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江施慧德国联展开幕 一半是火焰 一半是海水

时间:2013年04月19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

许江施慧德国联展开幕

一半是火焰 一半是海水

由八百棵葵莲组成的作品《共生》矗立在德国地标上

  4月13日,一场以“精神绽放”为名的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和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施慧的德国艺术联展在德国科布伦茨的路德维希博物馆拉开帷幕,这是这对艺术伉俪的首次德国联展,共展出近百件作品,持续展出两个月。

  路德维希博物馆是德国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博物馆,它地处德国摩泽尔河和莱茵河的交汇处,人称“德意志角”,“角”上竖立着被德国人视为精神和旗帜的威廉一世的总高37米的雕像,还有柏林墙倒塌后运过来的墙体,这里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地,是德国历史文化最重要的三角地带。由800棵葵莲组成的作品《共生》矗立在德国地标上,昂首对视往来的人们;而施慧那一片叠加的《结》,无数的不锈钢管交结纠缠,风声在细管中呼啸撞击,与远处的教堂钟声互相激荡。

  水与火的不同世界

  展览以“精神绽放”为名,展现了一个火与水迥然不同的世界。

  许江的作品以“浴火重生”为主题,展出了远东系列、远秋系列、荒原系列等作品,形式涵盖装置、雕塑、水彩、油画、琉璃等。炽烈的红葵、墨黑的焦葵、干枯的老葵、东方之葵,向着西方的天空昂首呐喊。那一排排浮在水面上的琉璃葵灯,如烈火烧过的葵园暗夜重生。他以葵作语言与德国艺术家、学者们进行思想对话,用浴火重生的葵对话战后德中这两个废墟中挺立的国家,是对两个民族涅槃重生的赞歌。

  与许江的沉重激昂对比的是施慧作品中呈现的素朴宁静。施慧继1995年、1998年、2001年和2006年在德国办展后,这是她第五次到德国办展。此次以“静水深流”为主题的作品,充满女性的绵长柔韧,虽不张扬,却深流暗涌。她遵循日常的节奏,在编织中脉脉潜行,创作了一首女性以手感之、以体悟之的生命史诗。书法纸条编结的巨幅扇面,发散着中国传统文化生活的悠悠气息。3米多高的《本草纲目》书册和折页,那15本大书充满着东方精神和风骨,以植物标本和纸浆为材,在日益城市化的今天,那些稻谷、芦苇、松果像是对草木的礼赞、对远古的缅怀,也是对往昔田园生活的怀想和放歌。

  施慧对材料的选择,也有另一种坚持。纸浆是她最钟爱的媒材,素朴的白是她的本色。施慧说:“中国纯自然材料的纸浆为我所钟爱。纸浆洁白纯净,寓丰富的变化于单纯之中。纸浆中含有竹、麻纤维,又使之蕴藏着坚韧的性格。”她的巢、结、柱,还有那一片如堤坝的老墙、那高耸在德国汉堡火车站当代美术馆前的假山等,提纯了事物的表象,只留下最原初的形态。这不是遗忘,而是超越,具有静水深流、宁静致远的东方禅意。

  在对话中共生

  本次展览上叠加着多层意义的对话。葵与莲,一者生于沙土干旱,一者生于淤泥水泽,两者在物质上不可共生;一者执著地向阳,一者高洁地望水,两者却都深藏着理想主义者的气质,而这种情怀与许江、施慧之间是彼此相类的。许江与葵莲,在对话中共生。许江执拗地当葵的语者,施慧坚持使用纸浆草本为媒材,他们不约而同,都和植物惺惺相惜。许江将自身幻为葵,读葵之热切,读葵之持守、葵之大义凛然、葵之义无反顾;而施慧着迷于纸浆柔性外表下蕴含着的内在的“韧”,她慢慢地抽丝剥茧,在网状结构中探秘,梳理人生的诸多感悟,体察生命既柔且韧的特性。因此,此次展览的作品既是草木之间的对话,也是许江、施慧彼此用艺术作的另一番对话,他们关注物性,又超越了物性,作品气质不同,草木本心却华彩绽放。

  展览更是东西方文化的对话。许江经历过“土插队”,也在1988年到德国“洋插队”,“远东”和“远西”的旅迹给许江的生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而施慧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工艺系,1986年始师从保加利亚功勋艺术家、世界著名壁挂艺术家万曼从事当代纤维艺术创作,成为中国现代纤维艺术最早一批实践者。在万曼壁挂工作室的学习经历改变了她的艺术履迹,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后,她的作品以棉、麻、宣纸、纸浆等纤维材料为媒材,在当代艺术的层面上体现出东方精神的底蕴。展览中,两位艺术家跨材料、跨形式,以作品来思考,思考东方文化何为,思考跨文化的语境中如何建构起真正具有当代性和创造性的中国文化精神,这是一次深层次的中西文化对话,在对话中实现文化共生。东方文化的意向像烙铁一般,嵌入了德国文化符码中,嵌入了德国的历史和现实中。


(编辑:竹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