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艺> 新闻眼

我与电影《豆蔻年华》的二三事

时间:2013年05月31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林阿绵(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顾问)

  金字塔是辉煌的,但是历史并不要求每个人都去攀登这一顶峰,相反却需要坚实的基石。

1978年,林阿绵赴骊山夏令营采访时为孩子们讲故事

电影《豆蔻年华》剧照

  眼看“六一”儿童节临近,回想自己为小朋友们已经服务了50年。自大学毕业以来,我一直坚守在儿童少年文化艺术事业的编辑工作岗位上,终身为孩子们尽心尽力,深感荣幸。这几十年中,让我最难忘的工作之一,便是为电影《豆蔻年华》做责编的点点滴滴。

  那是1985年的金秋时节,我专程到南京拜访了女作家程讳。她的创作具有鲜明的个性,倘能加以精心改编,搬上银幕后的艺术效果是会获得成功的。访问中,她介绍了近期完成的两个中篇,经过权衡,我选择了《走向十八岁》,也就是电影《豆蔻年华》的前身。这部校园题材的新作,描写一群十五六岁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友谊,向日出前的那一瞬间:喷薄的热情,对未来的希冀,还有那一丝丝朦胧……他们将走向十八岁——正是人生最辉煌的时刻。我被作品中强烈的青春气息感染,几个性格迥异、栩栩如生的女学生形象,不停地在我眼前晃动,一种社会责任感冲击着我:应当让这样真实的形象展现在银幕上,使广大师生得到教益。

  然而经过冷静思索,又出现了一些畏难心理。那时,我刚完成了反映初中生活的影片《十四五岁》的责编工作,同时,又看了《红衣少女》《我和我的同学们》等荣获金鸡奖的青春片,我意识到校园题材如何开掘得更深,使这一传统的老题材能够拍出令人耳目一新的银幕形象,实在是件棘手的工作。于是我一方面向老艺术家于蓝老师等前辈请教,请他们看小说清样,共同探讨如何从原小说丰富的素材中选取一个更新的角度重新构思框架,塑造典型人物。另一方面,向当代的中学生讨教,我深入到一所中学跟班3年,与孩子们朝夕相处交友谈心,观察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思想,思考他们的问题。使我对新时期中学生的脉搏摸得比较准,对剧作主题的确立做到心中有数。

  经过一年的准备,我二下南京,与作者促膝谈心,共同商讨了改编剧本的详细提纲,作品的立意,主要人物形象的确立以及重大情节的设置,双方共同确认:它不是以故事见长的情节戏,必须以情动人,只有塑造了有血有肉的当代中学生形象,才能征服观众,作者表示愿意完成这一任务。半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剧本没有寄来。于是我再下南京,原来是作者改不下去而搁笔,原小说写了高中三年的生活,现在需要删繁就简集中地写高一年级的一段经历,感到难以选择素材加工提炼,写出初稿后显得松散,没有主线贯穿始终把全剧统起来。我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意见,建议用“春夏秋冬”四季的框架来结构全局,以便把精选的典型事件配置在整个框架里。作者应集中精力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他们内心世界的变化。我还特别强调,鉴于以往校园题材中教师形象大多是“春蚕”、“蜡烛”型单一的、片面的、陈旧的模式,一定要精心塑造一个全新的、开拓型的教师形象,为银幕画廊添彩。作者欣喜地接受了这些建议。

  一个月后剧本寄来了,我和文学部的领导阅后认为不错,立即打印送审。为了集思广益,厂领导责成我将打印剧本送请团中央、国家教委等各方领导审阅,还与北京市学通社的小记者举行座谈。各方人士在肯定剧本立意的前提下,考虑到教育改革的现状,提出了许多补充修改的中肯而尖锐的意见。万没想到的是,厂艺委会听取了这些意见后,竟然否决了这个剧本,主要理由认为题材是传统的,剧作观念旧,人物、情节似曾相识,和《青春万岁》《女大学生宿舍》等大同小异。难道我的选取、判断错了吗?我又反复地翻阅了原作和剧本,仍然感到它有许多闪光的思想和动人心魄的故事,只要认真吸取各方面合理的意见,融会贯通后,可以对剧本再动一次大手术。两年时间已经过去,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要求我们的艺术品跟上时代的步伐,尽量吸收新的内容,传达更丰富的信息,使剧作有更深厚的内涵。深思熟虑后,我毅然四下南京,与作者长时间地讨论修改方案。我明确表示:让孩子们懂得,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竞争和道德的关系,尊重永恒的友情,树立崇高的社会责任感,这些恰恰是当前社会上关注的课题,如能得到形象地展现,定能引起学生们的思考与共鸣。另外,为了艺术地体现“成名成家”和“普通劳动”的辩证关系,我建议作者增加仅露背影的大李老师、校友司机、流浪汉和宿舍管理员等平凡劳动者的动人形象,这样可以与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形成强烈反差,艺术效果可能更好。大约是我的坚定、韧性和乐观态度感动了作者,他们完全接受了我的意见,只一个月的时间便拿出了更新后的剧作。我和文学部的领导仍觉得有不足之处,便亲自动手,熬了几个夜晚,就剧作中某些重要细节,尤其是结尾,作了必要的修改和润色。果然,这一稿送审后,于1987年底顺利通过。

  令人遗憾的是,当我方向厂内外的六七位导演推荐这个剧本时,竟然没有一位愿意接受,拒绝的理由除了认为校园题材雷同,拍摄难以出新,“既无票房、又不能拿奖”,还认为“四季”的结构使拍摄周期长,成本无法承担。半年的时间拖过去了,剧本再次搁浅。这时,南京电影制片厂的领导挺身而出,愿意与童影厂合作,承担拍摄任务。是年10月,在全国儿童电影剧本征集评奖活动中,《豆蔻年华》以其丰富的内涵,清新的格调,和具有新意的人物形象赢得了专家们的肯定,荣获二等奖。我立即向南京电告了这一喜讯,随后,我又先后两次去到南京,就剧本某些情节的修改做了商榷,使其日臻完美。在邱中义、徐耿两位导演通力合作下,经过摄制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又一部校园生活的青春片奉献在观众面前。影片公映后,受到广大师生、群众的好评,同时还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和赞扬,并荣获了当时广电部优秀儿童故事片奖、金鸡奖和童牛奖等共7个奖项。自己4年的心血终于得到人们的承认。

  50年的人生转瞬即逝,回顾自己能为少年儿童的文化艺术事业略尽绵力,感到没有虚度此生。同时也深刻体会到:编辑工作始终肩负着重要的使命,那就是要忠心耿耿地为他人作嫁衣裳。记得《豆蔻年华》剧中人物有这样一段话:“金字塔是辉煌的,但是历史并不要求每个人都去攀登这一顶峰,相反却需要坚实的基石。”我要求自己成为坚实的基石,可以让更多有才华的作者踏在我这块坚实的基石上,攀登上去,闪耀出色彩斑斓的光辉。

(编辑:高晴)
会员服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