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耀 中国慈善渠道不通

时间:2013年06月17日 来源:新京报 作者:姜 妍

Liu Guang/刘广

Sun Tong/孙彤

  一场有关“得与失”的文化沙龙昨日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行。中外嘉宾就财富与幸福的关系等话题展开讨论。22位来自中德两国的青年设计师,围绕上述主题创作了70件插图作品。

设计师“患得患失”

  据介绍,参与此次活动的设计师分别来自清华大学设计系、中央美术学院设计系和德国斯图加特国立美术学院,他们几乎同时收到了就人类如何在“患得患失”中发展和进步的主题解析与背景描述,之后用插图对这一话题进行阐释。

  在最后呈现的作品中,有非常直观的,比如一个男人的肖像但是两只眼睛的部位被两个“钱”所替代,来体现现代社会一些向“钱”看的人。也有更多需要想象和引人深思的作品。

  而设计师孙彤的插画是一只手握着一个标有“幸福”的购物袋,旁白是“你想要买些幸福吗?”这和当天的沙龙主题非常契合。

王振耀呼吁宽容对待捐赠者

  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和欧洲基金会中心的主席杰瑞·扎娄勒就“给予能让人幸福吗?”展开对话。

  扎娄勒提出一个问题,幸福能否购买?他引用了一项西方对富有者的调查。调查显示,他们把钱全部花在自己身上的幸福值,没有捐出其中一部分的幸福值高。当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钱花在别人身上更能产生幸福感。

  王振耀谈到自己擅长的慈善话题。他说中国在2005年之前每年的慈善捐款在100亿元人民币左右,2005年之后变成1000亿元左右。但是目前中国的慈善处于大禹治水的年代,洪水很大,却没有足够的河道疏通,慈善所产生的财富已经超过了制度提供的疏通渠道。公募基金会现在已经很难承担国人大量的慈善热情,应该有更多非公募基金会加入,政府应进一步降低门槛。

  王振耀还提到,中国文化中对“私”的部分尊重不够,导致现在很多人一捐款就会被质疑财富来源,这让很多人不敢捐款。“中国现在对捐款的公开透明是没有尊严的透明。欧美更多是告诉捐款者善款的使用方向,而不是把捐款者名字、数额放在微博上。”他表示,当年洛克菲勒捐赠时美国人并没有去质疑钱财来源。“我们应该学会,如果捐了,就原谅他。”

  而对于财富的积累,扎娄勒很欣赏美国印第安人的做法。他说印第安人有个传统,会在每年积攒一些对自己重要的东西,攒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一把火烧掉。“他们收集的时候不是为了拥有,而是为了不被财富绑住。”


(编辑:苏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