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变,看新一代主流观众特征

时间:2013年06月19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

这些电视剧都瞄准了“80后”“90后”观众:①于正担任制作人的电视剧《陆贞传奇》剧照 ②家庭剧《断奶》剧照 ③林心如担任制作人的电视剧《倾世皇妃》剧照

 不能给“80后”“90后”板着脸孔说教——专访导演高希希

□ 本报记者 吴月玲

  高希希近期正在忙于百集电视剧《毛泽东》的拍摄工作,作为一线导演,观众很熟悉他执导的电视剧,他的作品中既有爱情题材《幸福像花儿一样》,军事题材《历史的天空》,也有历史题材的《新三国》《楚汉传奇》。他还有一个身份,观众可能不太了解,作为希世纪影视的老板,他投资过在湖南卫视播出的《陆贞传奇》和《倾世皇妃》,这与他自己的作品之间存在巨大的反差。他自己是如何看待这些反差的呢?对于新媒体的出现导致的电视剧观众年龄层下移,他又是如何看待的呢?记者就此采访了高希希导演。

  记者:您曾吐槽说过,不理解现在的观众怎么了,自己呕心沥血之作收视率不佳,可是有的剧并没有花什么心思,或是只是投资的电视剧收视却非常好。您的公司希世纪影视投资过几部与您之前的创作方向完全不同的电视剧,如林心如担任制片人和主演的《倾世皇妃》以及于正担任制片人的《陆贞传奇》。您作为投资人为什么会选择这两个剧来投?

  高希希:自己愿意拍什么和自己愿意投资什么项目,其实是有区别和出入的。我在创作理念上有越不过的槛,例如戏说的槛和穿越的槛。通过这几部戏,特别是在《楚汉传奇》之后,我感受到一些东西。时代提出的问题很简单:你了解不了解新媒体的问题和话题。

  我有一组数据:《三国》的网络点击为一亿多,收视率是第一;《楚汉传奇》的网络点击到现在已经有八亿多,可是当时收视率一直在第二第三徘徊。在播出之前,我们对《楚汉传奇》可是信心满满的,觉得肯定能拿第一,因为这部电视剧的投资是全国最大的,演员的腕是全国最大的,剧本的锤炼时间也最长,有三年之久。实际上我们没有预计到,在我们考虑中的观众已经起了变化,并且收视率的统计方法也改变了。

  投资也是一个概念,我明明知道《倾世皇妃》的收视能好,投资低收益高,所以投了。但要让我拍,我很难拍。这是矛盾的,是希望有收视率还是希望做一个有品质的电视剧。我是希望十年以后再看我拍的电视剧遗憾能尽量少,有筋道一点。我不希望拍出来的电视剧今年火了明年就没有人看了,也没有人想起它。

  我们要调整自己的习惯,没有办法,观众是唯一的标准,但我还是有我想坚持的东西,如果不坚持我就不想再干下去了,当然也要调整一下自己的视角和思维方式。我们要反思一下自身的创作概念:为什么“80后”“90后”不太喜欢看我们拍的东西。我的女儿就是这样。我让她看我拍的电视剧,她看了一下说,“爸爸,你的电视剧稍微沉闷了一点。我喜欢看《倾世皇妃》和《陆贞传奇》的原因就是不一定把历史放在很重要的位置,而是把人物情感放在重要的位置。”这也是我投这几部戏的原因。我认为,这样的情感述说方式,观众一定喜欢。这两个剧本是我亲自抓的。本来原剧本作者也是希望我来执导这两部戏,才交到我手上。

  记者:您怎样评价这两部戏呢?

  高希希:这两部戏收视能这么好,真正的功劳是二度创作和湖南卫视。《陆贞传奇》是有风险的,主要演员用的全部是新人,如果没有很好的平台,一般观众很难认同。湖南卫视主要针对中青年观众,这两部剧收视这么好也与湖南卫视的宣传有关。

  两部戏相比较,《陆贞传奇》的细节和值得推敲的东西更为有价值。《倾世皇妃》空一点,有一条情感主线,一直向下走就行了。我们还要按照《陆贞传奇》的理念接着做,因为它是面对市场的。就像我们要面对《泰囧》一样,不能说它有太多的文化品质和价值,可它创下了票房奇迹,我们无话可说。

  我们认识时代吗?我们能和时代融合吗?作为一个艺术家,我们要问自己这两个问题。任何其他话都不是理由,我们要融入时代和观众中去。

  记者:这是对像您这样已经非常有成就的艺术家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高希希:这既是个挑战也是重要的逼迫。逼迫我们要去学习,要用新的理念面对自己,固步自封肯定是不行的。要重新回到起点,再回首。每一个成功者或是曾经的成功者,都不要躺在过去的宝座上,认为自己是永远对的。时代在进步,你也要进步,不然就会被淘汰。

  记者:您刚说了这两部剧的剧本是您亲自抓的,那么您对剧本做了什么调整?

