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东张西望——中西间艺术的碰撞与融合

时间:2013年06月05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张 婷

  “如今,我们对西方艺术十分好奇,全球对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同样充满了兴趣。多倾听对方的声音,对中西间的交流将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近日举办的“聚焦中国——《艺术新闻/中文版》发刊庆典”上,现代传播集团总裁邵忠如是说。

  之后,“聚焦中国”艺术论坛作为发刊庆典的特别单元,更吸引到中外艺术界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在这场文化的相遇中,他们“东张西望”,畅所欲言,碰撞出许多精彩的火花。

  翁菱于1996年创建并主持了中央美术学院画廊,当时还很少有人会关注当代艺术,她感慨:“我们完全是从零做起,非常艰难。不像如今,当代艺术成为了当代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很多的行业都会来关注。”

  1996年至2000年间,她策划了近40个海内外重要的当代艺术展览及交流活动。“我们曾到英国的各大机构进行考察,他们的系统非常健全和完备,管理也是完全公开、透明的,可以查阅任何相关的文件和数据,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在艺术生态方面,我们和国外也有很大差距。中国的艺术家那时只在一个很小的圈子里,他们与社会没有发生关系。”她说。

  2002年,翁菱出任沪申画廊总监,并与上海美术馆联合主办“都市营造——2002上海双年展”,关注城镇化问题,她着力从“小圈子”里跳出,将独立的艺术空间拓展到社会的层面;2007年,她又创办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与世界各地的建筑师、科学家和环保人士进行合作。“这种跨界非常过瘾,能够让艺术家拥有更广阔的视野,也让国外各个领域的专家从艺术的角度关注中国。”

  在碰撞中融合,是翁菱多年所坚持的理念:“通过艺术推动社会的发展,到现在终于有了一些成效。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也都渴望与中国进行合作,我认为这种合作应该是双向的,是中外之间相互推动的。国外的很多机制固然是好,但也有缺乏活力的问题,在中国则有更多的挑战和创新,因此在这种时刻,独立的思考和判断尤为重要。”

  如果说在翁菱看来,艺术是一种推动中西交流的力量,那么来自英国的凯伦·史密斯,作为评论家和策展人的她,则身体力行地为西方国家带来了中国当代艺术的新视野。

  “1992年,我刚刚来到中国的时候,当代艺术还处于‘半地下’的状态。艺术家要想办展览,都需要自己去找地方。”与翁菱一样,凯伦·史密斯同样提到了“小圈子”的局限:“一件作品即便再好,欣赏它的只有评论家,还有其他艺术家,普通的观众根本看不到,更不要说在国际上有什么反响。”

  1993年,第45届威尼斯双年展开辟的“东方之路”展,首次邀请中国艺术家参展,中国以当代艺术的名义出现在西方的视野之中。其后的20年间,凯伦·史密斯不遗余力地通过自己的策展,让西方国家的观众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中国当代艺术。“中国的艺术家要拥有自己的发言权,不能被人歪曲地理解。从1993年到现在,中国的艺术家在国外的美术馆、画廊举办画展,已经是很平常的事情了。”

  在《发光体1号:亲历中国当代艺术现场》一书中,凯伦·史密斯记录了她认为“有启发性”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1992年,普通的观众看不到当代艺术;10年之后的上海双年展,我看到有很多人在展厅外排着队,他们想要去了解;又过了10年,美术馆多了很多,各种展览更是层出不穷,但真正给人启示的还是少数。有一段时间,人们对于一件作品的关注,只在于它的标价。艺术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应该有更多的艺术机构、媒体与策展人,去搭建出一个更为广阔的舞台,让艺术家和世界对话,也让更多普通的中国观众可以了解艺术,但不能操之过急。”面对如今的种种乱象,凯伦·史密斯认为还需要耐心,“问题不可避免,但问题多正说明中国当代艺术的活力强”。


(编辑:单轩)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