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文学第一人”——记作家刘增哲

时间:2013年05月03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北 文

刘增哲与藏族老爹

  在文学界,有一位作家被公认为中国“漂泊文学第一人”,他就是北京作家协会一级作家刘增哲,笔名曾哲。

  从事文学创作30年来,刘增哲共发表文学作品约200万字,出版作品20余部,曾获得第三、五、六届北京市文学艺术奖,第二、三届老舍文学奖,首届新世纪北京文学奖,2008年“正泰杯”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等奖项。由他主编出版的《漂泊者之旅》《在路上》《走读西部》等三套“漂泊笔记”丛书,被评论家认为是当代漂泊文学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他于2003年当选为北京市第五届“首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2006年荣获第三届北京市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

  在当代作家中,刘增哲是走过少数民族地区最多的一位,曾独自一人考察过内蒙古、新疆、青海、云南、四川、贵州、广西以及西藏等西北、西南边境的20多个少数民族地区。在2000年至2011年这十余年间,刘增哲分别到云南独龙江独龙族聚居区、新疆最西部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木吉乡、西藏自治区洛扎县拉康镇深入生活,并用自己的稿费和在北京募捐来的款项为当地各修建了一所希望小学,总计捐献个人稿费收入20余万元,募集捐款捐物价值近百万元。他根据这些生活素材潜心创作的文学作品,如小说《一米二米三》《帕米尔案件》《美丽日斑》等,成为他新世纪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品,在获得广大读者好评的同时,也为他赢得了北京市文学艺术奖、老舍文学奖等多种文学奖项的肯定。

  然而,在刘增哲给贫困的少数民族学生带去希望的时候,他的独生子却在2007年罹患淋巴癌,至今已6年,虽经过两次手术、化疗,但仍未痊愈。这对刘增哲一家人来说,从精神到经济上无疑都是沉重的负担。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增哲一方面千方百计为儿子寻医问药,一方面仍坚持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默默奉献,体现出一位父亲的爱心,更体现出一位作家博大的情怀。


(编辑:晓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