  高希希:一度创作主要是与原作者进行一些沟通,像《陆贞传奇》基本是按我要求的去走,例如一些人物的情感戏。这个剧原先不叫《陆贞传奇》,叫《女相》。《女相》没有通过审查的原因是剧中有一些在历史上不能站得住脚的细节,带有传奇色彩,所以后来改为《陆贞传奇》。这部剧注重人物命运和人物的情感关系,把人物和人物的情感链条放在主要的线上,把大事件放在背后;《楚汉传奇》就不一样,把大事件放在前面。这是两个不同的叙述方式,从收视结果来看,普通观众还是爱看更直接地讲述情感的轰轰烈烈和个人传奇色彩浓烈的情感故事。

  有两种创作心态。一是类型片创作心态,一切以市场为操作目的,没有任何其他概念,市场要什么我就做出什么元素来。在做历史剧时,我也会面对这样的问题:是要历史还是要人物,还是要人物的情感、链条、关系。

  央视索福瑞曾给我们做了个市场调查,调查显示:月收入在六千元以上的人是《楚汉传奇》的潜在观众,我们一听就觉得这是很大的问题。

  我的一些业界资深朋友对我说的一句话就把我顶在那出不了声了。“我们不相信这是你做的东西,你为什么要做这些剧,太充满铜臭气了。”我想说,没办法,这是观众喜欢看的剧。

  记者:有网友认为《陆贞传奇》与历史上真实的陆贞相差太远。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高希希:我觉得就像前一段时间热播的《甄嬛传》一样,像这类剧应该叫古装剧,不应该叫历史剧,这些剧里的观点很多是现代人的观点。我们还曾经想把《陆贞传奇》拍成现代版的职场剧。因为历史剧承载着历史面对的话题,而且必须面对的是史实问题,而《陆贞传奇》和《倾世皇妃》没有这个承载任务,它就要做个好看的剧,只不过穿着古装的衣服而已。我们的历史文化丰富,古代服饰能做得非常漂亮,这也是现代戏不能企及的。

  记者:您是怎么回复朋友的质问呢?

  高希希: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我们不能给“80后”“90后”板着脸孔说教,他们有他们的需求。

  记者:新媒体进入电视剧传播渠道后,是否使得电视剧的传统观众群年龄下移?

  高希希:新媒体给大家带来的是全新的东西。大量的观众,不管白领还是蓝领,他们没有大块的时间坐在客厅看电视剧,但是看电视剧又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他们希望回到家里,想看电视剧的时候随时都能看,或是有点业余时间,赶紧看一眼,把故事连上。现在很多电视剧的播出在网上比在电视台播出得还好,广告也不错。未来,网络再有大的发展,电视剧的主流就会进入新媒体里。

  记者:观众群发生变化时,创作应该如何变化?

  高希希:要紧跟时代。改革就是要去除旧观念。我不赞赏:创作不管观众。这是个误区。

  记者:如何引导年轻人看电视剧?

  高希希:我和我女儿也说得很清楚:这是古装剧,不是历史,不能当历史。就像电影《西游·降魔篇》一样,这不是吴承恩写的《西游记》,这是由它演化出来的故事。所以要严格区分这两种类型。她看完那两部戏,再来看我的《楚汉传奇》,她说,爸爸,我们老师教的《史记》能和你的电视剧里的情节对上。我说,你把老爸的电视剧与教科书相提并论就太沉重了,我的电视剧还是个艺术作品。

  记者:怎么看待这类娱乐化的电视剧中的文化含量。

  高希希:寓教于乐是最高的境界。在传播作品思想内涵的过程中,把作品的灵魂传递给了观众,一定要是健康向上的,比较正面的。沉闷的作品,观众永远不会接受。我们在不同时期都要突破自己,我们需要重新面对和思考。

  记者:您在这方面的思考会不会融入正在创作的电视剧《毛泽东》中。

  高希希:会。但《毛泽东》受的规定性会更多。希望所有观众都喜欢,让观众了解新中国是怎么建立的,把神坛上的人拉下来写。

  记者:《陆贞传奇》是与于正合作,您怎么评价于正?

