家的层面上,因而人物形象被赋予了更为强烈的正义性和非正义性,使得这个古老的故事更为现代观众所接受,更符合现代意识、现代逻辑。

  《赵氏孤儿案》的另一个重要改变是对观众耳熟能详的故事和人物进行重新梳理和结构。剧中,新增加了屠岸无姜这个人物,这个以往所没有的虚构人物作为屠岸贾的骨肉在剧中亲手毁掉了屠岸贾苦心经营数十年的政治阴谋,使屠岸贾最终落得失败的下场。而屠岸无姜之所以能够大义灭亲,完全在于其从小所受到的程婴的教育,使得关键时刻屠岸无姜能够在亲情和国家正义之间选择后者。屠岸无姜形象的出现,既丰富了故事情节的传奇性,又使程婴的形象更加丰满、厚重、立体。十几年前,屠岸贾杀了程婴的亲生骨肉;十几年后,在程婴的教导下,屠岸无姜摧毁了屠岸贾的阴谋,间接地置屠岸贾于死地。程婴以他对屠岸无姜的教育,完成了对屠岸贾的复仇,同时也使屠岸无姜得到救赎。程婴救下的不仅是赵氏孤儿,还有屠氏子孙。电视剧的这一改编显然比传统故事中赵武杀掉屠岸贾更富戏剧性,也更有传奇性,因而也更具戏剧张力。


(编辑:单轩)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