  高希希:他能把住年轻人的脉搏。他认清了快餐文化面对年轻人的问题,他们需要这样的东西。麦当劳的食品的营养元素够了,口感还好,它以最快捷的方式进入人体,年轻人愿意吃。于正的剧能火还是有原因的,还是要向他们学习。于正思维敏捷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

  “于正”是电视剧无法忽视的现象

□ 本报记者 吴月玲

  本来,你想装作无视《宫》、无视《新笑傲江湖》、无视《陆贞传奇》,因为那些过于言情的桥段,对于已经过而立之年的我们来说,是一种无聊的游戏。可是,对于电视剧而言,于正却成了一个绕不过去的现象。收视率决定了我们不能再装作看不见了:一方面是网民对于正制作的电视剧的欢乐吐槽,一方面却是收视率的奇高。这是怎么了?观众怎么了?这是创作者和媒体要共同面对的课题。

  于正被网民称为于麻麻(妈妈),此说法来源不详,但从一个侧面点出于正电视剧的特点:大多以女性为主角,围绕小儿小女的情感纠结,选角首选帅哥美女,服装造型用心,单看镜头和画面,的确可以说能令人赏心悦目。虽然于正出道时师从香港无线导演李惠民,但他日后的发展却走了与香港无线完全不同的路,可视为琼瑶在大陆的接班人,因为所有的历史、所有的故事都可以归结到求而不得的三角四角恋上,剧情、服饰都与史实严重不符,只是披着古装的皮而已。

  于正出品的大部分电视剧都与湖南卫视合作,无论是前期制作还是后期播出。在一定程度上,于正制作暗合了湖南卫视主打的观众群体——“80后”“90后”。所以,于正剧的热播与播出平台是湖南卫视这一强势媒体有关。如果不是湖南卫视,而是其他十名开外的频道,可以想见收视率也不会高到哪去。

  另一方面,反过来说,湖南卫视的确形成了以“80后”“90后”为主的收视群,如果只播出于正出品之类的电视剧,无疑收获了收视率,却失掉了业内的口碑。因为没有对青年一代的收视习惯产生有益的提升,只是一味地迎合而已。与强势媒体形成长期合作,也让于正成了块“金字招牌”,他的能量越来越大,制作的电视剧越来越多,起的示范效果也会越来越明显。

  所以,有责任的艺术家应该好好研究新一代观众的特点,“80后”“90后”他们喜欢的电视剧有什么特点,他们必将是电视剧未来的主流观众,长期只吃快餐有缺维生素的可能,长期只享用快餐文化产品,只养眼不养心。新一代电视观众的收视没有严肃的创作者试图去占领,就会被于正作品占领,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有追求的创作者要做的一定有新一代观众喜欢的“外形和口感”,其中也承载着对现实、人生的思考。意识到新一代观众诞生的电视剧人在固有的电视剧类型中也在寻求突破,例如在家庭剧中植入了“80后”“90后”关注的生活话题:育儿、养老等,在抗战剧中植入了偶像剧的元素,在职场剧中加入了个性的特征等,都有力地吸引了新一代观众。但有时,这些剧也因视野过于狭隘,在收视率的争夺中还是拼不过于正。业界如何适应新一代观众可谓任重而道远。

  聊聊影视剧创作者与“90后”受众的关系

  □ 郑 莹(北华大学讲师)

  随着“70后”的人到中年,“80后”的重任压肩,“90后”受众逐渐成为影视剧收视中的重要群体,然而不太成熟有点躁动的“90后”,与不太老不太幼稚的“80后”,有点传统喜欢怀旧的“70后”呈现出了不同的收视兴趣与收视习惯。

  一般来说,娱乐性成为“90后”选剧看剧的最基本、最原始的动机,梦幻充满浪漫、轻松富于喜感的偶像剧是“90后”受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影视剧类型。收视率是最具说服力的证据,从几年前的一起看了又看永远也看不完的“流星雨”,到姹紫嫣红男俊女俏的《宫》,再到刚刚热播的打着新武侠旗号,走着偶像剧路线的《新笑傲江湖》,不管是传统配置的“青春爱情励志”偶像剧,抑或是求新求变,大刀阔斧力求反转的变异偶像剧,几乎无一例外受到“90后”群体的青睐。不论是富家公子的扮酷耍帅,还是宫廷佳人的卖萌晒乖,又或是江湖中人的琼瑶气质,不管你为这些桥段掉了几斤鸡皮疙瘩,基本上这些都是“90后”的最爱。

  品咂这个时代下,“90后”群体身上的特点,似乎就不难明白为什么这批年轻的受众更加容易被这些不追求剧情完美,但追求气氛完美的影视剧所吸引了。“90后”出生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年代,没有经历过历史和政治上的动荡,也没有经历过大的经济波动,造就了他们的有钱就花、行乐及时,物质条件的极大丰富某种程度上造成了精神文化的缺失;成长于信息时代,拥有着信息的优先体验权,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全球同步的环境下,知识与信息的获取除了学校教育之外,多数来自于更加便捷的网络和电影电视媒介,传统优秀的文学著作、文字经典正在逐渐远离他们的视野,在这样比较浮夸的文化氛围之下,深度与情怀的缺失导致了“90后”的受众群体,不爱看甚至是不想看一些更加严肃更富思想性的影视剧作品。

  华东师范大学杨薛雯在2010年完成的一份针对“90后”受众进行的简易“大五”人格测验中表明,“90后”在神经质因素上的得分达到高分标准,可以说明“90后”群体相比较之下倾向于更大的心理压力,不现实的想法,过多的要求和冲动,更容易体验到诸如愤怒、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他们对外界刺激反应比一般人强烈,对情绪的调节、应对能力相对较差,经常处于一种不良的情绪状态下,并且这些人思维、决策,以及有效应对外部压力的能力较差。所以在扑面而来的滚滚雷剧中,不管是屌丝的终极逆袭,灰姑娘穿上水晶鞋化身金凤凰,还是有着为爱随时准备牺牲小我,成全有情人的善良男女二号,这些被剧情构架起的世界,给了这些苦于无法冲破残酷现实,又不甘平凡的新生代们,强烈的代入感。这些年轻的观众随着主人公的喜而乐、悲而泣,剧中的人物,就是他们的代言人。在观剧过程中,觉得自己并不是一个人,是与剧中人物共生的。而观看影视剧,重要的不是大是大非的情感升华,而是观影过程中的情感寄托与情绪释放。于是,像于正这样一些号称“最有商业眼光,最懂观众心理”的电视专家们瞄准了这批易被环境影响,独立思维能力相对较差的“90后”年轻受众的观剧心理,顺应时代呼唤地制作出一批“90后”偏爱剧。甚至被人戏称为“脑残剧”,见证了“90后”的无知无力与青春欲望激烈冲撞的结果。

  一部收获了高收视率却被拍了无数“板砖”的《新笑傲江湖》,又将影视剧创作者是否应该把雷点当成卖点,一味的迎合受众的争论重新推上了风口浪尖。“80后”是看着武侠片长大的一代,那种充满侠、情、义的武侠情怀一旦种下来就根深蒂固了。当我们还在为东方兄弟、东方姑娘的性别问题纠结于心,为武林宗师岳不群的气急败坏朝天嘶吼而郁结于胸时,“90后”们却恨不能将整部剧再来个彻底的大颠覆。对于影视剧创作上是否在迎合观众,于正曾表示,“在创作时,我只是在找自己的兴奋点,并希望把这个兴奋点呈现出来,”“电视剧首先是一个作品,而不是迎合受众的商品,如果一开始就当成商品,那么这部剧也好不到哪里去。”只不过,在金光闪闪的成功面前,又是否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这不是“迎合”,那么作为一个影视剧创作者的“兴奋点”是否有点过低呢?

  不可否认,商品性是影视剧的属性之一,影视剧创作迎合市场与受众无可厚非,但是如何把握好“迎合”的尺度,就值得影视剧创作者的思考。而正值青春年少的“90后”受众,懵懂的他们,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价值观,过分的“迎合”可能就是最直接的“毒害”。

  当我们还在苛责“90后”受众对于影视剧接受时更加注重了娱乐心理,而忽视了认知心理,更加不考虑审美满足时,当我们还在责怪“90后”受众在影视剧接受的过程中只经历了直觉感受和形象再造阶段,几乎没有了意义反思时,我们是否想过如果市场上充斥的都是一些雷点扎堆,毫无深度的影视剧,让这些年轻的观众如何去“审美”,如何去“反思”。这是否需要影视剧创作者们在落笔、掌镜之前给自己提个醒,影视剧除了娱乐大众,还有引领的责任。充分的利用影视文化的导向功能、认知功能、审美功能来促进“90后”这一代年轻受众的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这是否是一个影视剧创作者该坚持的信条与职业操守?作为受众的“90后”群体,也应有意识的突破自身的弱点,选择上的盲从性,观看时的单纯娱乐性,在被选择的同时主动选择适合自己且有益的剧集。


(编辑:伟伟)
Baidu
map